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7届高考历史习题解析阶段备考策略复习资料
20197届高考历史习题解析阶段备考策略复习资料
18
例:对改革教学目标的拓展
一、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春秋管仲改革 2、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 秦国商鞅变法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革
隋以庸代役,唐租庸调制及两税法, 北宋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明朝的张居正改革,清的“摊丁入亩” 中国古代租佃制度的变革 币制改革、赋税制度变革 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3、分析教材内容基本到位:
4、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基本到位:
5、掌握解题策略基本到位:
6、抓培优转差基本到位:
22
对二轮复习中存在的教学误区的认识: (1)查缺补漏,追求知识的全面性; (2)拓展加深,简单问题复杂化; (3)“切口”过大,缺乏复习的针对性; (4)教师主导,学生缺乏复习自主性。
23
19
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清的制度变革。
二.中国近现代的变法与改革 1、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清末新政 (4)近代教育、文化体制变革 2、中国现代的改革
(1)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2)城市经济体制的调整(原因、核心、结果)
20
三.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主要改革
(一)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6
评述题的解题方法
▪ 1、捋出观点 ▪ 2、对观点的辨析:肯定与否定 ▪ 3、史论结合、逻辑论证 ▪ 4、总结(历史观、价值观运用)
17
选修模块内容的考查
4道选做题各题的难度基本保持一致,侧重比较类型 的题目,命题拓展性高,基本不拘泥于教材。
复习选修模块应注意: ①安排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课时比例,选修不宜 多占用课时。 ②选修课程单元内多课内容可有机整合,也可将选修 课程融入必修课程复习体系。 ③对选修内容做宏观把握,重难点知识适当加深和拓 展,注重历史事件的差异比较、历史规律总结和历史 价值观的认识。 ④四道选考题难度不能完全保证一致性,应考时要有 应变性和灵活性,作有利于得分的选择。
高三年级班级试卷栏中。
3、星期二下午第七节课后各班学习委员到年级组领
取试卷,并于第十节下课时将试卷及时送回到高
三年级组班级试卷栏中。
4、班主任负责监考,考试中途学生不准出教室。
5、当天晚上七点大组长组织综合科的教师在年级办
公室集体阅卷并分科总分。
6、班主任负责于第二天前在网上分科登好分。
7、周一、周三、周四、周五下午5点后学生读综合科
5
本期月考安排
次数
时间
第一次
2月23、24
第二次
3月9、10
第三次 3月30、31(市联二)
第四次
4月13、14
第五次
4月27、28
第六次 5月11、12(市联三)
第七次
5月25、26
6
关于综合科目的考试及自主复习
1、每周二下午8、9、10节课为综合科目考试时间。
2、大组长务必于星期二下午第七节课前将试卷放到
2、以历史文化元素和思想理论为考查的主要对象; 3、由所占分值较小趋向文化与政治、经济模块结合。
复习及拓展方向
1、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欧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
放潮流;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不同时代国民的 价值取向;民族文化心理;文化认同。 3、近现代科技与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中西思想、 文化、教育、科技的比较 4、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
(一)2012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2、非选择题: ①旧材新用,知能结合,彰显素养 ②史观渗透,凸显目标,能力定位 ③选考必考,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④突破教材,独立思考, 精于表达
两个不拘泥:不拘泥于教材及教材上的结论; 不拘泥于教师依据教材所作的结论。
10
(一)2012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复习及拓展方向
1、古代中国的集权政治特点及演变规律(如选官制度、监察制度、 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等);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 中西政治文明特色比较
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色;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 政治体制改革;认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3、近代民族主义观的发展与演变;理性爱国
4、危机与社会矛盾、社会和谐;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
社会转型期的综合特征体现。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5、世界市场体系(金融体系、贸易体系)的形成、发展及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6、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
调整与影响。
14
文化史试题考查特点
1、由单纯仅以选择题为主演变为选择和问答题隐性要求 作答思路需渗透文化、思想、教育、科技等元素。
科类
