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六环西侧路道路工程(二标段)测量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3.甲方提供的交桩资料及相关图纸。
4.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施工图纸7.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表二、工程概况2.1工程现况东六环西侧路位于北京市通州新城东部,东六环西侧,南起京沈高速,北至京平高速,全场约19.3公里,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是通州新城东部各用地组团之间的重要联系通道。
该道路还将起到六环路辅路功能,缓解过境车辆对中心区交通压力。
路线设计起点位于通胡大街,终点位于潞苑北大街,道路总长3.861公里。
东六环西侧路是通州新城东部地区规划的南北向贯通道路之一,位于东六环西侧100米左右,起到六环路辅路功能,联系了新城东部地区各组团,缓解了新城中心区交通压力,疏导了部分过境交通量。
现状项目周边用地基本未开发,为尽快实现新城规划,以交通设施为引导,以点带面,带动新城建设。
现状通州新城南北向贯通道路较少,但居民出行量和过境交通量较大,随着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将会影响新城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解决南北向交通负担重和过境交通对中心区干扰大的问题,迫切实施修建东六环西侧路。
三.施工部署8.施测程序施工队重新测量熟悉图纸技术交底施工队进行测量工作施工队自检不合格不合格合格报项目部验收合格报监理验收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9.施工测量的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甲方给点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控制点加密、工程定位,。
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项目部内部建立施工队、项目部二级复核制度,施工队完成测量工作并对其测量成果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验收,项目部验收合格后再报监理。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2.2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确定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在控制网复核无误后,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工程各部位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验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3准备工作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根据线路的平纵设计数,计算出线路坐标及设计高程,与图纸中的逐桩坐标表及纵断面高程数据认真进行复核,确定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放线。
、测量工作在路基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核、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
复测导线点和水准点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标段进行联测工作。
以确保导线点的闭合。
2).测量人员准备根据本工程规模及工程量,拟成立测量组,由一名测量组长负责,安排测工二名进行具体工作,主要负责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现场的施工放样、测量桩点的保护、内业资料的整理与申报工作。
测量组长一人,测量员二人。
3).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见附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1-2004 4路基10.路基土方表4.1.2路基土方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检查频率许偏差范围点数检验方法1中线线位30mm200m4用经纬仪测量2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B40m1用钢尺量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2.4路床表4.3.1路床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频率土路床石路床范围点数检验方法1中线高程+15mm+15mm20m1用水准仪测量表4.3.2路床允许偏差表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频率土路床石路床范围点数检验方法中线线位30mm30mm200m4用经纬仪测量<91用3米直尺和路平整度≤10mm≤30mm20m 宽(9~152米)>153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B0~+100mm40m1用钢尺量+15mm且横坡差不大于+0.3%横坡差不大于+0.5%20m<92路宽9~154(米)>156横断高程用水准仪测量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5).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使用前必须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精度备注测距:3mm±11.全站仪台12ppm测角:2.0″普通水准2.5台1DS3仪3.86250m钢尺把14.0对讲机对3以上测量设备及工具只有在通过有资质的计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设备的检验合格证及其附件的影印件和复印件随设备进入项目部存档。
4.3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
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定进行精度控制。
五.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12.平面控制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一级导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本工程的首级平面控制为线,加密点在首级控制点的控制下采用分段布置、分段控制的方法。
并在必要时进行联测。
施测的加密控制点的精度按二级导线精度进保行。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妥善点之间校、三护,并用红漆作好标记。
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两点之间核。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测距测角导线平均测距相测回数方位角等中中误相对闭长度边长对中误闭合差级误差差合差(Km)(Km)DJ1DJ2DJ6差(″)(mm)(″)二≤±≤±≤≤2.60.25-1316级1581/140001/100001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2.7高程控制网的布置原则为保证道路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施工现场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根据甲方给定的高程控制点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在两控制点之间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加密高程控制点,或利用一个首级高程控制点测设闭合水准路线加密高程控制点,即施工现场半永久性控制点。
要定期对首级及加密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
2.8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的精度。
半永久性控制点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须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高差全中误差线路长度附合路平地闭合差等级(mm/km)(km)(mm)线四等103.2往一次20L2.9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水准点应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
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地方。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视线前后黑、红水准视线前后离地黑、红视距面所测长度视距面最面读数等级仪型累计高差之低高号(m)差(m)差(mm)差(m)差(mm)度(m)四等DS3≤100≤5≤100.23.05.0六、施工测量,本工公路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上的主要控制点桩程一般采用坐标法恢复。
、相邻施工段落的中线闭合,发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责人。
关主要负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与指挥有部线时,应作断链处部改如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桩号。
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纸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校对及增设水准点使用测绘院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永久水准点闭及部门,一级员合,超出允许误差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公路水准点闭合差为±20√Lmm,二级以下公路水准点闭合差为±30√Lmm,L为水准路线的长度,以KM为单位计。
水准点间距目前从精度上要求一般不超过200米一点,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方、深挖方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水准点闭合。
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以设在埋入土中至少1米深的混凝土桩上。
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发现施工受到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的范围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公路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改设计的情况下,应补测路基的标准断面。
6.1原始地形、地貌测量1)测量接桩后,立即进行施工范围内原始地貌的测量工作,详细掌握现况构筑物的位置高程等资料,并绘制出详细的成果图并存档。
为土方量计算提供数据依据。
2)根据测设结果,详细计算出各管线交叉处的高程是否矛盾,提前与设计单位协商躲避办法,另一方面通过排水管线的高程测量,反推专业管线的最终高程,避免使用过多管件。
14.接桩复核与桩位保护1)建设单位办理交桩交点手续,共同进行桩点具体位置的确认,填制“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作为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
2)首先由项目技术测量部对业主给定控制点进行复核,防止桩位偏差,影响后续工作。
随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3)经复核通过后的桩位,将桩位引至路外。
重点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浇筑混凝土墩加固保护(混凝土墩深0.3m,长和宽各0.2m)。
15.引设测量控制网1).平面控制点增设:加密导线拟采用三级导线,布成附合导线,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标准所规定的导线标准。
平均边长100m,测角中误差12'',测距中误差15mm,测距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7000,方位角闭合差24,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5000,如导线全长小于400m,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根据三级导线标准,应用全站仪,在一测站水平角测一测回,观测两个方向的边长,形成对每个边往返测。
加密的三级导线点即路线中线控制桩,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的三级导线标准。
2).水准点增设:由于工作水准控制点要求较高,水准点增设采用《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三等水准测量标准,采取附合水准测量,平地限差20mm,采用水准仪往测一次,水准尺为双面尺。
16.管线施工测量1)管线利用控制导线测定的施工中线,根据施工图纸的开槽宽度测设出开挖槽线。
沟槽开挖时,测量员在沟侧架设水准仪,每5m检验一次槽底高程。
沟槽中线和边坡坡度通过预先埋深的龙门板,用挂垂球的方法检查。
控制管道铺设高程时,采用腰桩法进行控制,沟槽两帮每隔10m用施工高程点测设一对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钉高程钉,画上红油漆标志作为控制铺管高程;井室处需设一对高程桩,并标明井室号,其高程下返数标明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