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好人)“每个人的勇气,都源于他自己想要守护的信念”--还原一个真实的“另类”孟瑞鹏记者闻向东通讯员雷鸣文图人物名片孟瑞鹏(1991年-2015年),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韩村乡孟焦夫村人,生前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级国际教育学院法语专业学生。
为救两个落水的小女孩而不幸溺水死亡,事情发生后,落水儿童母亲卢某怕担责,一度对外宣称称孟瑞鹏是自己落水,后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经受不住说谎带来的精神煎熬,于3月2日凌晨向警方说明了真相……英雄终获正名。
此后孟瑞鹏相继被授予“濮阳市见义勇为模范”、“河南省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和“河南省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学校追认他为中共党员。
核心提示他曾说:“老人倒了扶不扶?必须扶!别人有困难帮不帮?必须帮!看见危险救不救?必须救!”你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他用那惊天动地的纵身一跃告诉你,他说到做到。
你诧异他为何如此勇敢?他读书笔记上的这句话或可回答:“每个人的勇气,都源于他自己想要守护的信念”。
他是90后英雄孟瑞鹏。
今年2月26日下午,在濮阳市清丰县韩村乡西赵楼村莲花池,两名女童落水,孟瑞鹏正好路过这里,完全不会游泳的他,听到呼救后毫不迟疑地纵身跃入两米多深的冰水中,孩子们得救了,他却再也没有回来……“勇气”、“信念”、“守护”,那惊天动地的纵身一跃或是他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一夜之间,豫北小村庄成媒体关注焦点豫北清丰县韩村乡孟焦夫村。
这里是英雄孟瑞鹏的家乡。
从正月初八开始,这个仅有280户人家的小村子一下子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凡有外地牌照的车进村,村民就直指孟瑞鹏家。
3月10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来到这里。
几间平房,小小的院落,一辆电动三轮车和一辆电动自行车停在院子一角。
这就是孟瑞鹏的家。
堂屋靠里面墙的一排矮桌还是1990年他父母结婚时打的,2010年,听说孟瑞鹏交了女朋友,家里才又添了一套沙发和一个茶几,孟瑞鹏的房间在堂屋东隔壁,里面仅有一张单人床和一张桌子。
记者先见到了孟瑞鹏的奶奶,为记者带路的孟瑞鹏伯父孟现玺说,老人今年81岁了,“瑞鹏出事对她打击很大,比前些年我父亲和我哥去世对她的打击还要大。
”“别的屋冷,就在这儿歇歇吧”老人边把记者让进孟家厨房,边拉个小板凳让记者坐在煤炉边烤火,然后就陷入了沉默。
记者仔细打量,水泥垒的灶台上放着一个煤气灶,和一些炊具,地上有个小煤炉。
靠墙的一边放着一个木质长椅,上面铺了薄薄的旧棉被,旁边有几个小凳子,门后放着一张简易折叠餐桌。
噩耗传来那一刻,夫妻俩觉得天都塌了孟瑞鹏一家三口的最后一顿午餐就是在这张餐桌上吃的。
时间往前推。
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八,这一天,孟瑞鹏很晚才起床,他去开院门时已近上午11点钟,邻居一位奶奶恰好路过他家门口,见孟瑞鹏睡眼惺忪,就笑话他:“瑞鹏,你在学校也起这么晚吗?不怕挨老师吵吗?”孟瑞鹏不好意思地笑笑:“昨天睡得晚,所以起晚了,我爸妈去工地打工了,您知道他们几点回来吗?我要给他们做中午饭。
”“哟,你还会做饭,准备做啥饭哩?”孟瑞鹏挠着头认真想了一会儿:“还没想好”。
接下来,孟瑞鹏真的开始忙活了,12点父母回到家时,四盘菜已经摆上了桌:炒腐竹、炒油菜、炒蒜薹,油炸芝麻丸。
“还有盘拔丝苹果,儿子说做失败了,就没往桌上摆。
”时隔多日,孟瑞鹏父亲孟现杰仍能回忆起饭桌上的很多细节。
席间,孟瑞鹏说:“下午打算去驾校一趟,问下科目二考试的事情。
”父母叮嘱他早去早回。
孟现杰说,孩子经常做饭,厨艺超过妈妈,这顿饭一家人吃得很开心。
吃完饭,孟瑞鹏抢着刷锅洗碗,收拾妥当以后,他看盛脏水的俩大桶都满了,就拿来扁担,准备把水挑出去倒到离家不远的排水沟里。
