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见题材内容
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3)修辞手法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禁:消瘦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 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 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 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 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虚实结合
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简要概括诗歌内容,分析诗歌主要运用的手法
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 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 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 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 “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 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 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答案 ①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②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上 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民族气节,不与异族统治者 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三、咏史怀古诗
题材特征 以历史上的人、物、事为题材,咏叹史实,描写古迹。
内容情感
怀古伤(讽)今、借古伤己。
常用手法 对比、用典、以小见大。
四、送别怀人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借送别之景,抒惜别之情
1.依依不舍 2.思念牵挂 3.安慰勉励 4.殷切期望 5.自身的人生感慨
常用手法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烘托。通过眼中之物的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情 3.想象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用典的作用: 1.使立论有根据 2.委婉表意 3.减少语辞之繁累 4.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赏析此诗颔联 2.分析此诗所表达的感情
潭州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全国卷Ⅰ
1.(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p122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江水浩荡,青山苍翠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万里山水,领略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暮色映树,孤云流连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此中佳句,吟咏不断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
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干谒诗
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 1.手法上: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不过于直白,但意思也一目了然。 2.语言上:表达委婉含蓄,恳切,但不卑不亢。 3.情感上;有对投谒者的赞美,崇敬,同时也表达自己的高远志向和高 洁品德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读一首诗,知一类诗
—诗歌常见题材
一、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征 ①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 ②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1.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内容情感 2.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对官场的厌恶
3.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1)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俯仰结合,远近结合 ③色彩的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④虚实结合;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常用手法 (2)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三、羁旅思乡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借诗人旅途所见所闻,表达内心感情。
1.漂泊孤独之感 2.思乡怀人之情 3.年华易逝之苦 4.仕途坎坷之愁
常用手法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对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 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 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3.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1.潭州:湖南长沙。 2. 湘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 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 3.楚歌:指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 4.陶公:指东晋陶侃,其墓湘潭。陶侃曾作江夏太守,抗击叛将陈恢, 以运船为战舰,所向必破。后又讨杜搜、平苏峻,封长沙郡公。 5.贾傅:指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贾谊庙,庙即贾谊宅。承 尘:天花板
送张子尉南海 岑参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
爱情闺怨诗/哲理诗/干谒诗/贬谪诗/题画诗……
哲理诗
如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又如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①寄寓理想抱负
②寄寓高尚节操
内容情感
③托物讽世(针砭时弊,冷嘲热讽—>感时伤世,愤世嫉俗 —>忧国忧民
托物抒怀(或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
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常用手法
①从具体的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 面烘托。 ②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象征)。
①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
②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
③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
④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
三、托物言志诗
题材特征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全国卷Ⅱ 1.(2019·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p122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题画诗
• 内容情感上:咏叹画面,谈论艺术见地,抒发自身情感。 • 手法上:文学与美学巧妙融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边练边悟: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注]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 词人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 带。
蝉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 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玉楼春·白莲
王夫之①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注 ①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年轻时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 林,潜心著述。②檀:红色。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5高考《童年随之而去》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颔联描写景色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二、边然风光为题材。
内容情感 常用手法
①表现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②赞美将士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渴望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④抒发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表达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②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 细节描写等手法。 ③意境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试分析此诗所抒发的的情感?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 ①虏障: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秦 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2)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作说明。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张水部:即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 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 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 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