文科
理科
模拟批次 一本
二本
一本 二本
分数线 562
506
521
452
邵阳市 332 邵东一中 103
1238 249
2414 5068
416
701
3
邵东一中2007---2012高考上线情况
项目
650分 以上
600分 以上
一本 上线
二本 上线
北大 清华
2007 4 48
245 560
4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昔对比
围绕一个 线索的演 变特征及 其原因层 层深入
复合型,阶段 特征概括,多
角度论证
二元结构,特 点分析,立意 凸显;多角度
论证
二元结构,主 题鲜明;中外 结合,多角度
论证
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和综合型过渡;考查辐射面扩大;侧重历史比较分析;
加强对文明史观的运用和历史观点的论证、评述;体现时代性,彰显主题立意; 由侧重政治史、经济史向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综合方向考查。
明清手工业特点, 19世纪中期前英 国工业发展阶段 性特征;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产生
的前提
中国古代、近代 选拔人才制度的 演变和特点;
论近代西方崛起
城市道路交通信 号灯发明的背景、 相关技术成果、 对社会生活的影 响;评析近代中 国文明的嬗变与
近代化历程
中日比较, 观点论证
小切口,背景、 原因分析,今
15
理论体系
材料问答题的考查特点(必修内容,37分)
年份 2007 2008年 2009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内容
年
年
模块
内容
问题结 构
特点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二 必修二、三、一 必修一、二、三 必修二、一三、
甲午中日 战争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危机和
2008年次贷危 机
新中国统购 统销 政策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阶段备考策略
湖南邵东一中历史组 张文迪
2020-06-16
1
联考是高考的风向标
届别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学校 一联 高考 一联 高考 一联 高考
邵东一中 736 747 844 800 878 915
全市 5672 5663 5879 5857 5831 6283
2
2013届第一次联考模拟分数线
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何失误: ①心态紧张、患得患失、举棋不定 ②家长施压,干预过多 ③字迹不美观,布局设计不好
11
(二)各模块考查的特点和复习方向
12
政治史试题考查特点
1、材料选择题和问答题多集中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古 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等。
2、突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
3、文综成绩反思:一些学生为何能成为文综的赢家 ①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政史地三科均衡发展 ②知识面广,阅读量大,基本功扎实 ③心态良好,情绪稳定,灵活应变 ④字迹工整,布局美观;
⑤调动、转换、迁移知识和能力强; ⑥较好的学科能力、素养; ⑦具有较好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 ⑧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目。
7
新课程高考的四个认真
认真研读课标、转变观念、把握高考 认真钻研、解读《考试说明》,明确 考试方向、适应高考 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引领学生,应对 高考 认真重视课堂,落实能力,面对高考
8
(一)2012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简析
1、选择题: ① 平稳过渡, 主干突出
比例不均,凸显理解 立意深远,曲径探幽 ② 删减识记,深化“三新” 灵活性、干扰性、迷惑性。 文字多、理解难、时间紧。 ③ 注重基础,凸显能力 ④ 解读图表,考查热点
1. 俄国1861年改革 2. 日本明治维新 3. 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 4. 美国罗斯福新政 5.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2、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4、中国的改革
(三)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改革或调整
1、东亚、东南3、西亚
发挥教师作用
历史教学成绩的好坏,最主要的还是靠课堂教学, 教师要引领学生夯实基础,练好内功。
目标是抓六点:
瞄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把准教、学、考的结合点, 克服失误点,提高得分点,找准学生自信的激发点。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六个“基本到位”:
1、课堂教学管理基本到位:
2、梳理书本知识基本到位:
5、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近代中日战争;中西文明的冲突与交流;13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特点。
经济史试题考查特点
分值高,比重大; 材料类型多样:文本、插 图、漫画、图表、地图等。
复习和拓展方向
1、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其特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
结构变动与经济体制改革 3、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近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