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医学统计学》复习

四川大学《医学统计学》复习

29
5. 某医生用泼尼松、转移因子和胸腺肽治 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4人。治疗前 后血清Sil-2R(U/ml)数据见下表。他用成组 设计两样本t检验,得t =0.3737,P=0.7116。 因此他得出治疗前后血清Sil-2R的差异没有 统计学意义的结论,请问该结论是否正确?
有人提议用配对t检验,经检验,如果治疗前 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可以说明治疗有效, 你同意否?
2 2
上述公式适用条件:n≥40且所有的T≥5
14
2. 成组四格表χ2检验的校正: 四格表一般公式的校正:
2
(| A T | 0.5) 2 T
四格表专用公式的校正:
n 2 (| ad bc | ) n 2 2 ( a b )( c d )( a c )( b d )
6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常用相对数 率 构成比 相对比 2.应用相对数的 分母不宜过小 注意事项 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 要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应作假设检验
7
3.标准化率 基本思想 目的: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计算 应用的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8
定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一、定量资料的参数估计 1.点估计: 2.区间估计 σ未知,n较小: σ已知: σ未知但n足够大:
X1 :50 40 30 35 60 100 30 20 25 70 35 115
X2 :40 20 30 25 10 15 25 30 40 10 15 30
27
5. 某医生用泼尼松、转移因子和胸腺肽治 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4人。治疗前 后血清Sil-2R(U/ml)数据见下表。他用成组 设计两样本t检验,得t =0.3737,P= 0.7116。因此他得出治疗前后血清Sil-2R的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请问该结论 是否正确?
问:两种方法的结果有无差别? 两种方法的结果有无关系? 如何用新法来校正旧法的测定结果?
26
4. 选甲型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滴度 (倒数)小于5者 24 人,随机分成 2 组,每组 12 人。用甲型流感病 毒活疫苗进行免疫,一组用鼻腔喷雾法 (X1) ,另 一组用气雾法(X2) ,免疫后一月采血,分别测定 血凝抑制抗体滴度,结果如下。问两法免疫的效 果是否不同?
31
7. 随机抽取58名30岁以上妇女,分别测定她们 的收缩压值,得下表资料: 年龄 (X) 35 45 55 65 75 … 收缩压(Y) 114 124 143 158 166 …
根据上表资料,算得 r=0.992 (P<0.05) b0=65.1, b=1.38 结合资料,说明r和b的意义,并写出回归方 程
上述公式适用条件: n≥40 且某一个理论数 1≤T<5
15
3. 配对设计四格表χ2检验 (1) 配对设计公式:
b + c≥40 时,
(b c) bc
2
2
(2) 配对设计校正公式:
b + c<40 时,
(| b c | 1) bc
2
2
16
4. 行×列表χ2检验
2 A 2 n( 1) nR nC
9
二、定量资料的假设检验 单样本t检验: 参 数 检 验 t检验 配对设计t检验: 成组设计t检验:
X 0 t SX
d t Sd
X1 X 2 t S X1 X 2
z检验:见下页
10
z检验
单个样本u检验:
X 0 z SX z X 0
参 数 检 验
X
成组设计u检验:
30
6. 某医生与比较三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的疗效,随机抽取了48个病人,并随机分配 到四组:安慰剂、甲药、乙药和丙药。一周 后,测定了早晨关节炎坚硬的延续时间,得 下表资料:
分组 安慰剂组 甲药 乙药 丙药 N 12 12 12 12 均数 24.3 23.0 11.1 14.7 标准差 2.84 3.41 2.35 3.02
19
若干概念:
1. 总体和样本(个体) 2. 参数和统计量 3. 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 4. 正态分布和t分布 5. 医学参考值范围和可信区间 6. 标准差和标准误 7. I型错误和II型错误
20
8.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 9.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10.实验和调查 11.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12. 常见统计图 13. 理论界值1.96,3.84
50~
60~ 70~79
103
115 106
11.86
31.56 62.51
74
119 178
10.66
15.84 50.55
