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拟题方法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智慧的起点》
开头方法之五:
引用诗歌胜过空说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开头方法之四:
故事寓言倍感新鲜
有位母亲总是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即使他在做服务员时打碎了不下十个碟子,做售票
员第二次出车就丢了钱夹,做邮递员时竟把别人邮寄的信件给人家全关了回去。
终于儿子去当兵了。三年后母亲自豪地去参加儿子的检阅仪式。人们望着走过的队伍哈哈大
笑之时,母亲却激动地放声高喊,“哦-----亲爱的保罗!他们都走错了,只有你走对了!”《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知》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二、引用法
1、引用诗句
如: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题目出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题目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如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2、引用流行歌词
四、符号法
1、数学符号
以“游戏”为话题——《7+1 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
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绩素质》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五、点铁法(北宋江西诗派黄庭坚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
又如:2005年福建高考佳作《星星发光,张扬个性》的结尾也是如此: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该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结尾铿锵有力,主张突出鲜明。
再如:2005年贵州高考佳作《一路同行》的结尾也是如此: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增予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在结尾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精辟深刻的为我们阐释了“忘记与铭记”的辨证关系,入情入理,水道渠成,令人叹服。
三、赞美式结尾:即结尾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从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例如:2005年四川高考佳作《永远的苏武》结尾使用抒情赞美式这样写到: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
一.总结式结尾:即是对前面的观点、态度、主张、主旨,再一次的重申。画龙点睛,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例如:2005年山东高考佳作《常留一扇门》这样结尾:“双赢”是一种智慧,让短处和长处在碰撞中撞击出诱人的火花。“双赢”是一种智慧,让优点在融合中奏响成功,成就你的国家和民族。而你需要做的只是常留一扇门……
再如:2005年吉林高考佳作《位置并不能左右价值》这样结尾:上述两个故事均来自于生活的真实。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在此,无需学生我再说什么:价值不受位置左右,不论自明。
高考作文拟题方法
一、修辞法
1、比喻。
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
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
以“孝”为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
以“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2、夸张。
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3、反问。
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例如:2005年高考佳作《该忘记的与该铭记的》的结尾:“让我们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吧!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就是寄希望与我们明辨什么该忘记,什么该铭记。
再如:2005年陕西高考佳作《菊花•烈酒》也是希望式结尾:忘记痛苦与仇恨,忘记一切不值得记忆的。铭记快乐与温馨的感情,铭记一切助你成功的基石与动力。擦亮你的双眼,摘一朵淡泊却幽香的菊花,喝一口浓烈却香醇的美酒,携一腔激情与感恩,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精彩。这种结尾,提出的希望更明了,语言富有诗意和文采。
八、警示式结尾。即在结尾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发出警示,告诫读者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
例如:2005年湖南高考佳作《“先走后跑”之政治篇》的结尾:“知古可以鉴今。希望我们现在的统治者,在行政的时候,要先走后跑,千万不要重蹈‘先跑后走’的覆辙。”
就运用警示式结尾,掷地有声。
再如:2005年北京高考佳作《安全教育之我见》的结尾:“安全教育,悠着点!”同样具有警示作用。
这两篇文章的结尾,都采用了总结式。都是对文章主旨或文题的小结。使文章主旨更突出,结尾更有力。
二、照应式结尾:即结尾与文题遥相呼应,或与开头相照应,以达到收拢全篇,突出主题的作用。
例如:2005年浙江高考佳作《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的结尾:“寓主观于客观,纳无限于有限。一花一木,一枝一叶,在他们心中宛然就是一个世界。这或许就是诗人感情丰富的所在吧?”而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有人说,诗人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
开头方法之三:
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影响;迎向光明;
雄鹰风暴的阴遏影响,飞向云霄;
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影响,奔驰原野;
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自由》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例如:2005年江苏高考佳作《“凤头、猪肚、豹尾”别解》的结尾写到:“看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老眼光得变换一下。否则恐怕就要‘落伍’于这个社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了。”表现出无奈和震撼。
再如:2005年甘肃高考佳作《米卢与孔明》结尾也是表现出无奈的情绪。结尾这样写到: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的功利与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这一连串的发问让我们感到的是一种无奈。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使我们警醒。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Four in love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五、引用式结尾: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意韵和启示作用。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来作总结,往往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例如:2005年北京高考佳作《安于心》的结尾引用了鲁克斯的话:鲁克斯说:“我们永远关在圈内,永远在一个圈内打转”。如若在圈内能心安,绝不会给理智放假。进一步升华了主旨,照应了开头的席慕容的诗句及对其的诠释。
再如:2005年黑龙江高考佳作《平凡成就伟大》的结尾这样写到:大地无语,那青松、鲜花、小草、浪花都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应时刻铭记:平凡也可成就伟大。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平凡也可成就伟大。
四、希望式结尾:即结尾通过提出希望,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同时希望读者按照提出的想法去做。但这种希望往往是积极向上的。
的脸。--------福特《2003年高考作文把心放正》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时候,睛也是雨。
——汪国真
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作文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
以“童年”为话题——《水中的童年》《与樱木花道一起成长》
以“父亲”为话题——《从头开始》——作为理发师的父亲
以“帮助”为话题——《“人”字是支撑的结构》——护送残疾同学上学。
高考满分作文精彩开头30例
雕饰风头——打好第一枪
开头方法之一:
开门见山话题点穿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诚信》
4、设问。
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
5、借代。
以“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
6、对偶。
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7、拟人。
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
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8、呼告。
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再如:2005年河北高考佳作《奇谲万千藏情理》的结尾也是这样:“奇谲万千藏情理,情理打造万千奇。”朋友没,给奋斗插上情理的翅膀,搏击长空,你瞧,“无限风光在险峰”!进一步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是大自然昭示的一条哲理。
六、无奈式结尾:即在结尾对自己的表现、社会的现象、心中的理想表现出无奈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