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检修工艺流程我公司目前所检修的采煤机主要是以液压系统为主的采煤机,如MG375型、MG200型,它们的主要部件组成为:液压牵引箱、电动机、左右截割部、摇臂、滚筒、行走机构、底托架、电缆连接机构、机身连接机构、电缆拖拽装置、喷雾和冷却系统、护盖等组成。
现以MG375-W1型采煤机为例讲解其主要检修工艺:一、MG375-W1型采煤机的主要技术特征:1、适用煤层:采高范围:1.5~3.1m煤层倾角:≤35°煤层硬度:硬或中硬2、总体:机面高度:1150㎜摇臂摆动中心距:5070㎜滚筒中心距:8432m截深:630m3、电动机:型号:YBCS-375a功率:375KW电压:1100V4、牵引:型式:齿轮销轨式无链牵引牵引力:450KN牵引速度:0~5m/min5、截割:摇臂长度:1681㎜摇臂摆角:-17~+50°6、操纵方式:中部手控(开停机、停输送机、调速)两端电控(停机、停输送机、调速、调高)两端手控(调高)7、主电缆:电缆拖动方式:自动拖缆主电缆规格:UCPQ3*95+4*10+1*25标称外径:62~668、冷却和喷雾:冷却:电机、液压传动臂、固定箱、摇臂分别冷却喷雾:内外喷雾供水压力:6.3Mpa供水流量:250 l/min9、机器重量:34t二、MG375-W1型采煤机上井之后,其检修的主要内容为:1、对采煤机的液压牵引箱、左右截割部、摇臂滚筒、行走机构、底托架等上井冲洗、分解、清洗、检查、修理或更换。
2、对油缸分解、清洗、检查、修理,对镀层有锈蚀、划痕或碰伤超过标准的应重新电镀,更换全部密封件并做打压试验。
3、各种阀类全部分解、清洗,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更换全部密封。
按规定做打压试验,逐条检查各高压胶管,更换全部密封件,更换不合格的高压胶管。
4、对电机部分,我单位一律对外修理。
5、做好检修记录。
根据采煤机维修的工艺流程图,设计出MG375-W1采煤机的检修工序:液压牵引箱左右截割部摇臂采煤机上井交接外部清洗滚筒分解检查鉴定行走机构底托架液压系统分解清洗检查合格不合格修理更换部件组装部件试验总组装整体试验验收入库第一道工序:液压牵引部的检修工艺液压牵引部的主要元件包括:通轴、变速齿轮、油泵、阀组、伺服机构、管路、粗精过滤器、冷却器、油标、压力表等。
检修前,必须将以上各元件拆散,分类码放,在清洗的过程中,要求用120#汽油,而且在清洗的过程中只能用泡沫。
第一部分:齿轮箱的检修一、齿轮箱的主要备件: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 齿轮M=5、Z=34 1个2 轴承212/313 各1盘3 通轴M=5、Z=474 轴承32128 1盘5 主泵轮1000936 1盘二、质量检修标准:1、齿轮的质量检修标准(1)齿轮不得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和剥落现象。
(2)齿面的点蚀情况达到下列之一时,必须更换。
①点蚀区高度为齿面高的100%。
②点蚀区的高度为齿高的30%,长度为齿长的40%。
③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70%,长度为齿长的10%。
(3)齿面不得有严重胶合(即胶合达到齿高的1/3,齿长的1/2)。
(4)齿面的磨损不得超过下列规定:①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不得大于表面硬化层的70%。
②软齿面齿轮,齿面磨损不得大于厚齿厚的10%。
③干式齿轮齿面磨损量不大于原齿厚的15%。
(5)圆柱齿轮副啮合时,齿表中心线应对准,偏差不得大于1㎜,圆锥齿轮副啮合时,端面偏差不得大于1.5㎜。
