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付机构风险控制概述(以快捷通为例)

支付机构风险控制概述(以快捷通为例)

支付机构风险控制概述(以快捷通为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买卖双方在缺乏信用保障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的资金支付“中间平台”,买方将货款付给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第三方提供安全交易服务,其运作实质是在收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使汇转款项实现可控性停顿,只有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才能决定资金去向。

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具备很好的实力和信用保障,是在银行的监管下保证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某种形式的数据交换和信息确认的支付的流程,比如快捷通。

支付高标准的实现,这就要求平台具备良好信誉的同时,还要匹配一定的技术支持能力,也就是所谓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对象
风险因子就是风控的关注对象,风险因子=风险要素+参数,风险要素如IP地址、MAC 地址、当天交易笔数等存在问题或疑似存在问题的基础信息,同时包含交易频率、交易时间、交易金额、持卡人所在省份,黑/白名单账户,交易天数等指标信息。

风控事件三阶段
一般风控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

事前:在风险交易发生之前预警出风险要素,比如采用信用评级等手段对商户用户评定;事中:不同交易类型采用不同策略维度控制风险事件,这需要风控人员不断丰富策略规则,比如套现事件中的策略,盗卡事件中的策略,策略的维度有很多像交易的频次,交易的金额,交易所发生的地区等等,各种策略组合按序使用;事后:通过数据分析结合商户和用户的交易或其他行为,建立商户用户画像提供风控人员分析监控风险基础数据从而对风险因素进一步控制。

风控系统标准
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一套成熟风控系统的标准,只有经历过较为长期生产运营过程,才能够真正洞察业务风险关键点,积累行业历史数据供系统挖掘和持续优化,也才可能总结出针对特定行业行之有效的风控规则及风控模式;另外纯粹只有一套系统,即便架构超前,但如果没有针对第三方支付的风控规则积累及对应的风控模式的最佳实践经验,例如国外FICO、Experian、CyberSource之类的风控系统肯定很先进,但直接放到中国市场来使用,也会水土不服,很难马上发挥作用。

风控系统
就国内而言,较为知名的第三方支付风控系统有同盾、邦盛等,值得一提的是,海尔快捷通在2015年就与国内最领先的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控制和反欺诈服务提供商同盾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保障平台用户支付安全和资金安全方面,同盾专有的大数据处理及分析、网络欺诈分析、机器学习、身份识别、可信计算、实时计算技术,为双方合作的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同盾还将采用最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下一代防火墙技术等安全防护策略,帮助快捷通平台提升风控能力,构筑起能够防御欺诈分子的“防火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