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2.按照五年制高职的学制特点和人才培 养规律,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 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
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相关
要求,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合
理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学时
比例,并有效实施;
3.自主开发1门以上或参与开发2门以上
校本专业课程。
1.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公共基础课程标
1.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健全,配套措施完 善,执行效果好; 2.行业企业实质性地参与顶岗实习方案 5-1-2 顶岗 制定,学生实习岗位专业对口,工作学 实习管理★ 习内容与专业能力提升要求相一致; 3.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学 生能按时获得合理的实习报酬,学生对 顶岗实习的满意度较高。
1.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五年制高职人才 成长规律,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工作 过程,推行教学做合一,注重学习与思 考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知 5-2-1 教学 行统一; 模式改革★ 2.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灵活,专业 课程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情境教 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良好; 3.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科学多元的评价 标准与方式。
1.专业建设规划与区域特色产业、新兴
产业或特种行业的发展规划相对接,专
1-2-1 专业 建设规划与 实施
业调整与产业发展趋势相吻合; 2.本专业在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中地 位凸显,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 晰、措施得力;
3.专业建设规划能有效实施,建设成效
明显。
1-2-2 拓展
专业
根据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 业的发展需求, 不断地拓宽专业口
3.教学进程安排科学有序,教学资源配
置合理高效。
2-2课程管
1.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并严 格执行; 2.公共课统一使用国规和省荐教材,专 2-2-2 教材 业课、实践课按要求使用国规和省荐教
理
3-1专业负 责人
3.教学团 队
选用与开发 ★
材,使用率60%以上; 3.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专业特点, 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 容,积极开发活页讲义、学习手册、多 媒体课件和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
6-1
办学规
6-1-1 学历 教育人数★
本专业连续招生6年以上,年招生一个 班,30人以上,在籍生规模150人以 上。
模
6-1-2 非学 历教育人数
每年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社会职业培训 人数达到籍学生数的80%以上(参培学 员接受培训满12课时计1人次)。
1.毕业生95%以上获得本专业中级工以
上职业资格证书,80%以上获得本专业
1.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2-2-3 精品 2.有1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
课程与示范 3.有1名以上专业教师获得省级示范课
课
或研究课,或获得省级以上信息化教学
大赛二等奖以上奖项。
1.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副教授(五
年制高职办学点为高级讲师)以上职
称,从事本专业教学3年以上;
3-1-1 基本 条件★
2.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 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掌握行业领 域和本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经常性参
务
6-3-2 专业 资源共享
业资格鉴定、专业技能竞赛等,成效显 著; 2.专业资源对本区域其它学校开放,发
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注:1、标注★的指标为核心指标。
有本专业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项
目,毕业生中就业创业典型多,事迹汇
编入册。
6-2-4 声誉
社会
1.在校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90%以上;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
90%以上。
6-3-1 技术 参与行业企业技术项目研发与服务,取
服务
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于技术研发和服务、职
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3.除专业负责人以外,有教师主持或作
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或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或指
导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
上奖项,或60%以上教师有论文在省级
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1.制定“五课”教研工作方案,普遍开 展 “五课”教研、教学改革研究和课 程产品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研发; 2.每年有20%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参加市 3-2-3 培训 级以上培训,普遍开展校本培训,年均 与教科研 师资培训经费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 8%;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专任 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 月。 3.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6-2-2 竞赛 2.本专业学生在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或行
与成绩
业协会组织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及其
它有关大赛等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奖
项。
1.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
80%以上,当年度劳动合同签订率80%以
上;
6-2-3 就业 与创业★
2.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较高,就业 满意度较高; 3.开设职业生涯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
加行业领域的相关活动;
3.能将相关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及
时转化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3-1-2 度
1.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结题,或有 3篇以上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 表; 知名 2.主持或参与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并获 得市级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相关竞 赛中获三等以上奖项,或市级专业带头 人,或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 或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
径,专业(技能)方向不少于2个。
有充分反映职业教育特征、本专业特点
1-3-1 物质 和行业企业要求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和
性文化
专业吸引力的专业环境及其文化陈设,
物质性专业文化特色明显。
化
2-1课程体 系
2.课程建 设
有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本专业 1-3-2 非物 特质和可传承发展的办学理念、育人特 质性文化 色、教风学风等,并在课程教学、学生
管理、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和育人熏陶作用,学生的职业 品质、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1.根据国家、省或相关行业的指导性人
才培养方案以及本专业调研成果,贯彻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本专业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行业产业
发展变化适时滚动修订,审批严格规
范;
2-1-1 人才 培养方案★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1专业定 位
1.专业开 发
1-2专业发 展
1-3专业文
三级指标
指标内涵
1.专业设置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质,专业
设置有效对接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
或特种行业,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
升级的变化,关注社会发展和服务民
1-1-1 专业 调研论证★
生; 2.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 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企
1.实训基地建有真实(仿真)环境的教 学工场,设施设备先进,数量和工位与 办学规模相适应,具备实践教学、职业 资格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 4-1-1 校内 能; 实训基地 ★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医类7000 元以上,其它类5000元以上; 3.有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验实 训开出率100%,自开率95%以上,实训 基地平均利用率70%以上。
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80%以上
6-2-1双证率 ★
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个别特殊 专业除外); 2.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相
关应用水平等级考试综合取证率80%以
上。
6.质量效 益
6-2培养质 量
1.普遍开展校级技能大赛、创新大赛,
本专业学生参赛率100%;
行业执业资格;
3.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0%-40%,
均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
业资格,3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
3-2专业教 师
4-1实训基 地 4.教学设 施
技师。
3-2-2 素质
1.为人师表,从严治教,课程改革与创
新意识强,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具有
1.校系二级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建
立了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服
务性、开放性的管理组织和制度,普遍
使用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手段;
5-2-2 教学 管理创新
2.积极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注重综 合素质培养、专业视野拓展,全时空开 放专业教学资源;
3.围绕课程建设、项目开发、技术服务
等,组成2个以上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 的教师工作团队,形成教师合作发展机 制。
1.专任专业教师数与本专业在籍学生数
之比不低于1:27;
2.专任专业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00%,研
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30%以
上,高级职称30%以上,获得高级工以
3-2-1 数量 结构★
上职业资格8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 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相关专业中级以上 技术职称40%以上,或80%以上获得相关
准,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目标达成
度高;
2-1-2 课程 2.规范执行国家、省和行业领域已有的
标准★
专业课程标准,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
其它的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有机渗
透技能大赛标准;
3.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
2-2-1 实施
1.有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
课程
执行; 2.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
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
3.跟踪产业发展,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
相关论证活动,形成科学有效的调研报
告,调研成果在人才培养中充分体现。
1.建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 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对 相应职业岗位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 1-1-2 岗位 析,凸显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形成适 能力分析★ 应产业需求变化的岗位能力分析报告; 2.分析成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效转 化,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充 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