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闯关之拟题技巧◆技巧例说之一拟题技巧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
你的作文如果能取个好题目,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对你刮目相看。
好标题一般要符合两个标准: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
该怎样拟好题目呢?下列方法可供参考:1.以中心事物入题。
如:“幸福的黄手绢”“四十九朵玫瑰”“永远的蒲公英”“二月二,料豆喷喷香”“外婆家的打碗碗花”“九九女儿红”“不沉的船”“萝卜灯”“那棵葱郁的高山榕”。
2.以中心人物入题。
如:“藏北姑娘”“对院的女孩”“盲女琴韵”“神农箫女”“昆仑采玉人”“我爹我娘”“最后一个船夫”“阿彩”“梦萦阿诗玛”。
3.以中心事件入题。
如:“春夜听雨”“怀念天水”“想念梵高”“库姆塔格轶事”“追寻鹤故乡”“走边城”“迟到”“美丽的约定”。
4.以文章观点入题。
如:“守住心灵的绿茵”“善待生命”“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近墨者黑”“浮生若茶”“苦难是一笔财富”“起心动念,皆应向善”“站直喽,别趴下”。
5.运用修辞。
如以比喻入题的,“送老人一轮暖阳”“信念是飞翔的翅膀”“幸运是汗水的红利”;以夸张入题的,“那个障碍粉碎了我”“世界很小是个家”;以反问入题的,“我是谁?”;以设问入题的,“我从邮局取回了什么?”“阳光很活泼吗”;以对偶入题的,“一头白发,满山青葱”“大音稀声,大雪无痕”;以拟人入题的,“地球就诊记”;以呼告入题的,“回来吧,妈妈!”“请大家不要为难我”;利用谐音:“从心做起”;利用双关:“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
6.引用妙句。
引用诗句为题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引用流行歌词入题的,如“一笑而过”“常回家看看”;引用名句入题的,如“救救孩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7.反常设悬。
所拟题目有违常理,故意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
如:“感谢你的敌人”“往事并不如烟”“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儿嫌母丑”。
8. 借用数学符号。
如:“勤劳”话题——《“勤劳×高科技=致富”》;“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7-1=0》以特殊的等式为题,暗示了“诚信”这一个背囊的重要性,去掉了“诚信”,其他的“美貌、金钱、荣誉”等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如:“团结”话题——《1+1>2》;“品德”话题——《忍让≠懦弱》、《情商>智商》;“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9.巧用标点。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并借助语境而产生丰富的内涵。
例如,“山水韵•诗词情”,用间隔号巧妙标明山水与诗词的关系,作者把诗比作山,把词比作水。
在此,间隔号构筑了语意的联系,也标明了作者的思路与写作重点,可谓是煞费苦心,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功底。
另外如:“贝壳•划痕•记忆”“蔷薇•故乡”“‘天大的事’还是‘小事一桩’?”“就这样,岁岁年年”“滴水之恩,以何报?”“让‘爱’洒满人间”“感谢消逝,我们在行进”等等。
【高考例文】问候故土浙江考生也许花落无香,席散茶凉。
纵使是旷世的丹青妙笔之作也难经岁月的洗礼。
那方故土——故土的风,故土的云彩,却镌刻成一种记忆,日久弥香。
故乡是简单的一幅中国山水画。
没有霓虹灯下的纷繁复杂,灯红酒绿,有的只是简单的如一圈淡绿的湖,宁静而深远。
记忆中的故乡总是这样迷人。
故乡的夜晚到处都是虫唱,故乡是青蛙、蟋蟀的乐土,虽没有百草园的热闹,却足以让我珍藏。
词人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以前很难懂得个中滋味。
一个雨后初晴的夜晚,独自漫步在故乡的小路上,一阵蛙声汹涌而至,抬望眼,远方的天际零星散落着几粒星斗。
我深记得故乡留给我的这种诗意。
有些情愫,没有故乡的依托永远无法领悟。
因为故乡那片黄土地下,有我们的根。
一个人离开了根,就如同失去了根的浮萍,随水飘零没有远方。
“故乡的月亮总是特别的圆,特别的亮。
”有人这样说。
天天在家看那轮月亮的时候,我没有这样的感受。
离开家久了——那一天抬头的时候,我感动得想要落泪。
人往往这样,在后悔与珍惜中矛盾着,成长着。
那一天,我仔细地看着学校里的这轮圆月,回忆在泛滥。
月亮说:“孩子,不管你到哪里,我的心依着你,我的心牵着你。
”我点头对自己说了句:“对,无论我将来走向何方,停在哪片云彩边,我的月亮总在那里。
”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村里的老人常说,故乡是一切事物生长的地方,也是一切事物消亡的地方。
叶落归根,游子走得再远,身后的故乡永远是他停歇的心灵乐土。
走累的时候,回首想想故乡的祝福,多一份尘世的阅历,完成人性中一次浮躁向深沉平和的“蜕变”。
故乡是一个人回归自我的地方。
一个人只有投入土地的怀抱才能听见自己完整的心跳,那是灵魂的私语和唱和。
在这喧闹的花海中,我真想俯身亲吻故乡的那片土地。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生活的旅途中走久了,困了,倦了,累了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从繁忙中挣脱出来,轻轻地拍拍自己的心,问一问:“故乡,你还好吗?”学会享受故土的宁静带给人心的归属感。
我愿在故乡的怀抱中终老,无憾。
启程的时候,道一声“珍重”,带着故乡的那抔黄土,那轮明月,走向远方。
【名师点评】在作者眼里,“故乡”是“简单的一幅中国山水画”。
这里出现两个重要的修饰语——“简单”和“山水画”。
“简单”是由于“没有霓虹灯下的纷繁复杂”,显得自然而纯朴;“山水画”是因为美丽而“迷人”,充满“滋味”和“诗意”。