(6)圆柱齿轮副装配时,其中心距极限偏差,最小侧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7)齿轮副侧隙的检查,用压铅丝法检查齿轮的侧隙时,在齿面沿齿两端平行放置两条铅丝,铅丝直径约为该齿轮规定侧隙的4倍,圆锥齿轮、弧锥齿轮不超过侧隙的3倍,转动齿轮挤压后,测量铅丝最薄处厚度,即为新测的侧隙。
(8)齿轮装完后,用人力盘动检查,转动应灵活,平稳并无异响。
2、轴承的质量检修标准:主要针对的是滚动轴承,轴承不允许有裂纹、伤痕、锈斑、剥落、点蚀和变色,保持架应完整无变形,转动灵活,无异响,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滚动轴承径向最大磨损间隙应符合文件要求,装配轴承时不得冲麻面或加垫,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8,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1.8,轴承应紧贴左轴间隔套上,不得有间隙,轴承装配后应按规定加注适量的润滑脂或润滑油,用于转动时轴承应能轻快灵活转动,运行时无异响和异常振动。
三、检修过程:1、针对齿轮的检修标准,对各齿轮进行仔细检查。
不得有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和剥落等现象,齿面出现早期点蚀,根据标准确定是否可继续使用。
2、根据轴承的完好标准,对各轴承进行检查。
轴承不得有裂纹、伤痕、锈斑、剥落、点蚀和变色,保持架应完整无变形,转动灵活无异响,磨损量是否在磨损范围之内,否则轴承必须更新。
3、检查通轴,将通轴各部件全部拆开,用汽油清洗干净。
(1)检查内花键磨损情况,其接触点数应不少于2/3,键齿厚的磨损量不超过厚齿厚的5%,或发现花键有裂纹需更换。
(2)根据点蚀质量检修标准,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若达不到要求必须更换。
(3)检查齿轮平键是否磨损及变形,若出现这些情况必须更换。
(4)检查泵轴与轴承的配合(配合盈量为0.002~0.030),轴承的径向最大磨损间隙为0.15,如果超差更换。
(5)检查所有的油封,若磨损过大,变形严重必须更换,更换所有的O型圈。
四、组装主要过程:1、首先将壳上的左右两端油封装好。
2、将齿轮(M=5、Z=47)装在右内花键齿轮上,上好挡圈,内花键齿轮杯装在通轴上,用压板和4条M10螺钉压紧组成一体。
3、将通轴从壳的右端穿入,将右端内齿轮用油封盖通过M12螺钉压紧固定。
4、组装左端轴承(32128)外套,上好油封压盖。
5、左内齿轮装好密封套和轴承(32128)内套。
6、将左内齿轮装入通轴,用压盖通过4条M10螺钉固定,通轴全部组装完毕。
第二部分:液压元件的检修牵引部液压元件主要包括:主油泵、阀组、调速机构、粗精过滤器、辅助泵、调高泵、冷却器、管路。
一、主要备件: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 冷却器 1 板翅式2 调速机构1套3 操纵机构1套推动油缸、伺服阀、失压控制阀、杠杆系统4 粗/精过滤器各1个5 斜轴泵125EVB1 1个6 齿轮泵CBK1020/8B3F 1个7 阀组1套2个单向阀、1个溢流阀、1个棱形阀、1个高压安全阀二、检修过程:1、在液压元件的检修过程中,各液压元件有一个通用部分:缸体与柱塞的配合间隙为0.02~0.03㎜,如果柱塞与缸体接触表面有轻微的划痕,可用100#水磨砂纸修磨,轴间划痕太深应更换新件。
2、各泵的基本特性:序号名称理论排量额定压力工作压力1 主油泵1~125 l/min 25Mpa 17 MPa2 辅助泵19.9 ml/r 20Mpa3 MPa3 调高泵8.1 ml/r 25MPa 20 MPa3、阀组检修:检修阀组前将阀组全部解体、清洗,检查阀组的各配合表面是否有毛刺、划伤、锈斑和点蚀等现象,若有这些现象,要进行相应处理,阀杆和阀孔的配合要动作自如,配合间隙不能超差(0.01~0.03㎜),磨损后间隙的增大不得超过原设计要求的1/3,不能有漏损。
