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良心绝不能丢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走向死亡,但是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
有良心的人会从你具体的生活中间做的事情体现出来,而且他所做的事情一定对你未来的生命产生影响。
而理想就是不断鞭策你前行的动力,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你终将走向成功。
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要有艰苦奋斗、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曾看过《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无数个人物,这其中有好人,也有坏人,但是只有张居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
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维持了明王朝的繁荣和昌盛,因为他从来都没有丢掉理想和良心。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理想和良心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
不因权势而凋亡。
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在良心和理想之间只能挣扎徘徊,最终只能妥协投降二者选其一。
我们应该见过,许多道貌岸然的所谓的大家,整日把仁义道德放在嘴边,所作所为却尽为男盗女娼之流。
在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仅此而已,虽不合理,却很合法。
我们大部分的人在经历沧桑苦难之后,都会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因为学生没有走后门而故意不上论文通过,最终逼的自己的学生自杀,这样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可以说是天天都在上演。
有的人保持一颗真心,却穷困潦倒,不被众人所接受,有的人为了理想丢掉良心,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也是一直活在痛苦之中。
只有保持良心和理想不丢失,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刻苦学习,在学习时注意解决思维方式问题和思想方法问题,突破单向的、封闭的、教条的思维方式,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通过反复交换,反复比较,真正学些对工作有用的东西,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和豁达的心态对待人对待事,要做到知敬知足,做到敬自然、敬人事、敬法度。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良心和理想,不要被世俗迷失了自己,因为理想是我们做事的动力支撑;而良心就是我们做事的底线,我们应该从小事做
起,努力做到即追求理想又不违背良心。
人生不可能没有目标追求,所以我们有了理想!人生不可能没有道德标准,所以我们有了良心!有了理想我们才一直在坚持,矢志不渝地坚持。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
但是,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
那就是蜗牛。
就如同蜗牛在爬金字塔的过程中,还会一次又一次地掉落到起点,甚至更高,但只有坚持,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到达金字塔的顶端。
如果我们没有了理想,人生就没有了追求的目标,人就会自甘堕落。
有了良心我们才能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良心,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
《孟子》中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之为良心,主张人应当注意找回被流放的良心。
朱熹则将良心视为宰制人心的“道心”。
王阳明将良心看作澄澄朗朗的“本心”。
所以我们要坚持本心和理想。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
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
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我们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我们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最为
重要的就是修身,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理想,又要有良心,这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说理想可以降低预期,但良心绝对不能打折。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将充满迷茫和黑暗,而一个没有良心的人做事见不择手段,丧心病狂;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就没有梦想,其发展必然落后,而一个不讲良心的社会就将撕裂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最终导致国将不国,家将不家。
在当今的中国,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理想和良心。
李朝龙
水利学院
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