定性了“故土”,“问候”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这里的“问候”就是对故乡的“情意”表达。
无论是思念、牵挂还是回归、感恩等,都是在“问候故土”。
当然,“问候”只是一种通俗的形式,文章并没有只停留在简单的“问候”之层面,而是深入到心灵、人性甚至生命等内质,闪烁着理性思维的光辉,有个性也有深度。
还有就是作者的“问候”之中又紧紧扣住“故乡”是“根”,“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等命题材料的另一层重要内涵——根对绿叶的滋养。
这也是能否判为满分的必备要素。
此外,一些引文的运用也恰到好处。
满分理由:主题突出,层次清晰,感情真挚,文笔老到。
◆作文升格示例【原文】我的三间精神小屋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文章。
她认为人活在现代生活中,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
毕淑敏用三间小屋作为自己的精神空间,我也有自己的精神空间。
蜗牛背着背上的壳是它的精神小屋,青蛙在河床里钻的洞是它的精神小屋,麻雀在屋檐下筑的巢是它的精神小屋,我也在建造着自己的精神小屋。
我的精神空间也有三间,第一间小屋盛放对读书的热情与兴趣,第二间盛放对纯洁友谊的渴望,第三间盛放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意志。
走进我的第一间小屋,那里是满满的书。
厚的是长篇巨著,薄的有五角丛书;中国的多,如古代的《搜神记》,外国的也不少,如《学习的革命》;满地都是。
我觉得书籍是人类的阶梯,是饥饿人的粮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读书可以使我穿越时空的邃道,与那些古人交谈。
与屈原探讨国家的兴亡,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与司马迁体会生与死的抉择,要选择“重于泰山”;体会杜甫“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蕴涵的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与孔子一起治国、平天下。
读书还可以使我领会《项脊轩志》中默默地坐着,万籁有声的情景;书籍使我与周恩来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走进第二间小屋,那里有如石之坚,如玉之润,如海之深的纯洁的友谊。
朋友可以在你困难的时候给予你帮助;在你迷失方向的时候给你导航;在你郁闷的时候则是你发泄的通道;在你快乐的时候与你复制共享更多的快乐;在你悲伤的时候帮你分担悲伤烦恼。
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妇孺皆知。
管仲与鲍叔牙友谊很好,共同做生意、当官,更让人人羡慕。
我的第三间精神小屋有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屡败屡战的意志。
我本来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史记》上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里所说的伟人都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屡败屡战的意志,所以他们成功了。
我明白了:哪怕以后身陷囹圄也不能自我消沉堕落,即使以后处于饥饿困顿的情形,也不能萎靡下去。
人的肉体总是要死的,他们却将“人”字刻在了史册上,他们的名字和精神将永远流传。
每一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都应该有读书的热情,保持着对友情的向往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这就是我的精神小屋。
【升格指导】好的作文题目能先“题”夺人,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精神小屋”是形象的说法,“三间”更是以小寓大,可以“三间小屋有限,精神空间无限”为题,整齐有致,主旨凸显。
开头可以采用“巧接材料妙引用”——概括引用的方法,压缩冗余内容,既接过材料这个“接力棒”,围绕“精神空间”这个跑道“驰骋”,又能快速转入自己的观点。
对话题或材料内容应采用整合法概括,使句子的结构整齐,句法类似,语言整齐,读来琅琅上口,富有感染力。
对于第④段引用的《史记》上的大段文字,我们可用变换多种方式引用的方法,每引一两个事例后便紧跟相关的评论或引申,既能避免“背诵课文之嫌”,“拼凑字数之疑”,又能增加文采。
结尾要注意变换词语,升华主题。
【升格文】三间小屋有限,精神空间无限蜗牛的小屋是背上的壳,青蛙的小屋是河床里的洞,麻雀的小屋是屋檐下的巢……它们安居身体的自然空间是有限的,而我的栖息灵魂的精神空间却是无限的。
著名作家毕淑敏为自己修建了三间精神小屋,分别盛放着爱恨,事业与自己。
我的精神空间也可分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着对读书的兴趣与热情,第二间盛放着对友谊的渴望和珍视,第三间盛放着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
走进我的第一间小屋,那里满满的是让我拥有知识与力量的书。
古今中外,应有尽有。
薄的有五角丛书,厚的有四大名著;古代的有《搜神记》,当代的有《学习的革命》……书籍伴我从一个顽童成长为一名学子,书籍让我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籍让我站在时代的高峰上眺望世界。
读书可以使我穿越时空的邃道,与古人交谈。
向孔子请教如何修身治国,和屈原同吟“路漫漫其修远兮”;感悟司马迁面临生死抉择的隐忍,体会孟浩然怀才不遇的郁闷,领略归有光“偃仰啸歌”“万籁有声”的高雅境界。
书籍使我有信心“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走进第二间小屋,那里有如石之坚,如玉之润,如海之深的纯洁的友谊。
友谊是人生的财富。
困难的时候,朋友可给你帮助;迷失的时候,朋友可给你导航;悲伤之际,朋友可帮你分担;快乐之时,朋友可与你共享……管仲与鲍叔牙互相举荐为相,友谊绵长,千古流芳;李白与汪伦的感情深厚,如“千尺潭水”,功名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