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统计§1 从普查到抽样§2.1 简单随机抽样§1.2.2分层抽样§1.2.2系统抽样§1.3统计图表4.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视力从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则a,b 的值分别为()A.0.27,78 B.0.27,83C.2.7,78 D.2.7,835.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81.2,4.4 B.78.8,4.4C.81.2,84.4 D.78.8,75.66.(2008年上海卷)已知总体的各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2,3,3,7,a,b,12,13.7,18.3,20,且总体的中位数为10.5.若要使该总体的方差最小,则a、b的取值分别是________.7.(15分)下图是某个人口为90万人的县城人口年龄分布:(1)年龄大于60岁的有多少人?(2)年龄小于20岁和在40~60岁间的共有多少人?(3)年龄在20~40岁的人口比大于60岁的人口多多少?8.(15分)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中女生的身高(单位:cm)情况,某中学对九年级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率分布表如下:组别频数频率145.5~149.5 1 0.02149.5~153.5 4 0.08153.5~157.5 20 0.40157.5~161.5 15 0.30161.5~165.5 8 0.16165.5~169.5 m n合计M N(1)求出表中m,n,M,N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全体女生中身高在哪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估计九年级学生中女生的身高在161.5以上的概率.9.(16分)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表:甲27 38 30 37 35 31§1.4.1 数据的数字特征4.什么叫极差?有什么意义?5.什么叫方差?有什么意义?练习2:在上一节中,从甲、乙两个城市随机抽取的16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额可以用茎叶图表示,如图(1)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多少?(2)你能从图中分别比较甲乙两组数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吗?精讲互动例1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mm的零件。

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中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甲40.0 39.8 40.1 40.2 39.9 40.0 40.2 39.8 40.2 39.8乙40.0 40.0 39.9 40.0 39.9 40.1 40.1 40.1 40.0 39.9(1)你能选择适当的数分别表示这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吗?提出问题:什么叫标准差?有什么意义?(2)分别计算上面从甲、乙两台机床抽取的10件产品直径的标准差§5.1估计总体的分布2)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的步骤3)频率分布折线图的绘制精讲互动1.讲解几种频率分布的联系和区别2.例题讲解例1 :为检测某产品的质量,抽取了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检测结果为一级品5件,二级品8件,三级品13件,次品4件。

⑴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⑵此种产品为二级品或三级品的概率?⑶能否画出样本分布的条形图?分析: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数值很少时,可用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条形图估计总体分布。

0.3 0.14.3 4.4 4.5 4.6 4.7 4.8 4.95.0 5.1 5.2视力频率组距 达标训练1.在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体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B.总体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C.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D.样本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 2. 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数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50和0.25,则n= .3. 一个容量为32的样本,已知某组的样本的频率为0.25,则该组样本的频数为( ) A.2 B.4 C.6 D.8 4.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右侧的条形图表示. 根据条形图可得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 )()A 0.6小时 ()B 0.9小时()C 1.0小时 ()D 1.5小时5.(江西卷)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 ,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 ,则a , b 的值分别为( ) A .0,27,78 B .0,27,83 C .2.7,78 D .2.7,83h作业 布置 习题 1-5 1学习小结/教学 反思§5.2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授课 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 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合理的解释。

0.5 人数(人) 时间(小时)20 1050 1.0 1.5 2.0 15重点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合理的解释。

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平均数描述了数据的,定量地放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所处的水平;2.一般的,称为平均数或均值;3.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用来描述;4.一般地,称为样本标准差。

阅读课本36-37页练习1:一个水库养了某种鱼10万条,从中捕捞了20条,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KG)1.15 1.04 1.11 1.07 1.10 1.32 1.25 1.19 1.15 1.21 1.18 1.14 1.09 1.25 1.21 1.29 1.16 1.24 1.12 1.16计算样本平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估计水库里所有这种鱼的总质量约是多少?练习2: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去参加运动会,选拔的标准是:先看他们的平均成绩,如果两人的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就要再看他们成绩的稳定程度。

为此对两人进行了15次比赛,得到如下数据:(单位:cm):甲755 752 757 744 743 729721 731 778 768 761 773 764 736 741 乙729 767 744 750 745 753 745 752 769 743 760 755 748 752 747如何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处理,来作出选人的决定呢?精讲互动1.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2. 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3. 常用的变形公式达标训练1.若821k ,,k ,k 的方差为3,则)3k (2,),3k (2),3k (2821--- 的方差为________. 2.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7.9,4.9,6.9,9.9,4.9,4.8,4.9,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 .484.0,4.9 B .016.0,4.9 C .04.0,5.9 D .016.0,5.9 3. 从甲乙两个总体中各抽取了一个样本:甲 6 5 8 4 9 6 乙876582根据以上数据,说明哪个波动小?4.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个射击2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5 6 6 7 8 7 9 10 9 6乙 9 5 7 8 7 6 8 6 7 7 9 6 5 8 6 9 6 8 7 7问谁射击的情况比较稳定?作业 布置 习题1-5 2,3学习小结/教学 反思§1.7 相关性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非确定性关系中两个变量的统计方法;掌握散点图的画法及在统计中的作用;能根据散点图判断变量间是否为线性相关.2.若两个变量为线性相关,告诉一个变量的值,能估计出与其对应另一变量的值.重点难点重点: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解,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难点:作散点图及理解两个变量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1.变量之间的散点图指:2.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什么? 有几种?新知探究:1.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概念是?2.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精讲互动课本例1小结:1.下列关系中,带有相关关系的是 ( )①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②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③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④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小结:达标训练1.在现实生活中,请你举出几个两个量之间存在明确函数关系的例子.2.请在现实生活中举出两个变量不满足函数关系,但二者确实有关系的例子.3.课本练习作业布置习题1-7 1、2题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8 最小二乘估计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掌握最小二乘法的思想2.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重点难点重点:最小二乘法的思想难点: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的应用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复习回顾:1.画散点图的步骤是:2.正、负相关的的概念是什么?3.什么是线性相关?新知探究:上节课我们讨论了人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的线性关系,用了很多种方法来刻画这种线性关系,但是这些方法都缺少数学思想依据。

问题1、用什么样的线性关系刻画会更好一些?问题2、用什么样的方法刻画点与直线的距离会方便有效?1.什么叫回归直线?2.如何求回归直线的方程?什么是最小二乘法?精讲互动1.例1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2.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时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达标训练1. 已知x,y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y=a+bx必经过点x 0 1 2 3y 1 3 5 7(A)(2,2)(B)(1.5,0)(C)(1,2)(D)(1.5,4)2. 某连锁经营公司所属5个零售店某月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资料如下表:商店名称 A B C D E销售额(x)/千万元 3 5 67 9利润额(y)/百万元 2 3 3 4 5(1)画出销售额和利润额的散点图;(2)若销售额和利润额具有相关关系,计算利润额y对销售额x的回归直线方程。

§1.9 第一章小结3.13.如图,是某单位职工年龄(取正整数)的频数分布图,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直接写出答案)注: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1)该单位职工共有多少人?(2)不小于38岁但小于44岁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如果42岁的职工有4人,那么年龄在42岁以上的职工有几人?作业布置课本69页复习题一学习小结/教学反思§2.1.1 算法的基本思想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