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常压下含苯45%(摩尔分数)的苯、甲苯混合物,设该混合物液相近似为理想溶液,试确定混合物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以及泡点和露点温度下,呈平衡的气相及液相组成。
2.采用Antoine方程估算总压力为10kPa,温度为116℃时,苯酚和邻甲苯酚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组成。
已知该物系为理想溶液。
3.已知常压下苯、甲苯混合物的气相中含苯20%(摩尔分数),试计算与之相平衡的液相组成和平衡温度。
4.苯、甲苯精馏塔中,①已知塔顶温度为82℃,塔顶蒸气组成为苯0.95,甲苯0.05(摩尔分数),求塔顶操作压力;②若塔釜操作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07℃,试确定釜液的组成。
5.实验测得常压下丙酮(A)和水(B)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组成为y A=0.839,x A=0.4(以上均为摩尔分数),试求此时对应的相对挥发度。
6.常压下将含甲醇60%(摩尔分数)的水溶液进行简单蒸馏,设操作范围内该物系的平衡关系近似为y=0.46x+0.55,试求蒸出釜液量1/3时所得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
7.若题6改用平衡蒸馏方法分离,并设汽化率仍为1/3,则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分别为多少?8.从苯、甲苯精馏塔精馏段内的一块理论板上,取其流下的液体样分析得,含苯的摩尔分数为x n=0.575,测得板上液体的温度为90℃。
已知塔顶产品组成x D=0.9(摩尔分数),回流比为2.5。
试求进入该理论板的液相及气相组成x n-1、y n+1,离开塔板的蒸气组成y n 以及该塔板的操作压力。
9.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CS2和CCl4混合物。
已知物料中含CS230%(摩尔分数,下同),进料流量为4000kg/h,若要求馏出液和釜液中CS2组成分别为97%和5%,试求馏出液和釜液的摩尔流量。
10.用连续精馏方法分离乙烯、乙烷混合物。
已知进料中含乙烯88%(摩尔分数,下同),流量为200kmol/h。
今要求馏出液中乙烯的回收率为99.5%,釜液中乙烷的回收率为99.4%,试求所得馏出液、釜液的流量和组成。
11.醋酸水溶液精馏塔进料中含醋酸65%(摩尔分数,下同),操作时馏出液摩尔流量与进料摩尔流量之比为0.34,所得釜液中含醋酸98%,求此时釜液中醋酸的回收率。
12.在常压下精馏乙醇水溶液,进料中含乙醇30%(质量分数),进料温度为40℃,求此时进料的热状态参数。
乙醇水的t-x-y数据见附录。
13.常压乙醇水精馏塔,塔底用饱和水蒸气间接加热,进料含乙醇14.4%(质量分数),进料流量为80kmol/h。
设精馏段上升蒸气的流量为100kmol/h,塔顶全凝器中冷却税金、出口温度分别为25℃和30℃。
若不计热损失,试分别计算:①进料为饱和液体②进料为饱和蒸气③进料为q=1.1的过冷液体,三种情况下再沸器的加热蒸气消耗量和全凝器的冷却水消耗量。
14.常压下分离丙酮水溶液的连续精馏塔,进料中含丙酮50%(摩尔分数,下同),其中气相占80%。
要求馏出液和釜液中丙酮的组成分别为95%和5%,若取回流比R=2,试按进料流量为100kmol/h,分别计算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气相流量q nV、q nV′和液相流量q nL、q nL′,并写出相应的两段操作方程和q线方程。
15.某连续精馏塔的操作方程分别为:精馏段:y n+1=0.723x n+0.263提馏段:y n+1=1.25x n-0.0187设进料为泡点液体,试求上述条件下的回流比,以及馏出液、釜液和进料的组成。
16.试用图解法求题14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及进料位置。
丙酮水混合物的平衡数据如附表所示。
17.常压下用连续精馏方法分离甲醇水溶液,要求馏出液中含甲醇不低于0.95(摩尔分数,下同),釜液中含甲醇不大于0.04。
设进料为泡点液体,其中甲醇组成为0.6,又回流比取 1.2,试利用图解法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及适宜进料位置。
甲醇水溶液的相平衡数据见附录。
若进料状态改为饱和蒸气,求此时的理论塔板数和进料位置。
18.试结合教材中的例6.5.1,编制一求理论塔板数程序进行计算,并核对该例的计算结果。
19.利用图解法求题17条件下的最小回流比和最少理论塔板数。
20.某双组分溶液在操作条件下的相对挥发度为2,连续精馏时,进料中气相占1/4,混合组成等于0.4(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
若要求馏出液的组成为0.98,试求此时的最小回流比和进料中的气、液相平衡组成。
21.试利用简捷法求题10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和进料位置。
设操作条件下乙烯对乙烷的相对挥发度可取1.76,进料为泡点液体,回流比取1.3R min。
22.常压下分离乙醇水溶液的连续精馏塔,进料为含乙醇20%(摩尔分数,下同)的泡点液体。
要求馏出液中乙醇达86%,釜液中乙醇不大于2%。
取回流比为1.7R min,试利用图解法求此时的R min以及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和进料位置。
为提高图解的精度,宜将x-y 图局部放大。
23.设题17中,塔釜改用直接蒸气加热,并维持x D、x W和R等不变,试利用图解法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并以100kmol/h进料流量为基准,比较两种加热情况下甲醇在馏出液中的回收率;又若要求直接蒸气加热时的x D和回收率与间接蒸气加热时的相同,则此时x W应降为多少?24.设题17中塔顶的回流液温度低于泡点20℃,其余的给定条件不变,试求此时塔内的实际回流比和精馏段的操作方程。