这时候,夫妻俩上班的时间到了,他们跟挑扁担的儿子前后脚出门,邻家大娘看见了,笑着说:“看你挑着扁担走得歪歪扭扭,像戏里的银环。
”孟瑞鹏笑答:“我干得少,多干干就像样了”,然后大家都笑了。
笑声中孟现杰夫妇走了,无意中,他还扭头看了看儿子,谁料想,这竟成最后一眼。
一个多小时后,正和妻子在工地干活的孟现杰接到孟瑞鹏女友小卢打来的电话:“她边哭边说‘叔叔阿姨快点来,瑞鹏出事了’显得很着急,很慌张,一听就知道出大事了。
”夫妻俩骑上摩托车急忙往小卢家所在的西赵楼村赶,路上先后看到救护车,消防车从西赵楼村开出来,夫妻俩还抱着一丝侥幸:“一定不是为我家鹏鹏来的。
”赶到现场,周围围了很多人,儿子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小卢告诉他们:“医生说瞳孔散了,救不活了”。
孟现杰不相信,一向斯文的他咆哮着打电话给刚刚离去的急救医生:“我儿子还活着,你们快来抢救,快来抢救。
”急救医生真的又回来了,但给出的仍是“救不活了”的结论。
那一刻,“我们俩的天都塌了”。
他是这样的人:外表儒雅文艺范儿,内心英雄侠客梦时间再往前推一个月。
1月26日。
郑州市金水东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号学生公寓609室。
室友们都回家过年了,宿舍里空荡荡的,这一天,孟瑞鹏也要回家了。
室友司学成回忆:“他走时专门收拾了寝室,说想让大家开学回来有个好心情。
”熟料想,他再也看不到609室的干净模样,室友们回来时也都个个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3月7日,学生到校报到第一天,记者由室友侯博森带路来到609。
孟瑞鹏的床摆放在窗户右侧,和其他五位室友一样,上床下桌,一切都还是他寒假离校前收拾好的样子。
墙上贴着“挑战弱点,拒绝虚荣”的警示语。
靠墙的储物架上有一些简单日常用品,然后最多的就是书和作业本。
室友仁炳旭说,孟瑞鹏爱好古典文学,最爱读《三国演义》,随手拿起一个本子,上面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字,熟悉他的室友们都说,孟瑞鹏有随手写、随手抄的习惯,有了什么感想,或者触景生情了他会马上记下来,有时看到书上有好的句子、励志的话,他也会抄下来。
让同学们用一个词形容对孟瑞鹏的第一印象,女生说的最多的是“儒雅”、“文艺范儿”、“羞涩”……照片上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阳光潇洒的帅小伙儿。
翻阅他的日记和读书笔记,记者发现孟瑞鹏内心深处有一个侠客梦。
同室好友们的说法印证了这一点:“他酷爱武术、军事,在登封武校学过两年,非常向往成为一个英雄”。
记者问他的室友:“你们会不会觉得他有些装,有些二吗?”他们一起摇头:“不不不,不了解他的人才会那么想,他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在做……”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大火,同学中间对这个话题也有很多讨论,一次,室友们又在争论这个话题,孟瑞鹏说:“我觉得讨论这个很可笑,因为对我来说,这根本就是一个不需要任何迟疑的问题:老人倒了扶不扶?必须扶!别人有困难帮不帮?必须帮!看见危险救不救?必须救!”好友司学成说:“于他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只需做无需讨论的问题。
”2015年1 月放寒假前的一天,他和孟瑞鹏一起走到学校开水房附近时,一位提着热水壶的老大爷不慎摔倒在路边,就在他和其他人犹豫该不该去扶的时候,孟瑞鹏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将老人扶了起来……女友眼里,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凡事追求完美孟瑞鹏出事后,小卢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这些天又帮着孟瑞鹏父母料理后事,更是让她疲惫不堪。
疲惫加悲痛让她看上去有些精神恍惚,3月10日下午,在去西赵楼村的路上,她跟记者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在她眼里,孟瑞鹏是个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有时候拧得不行,俩人为这个没少吵架。