合 计
479
24.62
440
26.75
33
9. 在某项治疗牙科术后疼痛控制的双盲临床研究 中,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药组90人,有 效人数为68人;B药组88人,有效人数为58人。资 料经整理成下表形式。问两种药有效率有无差别?
38
12
定性资料统计推断 一、定性资料的参数估计 1. 点估计: 2. 区间估计 正态近似法: 查表法:
13
二、定性资料的假设检验 1. 成组设计四格表χ2检验: 四格表一般公式:
2
( ARC TRC ) 2 TRC
四格表专用公式:
(ad bc) n (a b)(c d )(a c )(b d )
28
表2. 治疗前后血清Sil-2R(U/ml)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 14 治疗前 1410.37 893.54 1569.45 936.51 529.94 477.23 999.40 … 1097.99 治疗后 1353.57 876.88 1534.42 879.98 468.66 427.23 971.56 … 1022.31
甲法 + 合计 乙法 + 261 8 269 110 31 141 合计 371 39 410
36
37
11. 某医生欲比较两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得 结果如下表所示。经卡方检验得:χ2=15.942, P<0.05,故该医生认为两药疗效不同。你认为 该医生的分析正确与否?请说明理由。
组别 药物 A 药物 B 合计 痊愈 53 32 85 显效 22 21 43 进步 14 16 30 无效 15 39 54 合计 104 108 212
《医学统计学》复习
1
考试时间:待定 考试地点:待定
请留意公共邮箱通知!
2
考试题型
简答题(10题) 计算分析题(2-3题) SPSS结果阅读题(1题)
请自带学生(身份)证、计算器!
3
定量资料
基 本 内 容
统计描述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统计图表 相对数 率的标准化 统计图表 r、b 散点图
5. 行×列表χ2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1) 不宜有1/5以上的理论频数小于5,或有1个格子 的理论频数小于1。解决的办法
17
(2) 单向有序行列表 效应在构成比上有无差异:χ2检验 效应有无差异:秩和检验 (3) 双向有序行列表(列联表) 粗略分析两个变量有无关系
18
(直线)相关与回归
1.建立回归方程 2.回归系数及相关系数的涵义 3.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 4.直线回归的应用 5.等级相关的适用范围
32
8. 为了解甲、乙两地中老年人颈椎骨质增生的 患病情况,调查了甲地479人,乙地440人,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故该研究认为甲地颈 椎骨质增生的患病率低于乙地。请问此结论 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年龄组
45~
甲地
调查人数 155 患病率(%) 2.04 调查人数 79
乙地 患病率(%) 1.27
统计推断 总体均数的可信 区间估计 t检验、方差分析 秩和检验 总体率的可信区 间估计 2检验 秩和检验 t检验 方差分析
4
定性资料
相关与回归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集中趋势 (算术)平均数 几何均数 中位数 全距 2.离散趋势 四分位数间距 方差 标准差 变异系数
5
3.正态分布 特征 应用 估计频率分布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正态近似法和百分位数法) 质量控制 理论基础 4.t 分布 特征 应用 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
24
表1. 某地婴儿血红蛋白浓度
月 龄 5 7
调查人数
农村 122 87 城市 52 60
血红蛋白浓度(g/dl)
农村
(mean ± std )
城市
(mean ± std )
111.3±9.1 106.3± 8.7
124.8± 10.1 121.6± 9.9
3. 某检验员用两种方法测定了10名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含量(g/dl), 结果如下: ID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法 11.2 15.0 15.0 13.5 12.7 15.4 11.0 12.1 13.0 12.2 旧法 12.1 13.4 14.5 13.0 13.2 14.9 11.7 11.4 13.8 12.0

21
实战练习
22
1. 某地抽样调查87名7~10岁肥胖儿童的血脂 含量,得胆固醇的均数为166.14mg/dl, s为 30.34mg/dl ,请计算95%参考值范围和99% 可信区间。
23
2. 欲了解某地城乡婴儿营养状况有无差 别,测量了其血红蛋白含量,见下表 1,请问: 该资料属何种类型? 该资料属何种设计? 试问不同地区婴儿的血红蛋白浓度有 无差异?
34
表3. 两种药物治疗牙科术后疼痛有效率的比较
有效率 处理 A药 B药
合计
有效 68 58
126
无效 22 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