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
(试卷共三大题27小题 试卷满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代数式x 1、21、2
12+x 、πxy
3、y x +3、11++m a 中,分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在反比例函数y=
x
2
的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是( ) A 、(2,1) B 、(-2,1) C 、(2、21) D 、(2
1
,2)
3、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 、AB ∥CD ,AD=BC B 、∠A=∠B ,∠C=∠D C 、AB=CD ,AD=BC D 、AB=AD ,BC=CD
4、下列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4、5
B 、6、8、10
C 、3、2、5
D 、5、12、13
5、 方程
1
3
2+=
x x 的解为( ) A.2=x B.1=x C. 2-=x D. 1-=x
6、正比例函数y=2kx 与反比例函数y=1
k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不可能是( )
7、某班抽取6名同学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成绩如下:80,90, 75,80,75,80. 下列关于对这组数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众数是80
B .平均数是80
C .中位数是75
D .极差是15
8、如图,在周长为20cm 的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C 、BD 相交于点O ,OE ⊥BD ,交AD 于点E ,
则△ABE 的周长为( )
A 、4cm
B 、6cm
C 、8cm
D 、10cm 9、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等于一腰长,则腰与下底的夹角为( ) A 、120° B 、125° C 、60° D 、45° 10、下列等式:①
()a b c --=-a b c -;②x y x -+-=x y x -;③a b c -+=-a b
c
+;
④m n m --=-m n m
-中,成立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2005= .
12、若分式224
2
x 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是 。
13、式子()
332
2
232n m n m --•的计算结果是 。
14、如图所示,设A 为反比例函数x
k
y =
图象上一点,且矩形ABOC 的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15、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为5:12:13,且周长为60cm ,则它的面积为 。
16、若矩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它的长边为两部分,长分别为2和3。
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
17、如图所示,是描述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情况,则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是 。
(第14题) (第17题) 18、 两个长为4cm ,宽为2cm 的矩形,摆放在直线l 上(如图(1)),CE=3cm ,将矩形ABCD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30°,将矩形EFGH 绕着点E 逆时针旋转30°(如图(2)),四边形MHND 的面积是________2
cm 。
(第18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6分)
19、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1)()3
22514-+⎪
⎪⎭
⎫ ⎝⎛+-÷13- (2)333a a a a ⎛⎫- ⎪-+⎝⎭
×29a a - (3)
11
1(1)a a a +
++
(4)22221
(1)121
a a a a a a +-÷+---+.
20、.解下列方程:(每题4分共12分)
(1)
4
5
424--=--x x x x 日加工零件数
8
7
6
5
4
3
人数
86420
(2)
x x
x
--=
+-34231 (3)11
4112=---+x x x
21、(本题8分)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点E 在AB 上,点F 在CD 上,且AE=CF 。
求证:DE=BF 。
22、(本题10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DE =BC .
(1)求证:∠E =∠DBC ;
(2)判断△ACE 的形状,说明理由.
23、(本题10分)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方装甲部队按原计划从A 处向距离150km 的B 地的蓝方一支部队直接发起进攻,但为了迷惑蓝方,红方先向蓝方另一支部队所在的C 地前进,当蓝方在B 地的部队向 C 地增援后,红方在到达D 地后突然转向B 地进发。
一举拿下了B 地,这样红方比原计划多行进90km ,而且实际进度每小时比原计划增加10km ,正好比原计划晚1小时达到B 地,试求红方装甲部队的实际行进速度.(由于实际地形条件的限制,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50km )
24、(本题8分) 当今,青少年视力水平下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某市30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图如下所示:(视力分为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这几种情况,其中视力为4.9及以上为正常)
A
B
C
D
E
22题
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了___________名学生; (2)根据条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参加抽测的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___________范围内;中位数在___________范围内;
(4)试估计该市学生视力正常的人数约为多少?
25、(本题12分)如图13-8-7已知一次函数a x y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 点D 、C 两点和反比例函数x
k
y =
2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 坐标是(1,3)点B 的坐标是(3,m ) (1) 求a ,k ,m 的值;
(2) 求C 、D 两点的坐标,并求△AOB 的面积;
(3) 利用图像直接写出,当x 在什么取值范围时,21y y ?
26、(本题8分)如图所示,折叠矩形ABCD 的一边A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AB=8cm,BC=10cm 。
求CE 的长?
B
E
D F
C
A
第26题
27、(本题12分)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AF 、DE 相交于点G ,则可得得结论:①DE AF =;②DE AF ⊥。
(不需要证明)。
(1)如图2,若点E 、F 不是正方形ABCD 的边的中点,但满足DF CE =,则上面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2)如图3,若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CB 的延长线上,且DF CE =,此时上面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4,在(2)的基础上,连结AE 和EF ,若点M 、N 、P 、Q 分别为AE 、
EF 、FD 、AD 的中点,请判断四边形MNPQ 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
梯形”中的哪一种?并写出证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