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第5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5.1.1生产的概念、过程和类型
▪ 1)生产的概念 ▪ 生产是通过劳动,把资源转化为能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产品和
服务的过程。 ▪ 生产过程的输出不仅指有形的实物产品,还包括无形的产品——
服务。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5.1.1生产的概念、过程和类型
▪ 2)生产过程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 3)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 (1)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 (2)如何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到市场。 (3)如何才能使产品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同时又为企业带
来利润。 (4)如何提供独具特色的附加服务。 (5)如何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5.2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 (1)设计能力。 ▪ (2)查定能力。 ▪ (3)计划能力。
生产能力的核定
企业的生产能力一般分为三种: (1)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是工业企业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 能力。它是按照工厂设计中规定的产品方案和各种设计数据确定的,生产性固定 资产在最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和最完善组织技术条件下应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2)查定能力。查定能力是指没有设计能力,或虽有设计能力,但由于企业的产品 生产方案和技术组织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原设计能力已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生产 能力水平时,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查定能力是以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为依据的。 (3)计划能力。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根据 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并考虑到计划期内所能实现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的效果,按 照计划期的产品方案计算确定的。 以上三种生产能力各有不同的用途。设计能力、查定能力是确定企业的生产规 模、编制企业的长期计划、确定扩建改造方案、安排基本建设项目和采用重大技 术组织措施的依据;计划能力是编制企业年度(季度)计划的依据。
1)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1)工艺专业化 又称机群式,是按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工艺专业 化的生产单位里,集中着同种类型的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对企业生产的 各种产品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三同一异)。 优点: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便于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管 理和组织同工种工人的技术学习与交流;较灵活地适应品种变化的要求。 缺点: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周转环节多,运输路线长;产品生产周期长, 占用流动资金多;各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往来频繁,使计划、在制品和质 量管理等工作复杂。
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工商管理类
第三版
第5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5.2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5.3 生产计划 5.4 库存控制 5.5 成本控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与目标、合
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和空间 组织;掌握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的方法;了解生产的类 型和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技能目标:掌握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和空间组织; 懂得如何进行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目的,是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短、时间最
省、耗费最小、效益最高。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4)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5)生产过程的精确性。 (6)生产过程的柔性化。
5.2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5.2.2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组织的内容
(3)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 性生产活动,如机械制造企业的工具制造、动力生产、设备维修等。
(4)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所进行的各种 生产服务活动,如原材料、半成品、工具的保管与发放、厂内运输等。
5.2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5.2.1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
5.2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5.2.2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组织的内容
▪ 2)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5.3 生产计划
5.3.1生产计划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1)生产计划工作的内容 生产计划是根据对需求的预测,从工厂能够适应需求的能力出发, 为有效地满足预测和订货所确定的产品品种、数量和交货日期,制 订应在什么时候、在哪个车间生产和以什么方式生产的最经济合理 的计划。 企业生产计划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和预测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核 定企业的生产能力;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计划方法,正确制订生 产计划、库存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和计划工作程序,以及计划的实 施与控制工作。
2)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它是顺序移动和平行移动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也就是一批零件在前一 道工序尚未全部加工完毕时,将已加工好的一部分零件转送到下一道工 序加工,并使下道工序能连续地加工完该批零件。
其具体做法是:如果后道工序单件加工时间比前道工序单件加工时间 长,则前道工序往后道工序按件运送;如果后道工序单件加工时间比前道 工序单件加工时间短,后道工序的最后一个零件只能等到前道工序所有 零件加工完毕后,才能开始加工,则后道工序的第一个零件加工时间,可 从最后一个零件的加工时间依次向前倒推确定。
---组织方面解决如何合理组织本企业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以及信息等生产要素,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
---控制方面解决如何保证系统按计划运行,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库存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等。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2)企业生产管理的目标 (1)保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有效利用企业的制造资源。 (3)适应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5.1.1生产的概念、过程和类型
▪ 3)生产的类型 ▪ (1)按工艺特性分 ▪ ①加工装配型生产。 ▪ ②流程型生产。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①加工装配型生产。在加工装配型生产企业中,产品是由离散的零部件装配而成 的,物料运动呈离散状态。零部件是构成产品的不同元件,它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制 造。零部件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产品。 加工装配型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过程的离散性。 属于这一类型的有机床、汽车、家电、家具、电子设备、服装等行业的企业。 ②流程型生产。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物料是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 的。 流程型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协作与协调任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4)按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分 ①大量生产。一般采用连续生产,适用于品种少而批量大的企业。 要求生产条件稳定,大多数工作地固定地完成一两道工序,专业化 程度较高。 ②成批生产。这是将各种产品按一定的批量,定期或不定期轮番进 行生产的方式。 ③单件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一般每次只生产一件或少数几件产 品,以后不再重复生产或很少重复生产。
5.3 生产计划
5.3.2生产能力的核定
2)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企业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如设备、工具、工装、生产面积、 工艺方法、原材料、劳动力、生产组织、劳动组织,标准化、通用化和专业化 水平及产品方案等,但主要是由以下三个要素决定的: (1)固定资产的数量。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用于生产的全部机器设备数量、 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的面积。 (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这是指按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 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利用时间。 (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 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
5.2.1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
1)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的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投产前所做的全部生产准备工作,如
产品设计、工艺准备、材料与工时定额的制定与修改、调整劳动组织 和设备布置等。
(2)基本生产过程,是指企业直接从事加工、制造产品的生产过程,如 汽车零件的加工、装配过程等。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5.1.2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目标与基本问题
1)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管理是对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它包括对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5.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 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设施的定点选择、 生产设计布置和工作设计等。 ▪ 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在现行的生产系统中,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 用户的需求,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 生产系统的运行涉及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 ---计划方面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何时生产,包括预测市场需求、 确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种类与数量、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等。
▪ 企业生产过程就是在企业活动过程中,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这一过 程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等 企业范围内各种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 ▪ 产品生产过程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运行 过程,一般包含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和停歇过程等。 ▪ 产品加工制造过程是企业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
5.2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5.2.2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组织的内容
2)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2)平行移动方式。
它是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完工后,立即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继 续加工。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零件在各工序之间是逐件运送,并在不同工序上平行加工。
5.2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5.2.2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组织的内容
5.2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5.2.2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组织的内容
2)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主要是研究一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何种
移动方式。 一般来说,一批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有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
行顺序移动三种方式。 (1)顺序移动方式。
是指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完工以后,才送到下道工序去进行加工。 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地整批运送,生产 周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