25.某双组分精馏塔,塔顶除全凝器外还设有分凝器。
已知进分凝器的上升蒸气组成y1=0.96(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由分凝器回流入塔的泡点液相组成x0=0.95。
设该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2,试求全凝其中所得馏出液的组成,并写出此时的精馏段操作方程。
26.含氨30%(摩尔分数,下同)的水溶液在泡点下加至一回收塔的塔顶,流量为100kmol/h。
要求蒸出气相中含氨80%,氨的回收率为92%。
操作条件下氨水的平衡数据如下表:27.组成为0.6(摩尔分数,下同)、流量为100kmol/h和组成为0.2、流量为200kmol/h 的两股乙醇水溶液,分别在适宜的位置加入一常压连续精馏塔,进料均为泡点液体,要求馏出液和釜液中乙醇的组成分别为0.8和0.02,设操作回流比为2,试求:①馏出液和釜液的流率;②利用图解法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28.常压下分离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塔,进料为饱和液体,其中含乙醇16%(摩尔分数,下同),操作回流比为2。
要求馏出液和釜液中乙醇的组成分别为77%和2%,同时还于精馏段某处引出乙醇组成为50%的侧线液体,其摩尔流量为馏出液流量的1/3。
试利用图解法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29.A和B的双组分混合物,其相对挥发度αAB=4。
今将含A20%(摩尔分数,下同)的饱和蒸气连续加至精馏塔的底部,流量为100kmol/h。
在恒摩尔流条件下,若要求馏出液和釜液中A的组成分别为95%和10%,试求此时的回流比,并用逐板计算法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30.苯、甲苯常压连续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测得某相邻两块实际塔板液相组成(摩尔分数)分别为0.28和0.41,设该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AB=2.47,试求其中下层塔板的默弗里效率,分别以气相和液相表示之。
31.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相对挥发度α=3的双组分混合物,进料为饱和蒸气,其中含易挥发组分A50%(摩尔分数,下同)。
操作时的回流比R=4,并侧得两端产品中A的组成分别为90%和10%,试写出此操作条件下该塔的提馏段操作方程。
若已知塔釜上方那块实际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效率E MV=0.6,试求该实际塔板上升蒸气的组成。
32.某连续精馏塔有16块实际塔板,总板效率为0.5,用以分离相对挥发度αAB=2的双组分混合物,已知进料为含A 35%(摩尔分数)泡点液体,加至由上往下计数第10块实际塔板上,操作时的回流比为3,两端产品的摩尔流量之比为q nD/q nW=0.8。
试编制一操作型计算的程序,并求上述操作条件下两端产品的组成。
33.现场某连续精馏塔,操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再沸器结垢使传热能力降低,此时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将有何变化?若要求维持原来的馏出液组成,应采取什么措施?会带来什么影响?34.连续精馏塔操作中,若进料组成z F有所降低,仍要求馏出液流量不变,则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有何变化?如仍要求维持馏出液的组成不变,可采取哪些措施?35.某连续精馏经过一段时间操作,出现塔顶温度升高,塔底温度降低,试分析两端产品组成有何变化?产生此现象有可能是由于哪些原因?针对不同原因提出措施,使之恢复正常生产。
36.在精馏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中,为降低系统的能耗可考虑采用哪些技术和措施?试举例说明。
37.在烃类混合液中含正己烷(A)33%(摩尔分数,下同),正庚烷(B)34%和正辛烷(C)33%。
已知其泡点温度在70-100℃之间,试分别利用相平衡常数法与相对挥发度法,求常压下该混合液的泡点温度和气相平衡组成。
38.一分离正己烷(A)、正庚烷(B)和正辛烷(C)的精馏塔,进料组成z FA=0.33, z FB=0.34,z FC=0.33。
要求馏出液中正庚烷组成x DB<0.01,釜液中正己烷组成x WA<0.01(以上均为摩尔分数),试以进料流量100kmol/h为基准,按清晰分割预计两端产品的流量和组成。
39.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A、B和C组成的三元混合物,要求馏出液回收进料中98%的B,釜液回收进料中96%的C,已知进料组成和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如下表:试按Hengstabeck法预计各组分在两端产品中的组成。
40.设提39种,进料为泡点液体,操作时各组分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分别为αAC=4.615,αBC=2.077,αCC=1,若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试利用简捷法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和进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