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89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890)
A. 月球上没有空气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6.(2 分)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神舟”号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的运行,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
胜可以在太空舱中直接对话,但如果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是不能直接对话的,必须
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25.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
26.在通常情况下,声波借空气传入外耳道,使鼓膜振动,产生听觉.这是声音传导的主要 途径,称为“空气传导”或“气传导”.但是,整个听觉器官基本上都埋在颅骨中,故声波 还可以不经鼓膜而直接沿头骨、颌骨传入内耳,这称为“颅骨传导”或“骨传导”.与“气 传导”相比,骨传导一般是不很重要的.人在把耳朵塞起来时,主要是“骨传导”,没有把 耳朵塞起来时,主要是“气传导”,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所以会觉得 声音反会变得更响. 27.说明 在解答本题前,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结合实验现象分析两次听到 声音不同的原因,然后运用语言概括出该实验所说明的问题。前次铅笔与牙齿接触,铅笔 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骨传导传到听觉神经,引导起听觉而听到的声音后者听到的敲击声比 前者较弱,这是敲击声通过空气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听到的。实验说 明了骨传导比空气传导声音的效果好,本领强。 28.用停表测看见闪电和雷鸣传到入耳的时间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时间差的乘积即为距 离. 29.答:物体除了能反射声波,还能吸收声波。特别是软的和多孔的材料,吸收声波的效 果很好。播音室的墙壁和地面都要用吸收声波好的松软材料来把室内一些杂音吸收掉, 减 少杂音对正常音的干扰,提高录音质量。 30.简述:睡觉时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可以及早听到远处敌人偷袭的马蹄声,原因是 声音在固体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
21.(3 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
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2.(3 分)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
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波涛拍击海岸发出轰鸣声.
2.(2 分)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
D.电光的速度比雷声传播速度大.
3.(2 分)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
28.(5 分)在闪电雷鸣的时候,你能用什么方法估测电闪雷鸣处距你有多远?
29.(5 分)录音室的墙壁贴有一层松软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30.(5 分)试解释古代的士兵晚上睡觉时为何常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枕戈待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B 2.C 3.B 4.D 5.A 6.B 7.D 8.C 9.A 10.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水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变化
9.(2 分)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
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10.(2 分)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1.(0 分)下列事例中,属于探究物体振动发声的是( ) A.拍手时,鱼缸里的鱼儿会受到惊吓 B.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C.放在玻璃钟罩里发声的音乐芯片,随空气的抽出声音变小 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溅起水花 12.(0 分)小玲在书房记单词,爸妈在客厅看新闻联播,为了减小电视机声音的影响,小玲 采用的以下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 ) A.把电视机关掉 B.减小电视机的音量
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4.(2 分)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
A.讲话发声;
B.敲钟发声;
C.蝉发声;
D.吹竖笛发声.
5.(2 分)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1.BD 12.BC 13.CD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4.真空不能传声
15.真空
16.液体
17.振动,水
18.B
19.固体 振动
20.翅膀的振动探究实验的精神
21.振动大于
22.琴(琴弦的振动) 空气
23.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只说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也可)
24.振动
C.关上书房的门
D.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
13.(0 分)将开通的手机放入抽尽空气的真空罩中,拨打该手机号码,可以看到该手机已接
通,但却听不到该手机的铃声.这一现象可以表明( )
A.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很大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7.(2 分)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
8.(2 分)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
19.(3 分)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 8.0 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
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
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
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
而产生的。
20.(3 分)我市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
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
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现象是; ( )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里;
声。
17.(3 分)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________而发声,这时鱼会被吓跑,主要是因为________
能传播声音.
18.(3 分)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关于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14.(3 分)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说话也要用无线话筒,这是因为
。
15.(3 分)为了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
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
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16.(3 分)实验证明气体和固体能传声。游泳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声音,这说明 也能传
振动 需要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
26.(5 分)当你叩击自己的上下牙齿,或者咀嚼一只胡萝卜时,你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牙齿的 扣击声或咀嚼声.若你用手把耳朵塞起来,这声音反会变得更响,这是为什么呢?
27.(5 分)用牙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 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 以的敲击声,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传播的。
23.(3 分)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 分)三水森林公园,环境幽静、鸟语花香。早晨,在公园漫步,松涛声、鸟语声、潺
潺流水声,令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25.(3 分)声音的产生靠________,声音的传播________介质(填“需要”或“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