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诗歌题材分类

(完整版)诗歌题材分类

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及思想情感鉴赏一、咏史怀古诗对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就是通过分析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体会作者旧事重提的意图,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1.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②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③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2、诗歌举例a、感慨盛衰无常及昔盛今衰越台揽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b、借古讽今、吊古伤今(伤己)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d、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倾向。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咏叹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诗,开头两句,就事论事,批判项羽的不能“包羞忍耻”;三四句就史实作出另样假设,表达了惋惜之意,从而表明了“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屡败不馁的道理,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同样的题材,王安石也写了一首《题乌江亭》,却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可见,对于同一题材,诗人们有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但体现诗人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马嵬①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②,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③上多!注:①马嵬:即马嵬坡。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肋迫下,勒死杨贵妃。

②长恨歌:白居易写的一首关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叙事长诗,侧重于同情。

③长生殿:华清宫的一座殿。

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感于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永世不分。

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的看法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何不同?请简要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二、惜别送别诗1.把握惜别送别诗的思想内容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2、诗歌例析A、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情深意长的勉励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坦陈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例]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董大①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琴客。

高适在写此诗时,正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

②熏:即曛黄,指夕阳西沉的昏黄景色。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送别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三、爱情怨女诗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表现如下: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感情,歌颂真挚爱情。

如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和家人的思念。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3、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被丈夫冷落、抛弃的哀怨,或借此表达自己不被重用。

如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4、注意:怨女诗主要通过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类。

一是用男女的依恋比喻希望得到君王的重用;一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弃比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爱情诗常见意象:1、比翼鸟、连理枝:比喻夫妻,如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2、红豆:象征爱情和相思。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3、画眉:形容夫妻相爱。

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4、鸳鸯、比目:表现夫妻情深。

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5、牵牛(牛郎织女):比喻夫妻间的思念。

如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6、金风玉露:表现七夕相会,相逢珍贵。

如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结发:比喻夫妻。

如《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8、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落花喻指年华逝去,青春不再。

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闺怨、宫怨诗:1、常见类型:①闺怨诗。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②宫怨诗。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③征妇怨诗。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④商妇怨诗。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⑤少女闺怨诗。

[例2]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注望秋月。

注:玲珑:此处形容月空明凄清。

这是一首宫怨诗,虽然主题是“怨”,但全诗没有一个“怨”字,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

请你结合全诗,谈谈对后两句的看法。

四、思乡怀人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1.把握思乡怀人诗表现的主要思想内容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2.注意特殊意象、特殊节日中寄托的情思如大雁、折柳等;如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1.羁旅愁思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诗人将六种典型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山间早行特有的画面。

颈联写刚上路时见到的景色。

尾联写旅途的景色使诗人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从而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2.思亲念友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

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3.征人思乡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qì 浅水中的沙石;沙石浅滩)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

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

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

4.闺中怀人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例]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南宋沈义父又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结合全诗和前人的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及其情、景结合的艺术。

五、咏物抒怀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1.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

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引发出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2、举例赏析首先是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杨柳枝(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柳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柳枝条条柔软如丝,但是或是没有车马,或是长在荒园里,又有谁来欣赏呢?其次是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寂寞开无主”、“花开不并百花丛”都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脱俗;“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都是一种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在林间啼叫比在笼中自由自在得多,不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吗?3.把握咏物抒情诗的特点读此种诗,首先要了解诗人所咏之事是什么,此事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事件的观点态度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

4.把握特殊意象,体会象征意义如松、竹、梅、桃花、荷、芳草等;如精卫、凤凰、杜鹃、鸿鹄、鸳鸯、鸢、乌鸦、虎、鹧鸪等。

[例2]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请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边塞征戍诗对边塞征戍诗的鉴赏,就是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分析其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