仔细检查阀锥、阀座配合是否严密,不得有漏损,否则更换。
4、调速机构的检修:调速机构由推动油缸、伺服阀、失压控制阀及杠杆系统等组成,将调速机构全部解体清洗,在清洗时必须将其内部存有的回油清洗干净。
推动油缸油塞为间隙密封,必须保证活塞与缸背之间间隙配合。
伺服阀、线芯与线孔的配合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超差必须更换伺服阀。
失压控制阀必须灵活、可靠,线芯必须动作灵活自如,其圆柱度不得超过0.003~0.005㎜。
5、粗、精过滤器的检修:清洗粗、精过滤器,过滤器内套转动灵活,并且密封性要好,保证更换滤芯时不漏油,否则更换新过滤器。
6、冷却器的检修:清洗冷却器,保证水、油路畅通无阻,而且为了保证冷却器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打压试验,试验压力要达到4Mpa。
7、管路:清洗管路内外,然后用压力风进行吹通。
三、组装液压系统:组装主油泵——主管路——辅助泵——阀组——粗过滤器——精过滤器——低压油管——高压、低压、背压表管——调速机构——压力表——冷却器第三部分:试验牵引部牵引部组装完毕后,进行加油,准备牵引部试车,油量在油箱的80%,然后用手压泵对系统进行充油,当伺服阀溢流孔出油为好,接电空运转,以最大牵引速度正反向空运转各30分钟,要求操作灵活,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或强烈震动,各部分温升正常,所有油管接头和各结合面密封处无渗漏现象,测定的空载最大牵引速度符合设计要求。
使油温不得超过100℃,应无异常噪音和撞击声,管路无漏损,响声正常,牵引手把灵活,待试验结束后,检查齿面接触情况,应无点蚀、剥落或胶合等现象。
牵引部试验完毕后,放油清洗油池,更换新油。
第二道工序:截割机构的检修工艺第一部分:截割机构的传动系统:齿轮联轴节驱动伞齿轮离齿轮圆柱齿轮将动力穿入摇臂(摇臂动力的穿入的圆柱有三种,不同的齿轮比为25/44、27/42、29/40,通过选用改变减速比改变滚筒的转速)截四轴传动论行星减速器与滚筒联接套联接方榫传至滚筒第二部分:传动系统检修过程(1)齿轮联轴节:内花键无变形渐开线齿轮无明显斑痕就可以用(标准同上),装配时,在内矩形花键及外花键齿轮都涂上黄油。
(2)伞齿轮(截一轴)装配时可整组一次装入机壳,小伞齿轮和轴是分体结构,截一轴用一套23126轴承和推力轴承7522装入轴承杯中,轴承杯中用油封将油池内的油封住防止外溢,23126轴承一定要保证供油,一旦缺油此轴承就会损坏,如果轴承间隙过大,或有轻度损坏都应更换新轴承,装配轴承时不得有歪斜和卡住现象,严禁有铜屑铁沫进入轴承,装配后轴承应运转灵活无噪音,端盖与轴承间隙0.05~0.1㎜。
(3)大伞齿轮和二轴之间矩形花键相联接,由两个轴承253613及53622支承在机壳上,在轴的右端是一个离合器齿轮,轴的左端装有一齿轮,经二轴轴承盖里的齿轮,驱动润滑泵,依靠调整垫来调整二轴承的轴向间隙在0.25~1.15之间,大小伞齿轮齿侧间隙和接触斑点的获得,主要依靠调整垫片厚度,必要时对弧锥齿轮的垫进行配磨,以获得最佳的装配效果,接触斑点大小的要求沿齿高和齿长均不少于50%,齿侧间隙保持0.17~0.35㎜范围内,齿轮箱与轴承53613的平面应保持0.05~0.1㎜间隙。
(4)在二轴与三轴之间设计有齿轮离合器轴的左端为离合齿轮,大齿轮从固定箱的大孔装入,然后中间插入轴,大齿轮定位靠交位环定心,由两个轴承42218及42130通过轴承杯支承在壳体上。
(5)截四轴由轴承3722及2222支承在摇臂壳体上,轴的左端通过矩形花键由齿轮相联,轴齿轮与四轴由花键套联结并将动力传入摇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