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关系协调员理论有答案

劳动关系协调员理论有答案

理论知识题库(一)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X”):1、劳动关系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在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受劳动法调整而形成劳动权利义务关系。

(对)2、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关系。

(错)3、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具有从属性的状态下从事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

(对)4、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条件是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

(对)5、劳动者从事的属于职业性的无偿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

(错)6、按现行规定,中国企业需要招用外国人的,无需经政府许可,可直接招用。

(错)7、全日制劳动关系一般可以称为标准劳动关系,为最为普遍的劳动关系形式。

(对)8、全日制劳动关系一般可以称为特殊劳动关系,为最为普遍的劳动关系形式。

(错)9、全日制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律的基本规定,包括劳动标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等规定。

(错)10、全日制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相关劳动权利义务一般按月履行。

(对)11、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由使用单位与劳动者即时结算,不与工资一并支付;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依法予以保障。

(错)12、我国的劳动法的劳动标准包括: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就业年龄、法定经济补偿标准、劳动保护。

(对)13、劳动保护包括安全生产、女工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

(对)1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四项强制性的基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错)15、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社会保险的规定直接调整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对)16、在劳动关系活动中,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关系主体是工会等员工团体。

(错)17、在劳动关系活动中,运用法律和司法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关系主体是政府。

(错)18、集体合同由工会和个人签订。

(错)19、集体合同由工会和企业签订。

(对)20、劳动合同由劳动者个人与企业签订。

(对)21、劳动合同由工会和个人签订。

(错)22、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中的所有人员。

(对)23、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者个人与企业。

(对)24、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依集体合同执行。

(对)25、集体合同由企业和工会通过集体协商签订后即可生效。

(错)26、劳动合同经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协商签订或约定条件后须经劳动行政机关批准生效。

(错)27、集体合同由企业和工会通过集体协商签订后须经劳动行政机关批准生效。

(对)28、劳动合同经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协商签订或约定条件成立即生效。

(对)2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对)30、信访不属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对)31、劳动争议仲裁的对象为双方当事人、第三人、以及其他仲裁参加人。

生效的仲裁文书对相关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监察的对像主要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错)32、综合计算工时制度主要是适用于从事特别艰苦、繁重、有毒有害、过度紧张的劳动者以及在哺乳期的女工。

(错)33、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企业报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对)34、医疗期制度属于我国的休假制度之一。

(错)35、经企业批准的事假、病假应当视为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

(错)36、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二日。

(错)37、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年休假10天。

(对)38、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错)39、凡在国有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工作满2年的原固定职工和劳动合同制的职工,与配偶不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错)40、延长工时,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生产或工作需要安排劳动者再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工作。

(对)41、所谓“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的预先规定,以法定的方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错)42、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应由政府、工会共同协商制定。

(错)4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其施工、投入生产和使用须在主体工程完工以后”。

(错)44、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合同仍需履行,劳动者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错)45、劳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七类:(1)安全帽类;(2)呼吸具类;(3)眼防护类;(4)听力护具类;(5)防护鞋类;(6)防护手套类;(7)防护服类。

(错)46、为了解决从事有毒有害健康作业工种的特殊营养需要,增强职工抵抗职业性中毒的能力,由企业免费提供的食品或购买食品的款项属于工人的福利。

(错)47、用人单位对于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防治职业病的重要内容。

(对)48、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有三级教育、特殊工种的专门教育、上级领导的巡查教育、经常性教育、负责人员教育。

(错)49、根据人身损害程度,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

(对)5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将事故类别分为九类99种。

(错)51、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我国目前认定的职业病为九类99种。

(对)52、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对)53、处理伤亡事故时,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的内容包括:(1)执行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2)组织防范措施的实施。

(错)54、最初接诊急性职业病和急性职业中毒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在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患者所在单位。

(对)55、在处理职工职业病时,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错)56、根据女职工生理机能变化特点,劳动法只针对女职工产期、哺乳期的工作和休息规定了一系列特殊保护办法。

(错)57、女职工哺乳假的工资按本人原工资的60%发给。

(错)58、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60天的产假。

(错)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1、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以(B)作为工作时间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形式。

A分钟 B小时 C日 D双方协商的时间单位2、劳动者可以在法定最高工时内在多个用人单位就业,形成多个非全日制的劳动关系,但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每日、每周、每月工作时间,应当分别在法定工作时间的百分之(C)以下。

A二十 B四十 C五十 D六十3、劳动保护不包括(D)。

A安全生产 B女工保护 C未成年人保护 D薪酬保护4、在劳动关系活动中,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关系主体是(C)。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雇主协会5、(D)不属于区别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范围A合同作用 B合同主体 C合同效力 D受合同法拘束6、劳动合同由(A)。

A劳动者个人与企业签订 B劳动者个人与工会签订 C工会和工会签订D工会和企业签订7、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中的(A)。

A所有人员 B管理层 C基层员工 D工会8、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D)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A15 B30 C45 D609、实行每周40小时工时制,每月计薪日为(A)天。

A21.75 B21.95 C20.75 D20.1510、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C)。

A十小时 B二十小时 C二十四小时 D三十二小时11、以下不是我国休假制度的是(D)。

A公休假日制度 B法定节假日制度 C年休假制度 D调休12、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公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D)的工资报酬。

A150% B180% C200% D300%13、延长工时,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A)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意外工作。

A根据生产或者工作需要 B根据劳动者需要 C根据国家规定 D根据工作计划14、劳动者因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依法要其赔偿,并需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收入的(A),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A20% B30% C40% D50%15、计算加班费时,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除以(B)。

A20.15天 B21.75天 C21.83天 D30天16、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班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C)小时。

A15小时 B20小时 C36小时 D46小时17、劳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A)。

A9类 B8类 C7类 D6类18、下列哪个不是劳动安全卫生教育(C)。

A三级教育 B特殊工种专门教育 C上级领导巡查教育 D负责人员教育三、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1、全日制劳动关系适用法律的规定有(ABCDE)。

A劳动标准 B社会保险 C劳动合同 D集体合同 E薪酬2、以下(ABCD)属于我国劳动法的劳动标准。

A工作时间 B最低工资标准 C最低就业年龄 D法定经济补偿标准3、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基本社会保险有(ABCDE)。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生育保险 E工伤保险4、根据我国的国情,有效的协调雇主和雇员冲突的途径包括(ABCD)。

A政府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 B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C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机制 D如有劳动冲突,应仲裁解决 E雇员在合同商定时就应尽量争取高待遇5、劳动监察的特征为:(ABC)A实施主体的特定性 B内容的法定性 C程序的规范性 D行政性 E平等性6、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ABC)A调解 B仲裁 C诉讼 D信访 E监察7、我国的特殊工时制包括以下哪些(ABC)。

A缩短工时制 B不定时工时制 C综合计算工时制 D临时工时制 E标准工时制8、以下(AE)情况视为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

A带薪年休假 B探亲假 C事假 D病假 E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9、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ABCDE)。

A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B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C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D累计工作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E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10、我国限制延长工时制度包括以下(ABE)的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