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地理训练: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2020届高考地理训练: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0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图,图中数码分别表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和商业区。

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B.轻工业区、重工业区、商业区C.商业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D.轻工业区、商业区、重工业区2.②功能区布局的环境优势是()A.对水环境影响小B.对住宅区影响小C.环境承载力较强D.交通运输方便[2020河北邢台三测]下图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辐射功能由大到小的是()A.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B.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C.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D.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4.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等级最高的是()A.京津冀城市群B.山东半岛城市群C.辽中南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2019福建第三次质量检测]土地城镇化表现为城镇的建成以及城镇面积的扩大。

县域(县级区域)土地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低(≤10%)、中低(10%—30%)、中(30%—50%)、中高(50%—70%)、高(>70%)五种类型。

下图是2000年和2015年我国县域土地城镇化水平统计图。

据此完成5—6题。

5.2000年我国县域土地城镇化()A.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区县数量相当B.中等水平的区县数量占比约为65%C.中高水平区县数量占比高于70%D.高水平区县数量占比最大6.据图推测2000—2015年我国()A.县域土地城镇化区域差异增大B.(特)大城市土地扩张速度加快C.中小城市用地处于高速增长阶段D.县域土地利用向更加集约化发展[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

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所示),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

据此完成7—9题。

7.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8.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轻交通出行压力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9.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A.绿地公园B.交通枢纽C.医疗中心D.批发市场[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三模](新角度)近年来,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开发社区农业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

据此完成10—11题。

10.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突出的优势是()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C.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D.居民参与,维护成本低11.农田融入城市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原始的农业环境B.增强城市自我服务的能力C.提供居民劳动的场所D.减少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等时间交通圈集成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反映了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

读我国某城市市内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该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最可能是()A.地形崎岖B.河流穿城而过C.东南部为山地D.气候干旱2.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其用地最可能是()A.地铁站B.大型商场C.汽车厂D.生态保护区[2020湖北黄冈质量检测]当今,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

立体车库因库容量大、占地面积小而发展迅速。

图1示意升降垂直式立体车库,该类车库的工作方式与电梯相似,是利用升降机负责垂直运动,将车辆提升至目标层中,再由横移装置负责水平移动,将载车板以及车辆共同移动到目标车位。

图2示意我国某超大城市,读图回答3—4题。

图1图23.为减轻该城市停车难问题,下列功能区最有必要建立立体车库的是()A.公园休闲区B.住宅小区C.工业园区D.物流园区4.图中中心商务区某立体车库取车花费时间最长的时段可能是()A.7—9点B.10—12点C.13—15点D.16—18点全域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城市(中心城镇)发展以产业集聚为动力,乡村振兴以生态建设为依托。

全域城市化依托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和制度变革来实现,主要在发达地区推行实施。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我国适宜推行全域城市化的省级行政区是()A.浙江B.黑龙江C.云南D.西藏6.推行全域城市化能够()A.快速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B.提高乡村的工业化水平C.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D.解决城市土地供应不足问题[2020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胡同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开放型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

下图示意北京某胡同空间布局,图中道路转折距离一般不超过30米。

据此完成7—9题。

7.与现代城市多数新型居住社区相比,胡同社区()A.土地利用率较低B.基础设施更完善C.绿地面积比重大D.公共活动空间小8.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环境,其主要原因是()A.邻里隔离B.道路分级C.人口较少D.居住分散9.目前我国正倡导住区开放。

胡同街区启示我国兴建开放型住宅小区时应注意()A.增加绿地面积B.增加步行道路C.构建私密空间D.完善安保设施[2020四川南充一诊]国际上把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城市称为“收缩型城市”。

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3 000多个实体城市中约有900多个城市人口正在流失。

据此完成10—11题。

10.我国“收缩型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资源型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②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经济增速下降甚至经济增长停滞③产业转型和升级使劳动力需求减少④逆城市化导致人口迁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1.位于成渝城市群的都江堰市,为应对城市收缩可采取的最优措施为()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岗位B.扩建城市项目,增加基础设施C.培育优势产业,突出城市特色D.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二、非选择题(共26分)12.[2020山东统考,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苍山脚下、洱海湖畔的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曾先后作为“南诏国”的王都。

在羊苴咩城西侧有个“水碓村”(水碓即水磨),曾是加工大米的地方。

三座古城附近溪流流量数据见下表。

三座古城附近溪流流量统计表城镇溪年径流量(108m3)枯季流量(m3/s)洪峰流量(m3/s)太和城阳南溪0.091 0.145 14.35 葶溟溪0.095 0.192 15.00 总计0.186 0.337 29.35羊苴咩城白鹤溪0.096 0.079 26.10 中和溪0.071 0.054 17.30 梅溪0.064 0.108 15.00 桃溪0.090 0.465 21.00 总计0.321 0.706 79.40大厘城万花溪0.711 0.367 31.00总计0.711 0.367 31.00数据来源:《大理市供排水志》(1)分析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便于防卫的条件。

(4分)(2)分析与羊苴咩城相比,溪流对太和城、大厘城的不利影响。

(4分)(3)指出“水碓村”选址在羊苴咩城西侧的有利条件。

(4分)13.[2020贵州贵阳摸底,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图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概括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4分)(2)指出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特点。

(4分)(3)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6分)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1.B③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多个住宅区之间,应为商业区;①靠近住宅区,且靠近机场或高速公路,为商业区的可能性极小,应为轻工业区;②占地面积广,且位于河流下游,靠近港口,应为重工业区,故B对。

2.C由上题可知,②功能区为重工业区,环境优势可以排除A,B项;交通运输方便不是环境优势,故D错误;重工业有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由于该地区靠近海洋和河流,环境承载力比较强,故C正确。

3.D读图可知,从图示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到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再到多中心组合城市群,核心城市逐渐增多,核心城市的腹地范围相互重叠,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单一辐射程度逐渐降低,故选D。

4.A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为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

北京为我国的首都,城市等级最高,故选A。

5.A读图并对照我国县域土地城镇化水平划分标准可知,2000年我国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区县数量占比均约为29%,两者数量相当,A对。

中等水平的区县数量占比约为17%,B错。

中高水平区县的数量占比约为12%,C错;高水平区县的数量占比约为13%,不是最大的,D错。

6.C县域内一般为中小城市,图中两曲线横向间距较大,反映了中小城市用地增加迅速,C对。

图中土地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县数量增长较快,缩小了土地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A错。

该图为我国县域土地城镇化水平统计图,不能反映(特)大城市城镇化水平,B错。

该图反映了土地城镇化水平的增长情况,没有反映土地利用的效率,因而不能判断我国县域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情况,D错。

7.A多中心空间体系可以分散中心城区人口,缓解市区中心人口过多的压力,A对。

城市多中心空间体系产业、人口分散,会增加城市的管理难度,B错。

城市中心对卫星镇有辐射带动作用,其职能是卫星镇无法替代的,C错。

由材料可知,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等公共设施,说明多中心空间体系的设置,不是为了促进产业集聚,D错。

8.C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可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C对。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并不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很少,A、B错。

城市化水平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完善基础设施不能提高城市化水平,D错。

9.B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新加坡设置卫星镇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目的是分散市区中心人口、减轻交通压力,因此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应该是交通枢纽,B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