“有一次我扔垃圾,离垃圾桶太远,没扔进去,他赶紧跑过去捡起来,还说我不尊重清洁工的劳动。
”“骑车过路口时,只要是红灯,他就停下来等,哪怕没有一辆车他也要等到绿灯亮,我一急就吵他:”人家都走了,咱为啥不走?“孟瑞鹏慢条斯理地说:”别人走你就走吗?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定,还要这红绿灯干嘛?“小卢觉得这人太认死理了,就跟他吵:”这是你能左右的吗?你操这么多心干嘛?这是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的吗?"但任凭她机关枪一样向他“开火”,孟瑞鹏都一定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走:“改变不了别人,可以先从自身做起呀,然后再影响我身边的人,比如——你,然后你再去影响你身边的人,慢慢地,就都改变了……”“走在街上,看到别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他就会上前制止,我想拉都拉不住。
”好友许志成与孟瑞鹏在一个宿舍住了两年半,初听噩耗时,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是,他越来越悲伤地意识到,没错,这绝对像他做的事儿。
“事发偶然,施救必然,因为他一直就是那样的人,正义感、道德感都很强,不熟悉他的人会觉得他另类,他太理想主义,但他就要一点点做给你看,用行动告诉你,世界真的可以因你而变,变得越来越美好。
”村委会主任:“他一个小孩儿,能为村里操心办这些事儿,了不起”村委会主任孟银修60岁了,虽然刚动过一场大手术,身体尚在恢复中,自从村里出了这事儿,他便拖着虚弱的身体忙前忙后。
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一向对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高看一眼,因为“咱这是农村,条件不好,能考上大学,说明孩子很优秀”。
关于孟瑞鹏,他跟记者讲了这样两件事:2012年临近年关时,村里进行饮水工程改造,打井工程队事先承诺,为村里打一眼130的深水井,但实际只打了90米深,从这里抽上来的水有很多泥沙,根本不能饮用,当时正赶上孟瑞鹏放寒假回家,他找到孟银修,建议村里先不要付工程款,“井打不够深度,水质就没法保证,也无法跟村民交代”,他还陪孟银修等人一起找到工程队负责人,要求必须按约定深度打井,“否则不付工程款”。
工程队看村里态度坚决,只好把90米井废掉,在那附近重新打了一个130米的深水井。
“现在村民吃的就是这口深水井里的水,水质很好,村民们都很满意。
”村西头有条河叫贾午子河,由于上游有化工厂排污,导致河水污染,臭气熏天,到了夏天尤其严重。
2014年暑假孟瑞鹏回家,很快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先找到村委会了解情况,村里表示一筹莫展。
他又找到化工厂厂长交涉,但对方一听他是个学生,就不理不睬,交涉没有结果。
回到家,他再次找到孟银修:“这事儿不好办,但村里也要想想办法。
”他建议村里联合沿河各村一起找环保部门讨说法,如果治理不好,还可以通过媒体曝光,实在不行就打官司。
“他一个小孩儿,能为村里操心办这些事儿,了不起。
”孟家邻居这么好个孩子,出这样的事太可惜了3月10日,在孟家小厨房里,听说记者采访,好几个邻居挤进来,要“夸夸孟瑞鹏”,一位邻家大娘说:“见人先笑,不叫人不说话,在村里无论见了谁,都亲得不行。
”在他们眼里,孟瑞鹏勤快、懂事、孝顺、有礼貌,“这么好个孩子,出这样的事太可惜了”。
孟现玺告诉记者,在豫北农村,一般男孩儿是不干家务的,但只要孟瑞鹏在家,就把洗衣做饭的家务活儿全包了,他会主动给母亲打洗脚水泡脚解乏,大家族聚会时,他会帮着洗菜做饭,绝不闲着。
记者刚到孟家一会儿,孟瑞鹏78岁的姥姥也来了,她家离这里不远,自从知道女儿家出了“天大的事儿”,老人天天来看女儿。
刚跟记者打完招呼,老人就哭了起来:“鹏鹏大年初三去看我,临走拉着我的手说:‘姥姥,我过几天还来看您呢。
’”“孩子都走了5天了,他们才让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