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Ksp 为 4.9×10-13,A 正确; 在 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Br 固体后,c(Br-)增大,溶解平衡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 在装有少量难溶的 PbI2 黄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约 3 mL 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 (1)若在上层清液中滴加浓的 KI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上层清液中出现黄色沉淀 。
2+ 原上层清液中含有 Pb , (2)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PbI2 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
(3)PbI2 溶于水的平衡方程式是 PbI2(s) (aq) 。
2 Ba2 (aq)+SO2 (aq) 左移,则此时 c (Ba )> 4
+ - +
- c(SO2 4 ); + - 由于温度未发生改变,所以溶液中 c(Ba2 )· c(SO2 4 )=Ksp。
学习· 探究区
第1课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自我· 检测区
第1课时
1. 下列对“难溶”的理解正确的是
小,但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1)在 20 ℃时,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2)下列物质,属于易溶物质的是 ①②③,属于微溶物质 的是 ④⑤⑥ ,属于难溶物质的是 ⑦⑧⑨ 。 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MgCO3、⑤CaSO4、 ⑥Ca(OH)2、⑦CaCO3、⑧BaSO4、⑨Mg(OH)2
解析 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自我· 检测区
5. 在 t ℃时,AgBr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曲线如图所示。又知 t ℃时 AgCl 的 Ksp =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第1课时
( A.在 t ℃时,AgBr 的 Ksp 为 4.9×10-13
正向移动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学习· 探究区
第1课时
[归纳总结] 外界条件改变对溶解平衡的影响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温度升高,多数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2)加水稀释,浓度减小,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3)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微粒相同的物质,溶解平衡向 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4)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溶解所得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溶解 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知识· 回顾区
第1课时
2. 固体物质的溶解是可逆过程 固体溶质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溶液中的溶质 固体溶解 溶解平衡 析出晶体
(1)v 溶解 > v 沉淀 (2)v 溶解 = v 沉淀 (3)v 溶解 < v 沉淀
知识· 回顾区
第1课时
3. 在一定温度下,当 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 时,即 建立了动态平衡,叫做沉淀 溶解平衡 。如 AgCl 溶于水
- 2+ 2- C.c(Ba2+)· c(SO2 ) = K , c (Ba )> c (SO 4 sp 4 )
2 2 D.c(Ba2 )· c(SO2 ) ≠ K , c (Ba )< c (SO 4 sp 4 ) 解析 在 Ba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BaCl2 溶液,平衡
+ - + -
BaSO4(s)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C )
A.在水中难溶的物质,在其他溶剂中也是难溶的 B.难溶就是绝对不溶 C.难溶就是溶解度相对较小,没有绝对不溶于水的电解质 D.如果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另一种试剂时,生成了难溶性 的电解质,则说明原溶液中的相应离子已沉淀完全
解析 难溶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 0.01 g。
学习· 探究区
[活学活用]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度积大的化合物溶解度肯定大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第1课时
(
)
B.向含有 AgCl 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 AgCl 溶 解又达到平衡时,AgCl 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 不变 C.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 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D.AgCl 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 AgCl 为弱电解质
学习· 探究区
[活学活用]
第1课时
1. 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 Ca(OH)2(s)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Ca2+(aq)+2OH-(aq),加入以下溶液,可 ( B ) B.AlCl3 溶液 D.CaCl2 溶液
使 Ca(OH)2 减少的是 A.Na2S 溶液 C.NaOH 溶液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Qc>Ksp,溶液过饱和,有 沉淀 析出,直至溶液 饱和 , 达到新的平衡。 (2)Qc=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 平衡状态 。 (3)Qc<Ksp,溶液未饱和,无 沉淀 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 电解质,难溶电解质 溶解 直至溶液 饱和 。
学习· 探究区
第1课时
Pb2 (aq)+2I
+
-
学习· 探究区
第1课时
2.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但改变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 移动。已知溶解平衡:Mg(OH)2(s)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Mg2+(aq)+2OH-
(aq),请分析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该溶解平衡的影响, 填写下表: 条件改变 加水 升温 加 MgCl2(s) 加盐酸 加 NaOH(s) 移动方向 c(Mg2+) c(OH-)
解析
+
AgCl 固体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所以溶液中有
-
Ag 和 Cl ,B 错; 升高温度,AgCl 溶解度增大,C 错;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 NaCl 固体,增大了 c(Cl-),溶解平衡左 移,AgCl 溶解度减小,D 错。
自我· 检测区
第1课时
3 . 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 - Ca(OH)2(s) Ca2 (aq)+2OH (a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给溶液加热,溶液的 pH 升高 B.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 CaO,溶液的 pH 升高 C.向溶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Ca(OH)2 固体增多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OH 固体,Ca(OH)2 固体增多 解析 A 项,加热时 Ca(OH)2 溶解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c(OH-)减小,pH 减小; B 项,CaO+H2O===Ca(OH)2,由于保持恒温,Ca(OH)2 溶 解度不变,c(OH-)不变,因此 pH 不变; - 2+ C 项,CO2 + Ca ===CaCO3↓,使平衡正向移动,Ca(OH)2 3 固体减少; D 项,加入 NaOH 固体时,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因 此 Ca(OH)2 固体增多。
学习· 探究区
探究点二 溶度积常数
第1课时
1.在一定温度下,沉淀达溶解平衡后的溶液为 饱和 溶液, 其离子浓度 不再发生变化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 常数,叫做 溶度积常数 (简称 溶度积 ),用 Ksp 表示。 2.写出下列沉淀溶解平衡的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 + - + - c (Ag )· c (Cl ) ; (1)AgCl(s) Ag (aq)+Cl (aq) Ksp= 3+ - 3+ c (Fe ) (2)Fe(OH)3(s) Fe (aq)+3OH (aq) Ksp=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c3(OH-) ;
(3)AmBn(s) mAn+(aq)+nBm-(aq) n+ m m- n [ c (A )] · [ c (B )] 。 Ksp=
学习· 探究区
第1课时
3. 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 积 Qc 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 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学习· 探究区
第1课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2. 将 AgCl 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 - ①40 mL 0.03 mol· L 1 的 HCl 溶液 ②50 mL 0.03 mol· L-1 的 AgNO3 溶液 ③30 mL 0.02 mol· L-1 的 CaCl2 溶液 ④10 mL 蒸馏水 AgCl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解析 在水中 AgCl 存在溶解平衡(注:第一个方程式是双 + - 向箭头)AgCl(s) AgCl(aq)===Ag (aq)+Cl (aq) (注:s 表示未溶解的固体,aq 表示已被溶解但未电离的 AgCl)。当溶液中存在 Ag+或 Cl-时,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AgCl 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 Ag+或 Cl-的浓度越大,逆向 移动的程度越大,溶解度就越小。以中性的水为参照,溶 解度④>①=②>③。 答案 ④>①=②>③
学习· 探究区
解析
第1课时
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 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 Ksp
数值越大,溶解能力越强,A 项错误; B 项,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度积,故正确; 溶度积是难溶强电解质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系数次方之积, C 项错误; AgCl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D 项错误。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自我· 检测区
第1课时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 Ksp 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B.溶液中存在两种可以与同一沉淀剂生成沉淀的离子,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则 Ksp 小的一定先生成沉淀 C.难溶盐电解质的 Ksp 与温度有关 D.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盐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 Ksp 变小
自我· 检测区
第1课时
2. 下列有关 AgCl 沉淀的溶解平衡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AgCl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 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 Ag+和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