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快乐情绪ABC》教学设计、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快乐情绪ABC》教学设计、教案

《情绪ABC》教学设计
【辅导背景】
初中生的情绪丰富而多变,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并且懂得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辅导目标】
1、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加强对情绪的认识
2、认识到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学会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3、认清情绪和信念的关系,明白不良情绪是由不合理的信念导致的,学会转变不合理的想法。

4、将课堂所学习的合理情绪疗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辅导重点、难点】
1、学会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并认识到情绪和信念的关系。

2、能够运用ABC 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辅导方法】
认知法、情景法、讨论法、操作法等。

【辅导准备】
1、材料设计并打印:常见的四类基本情绪的相关成语卡片和制作的七彩心情卡片。

2、准备角色扮演短剧,老师设计短句脚本,选出三名同学(或自愿
报名),按老师所提供的脚本进行排练,并在课堂中表演。

3、相关背景音乐的准备及幻灯片中图片的展示。

【辅导过程】
一、集体宣读“心理契约”
“我愿意敞开心扉,积极参与。

我愿意真诚分享,信任他人。

我愿意
充分尊重同学和老师。

我绝不会嘲笑、批判他人的分享。


(通过宣读“心理契约”,让学生充分了解课堂中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并强调课堂当中“保守秘密”的原则,让学生大胆的敞开心扉去分
享自己的内心。


二、热身活动:雨点变奏曲
引导语:同学们,大家喜欢下雨天吗?不同的雨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如果是小雨,你会制造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示?中雨呢?大雨?暴雨?刚才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但有没有一种混乱的感觉?咱们可否
有节奏的来演奏呢?接下来我会说一段话,在话语中会分别出现“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你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游戏规则:
A:小雨:手背敲手背B:
中雨:双手轮拍大腿C:
大雨:用力鼓掌D:暴
雨:使劲跺脚
播放背景音乐,“天空灰蒙蒙的,开始下起了小雨,小雨渐渐的变
成了中雨,中雨又变成了大雨,大雨变成了暴雨,暴雨又变成了大
雨,大雨变成了中雨,又渐渐的变成了小雨,慢慢地,雨停了。


师:同学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这个活动带给你的感受?(开心、高兴、放松...)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快乐,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开心,但现实生活中也总能这样开心吗?(不是),是的,我们的心情也会像“雨点变奏曲”一样,时常发生变化。

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关于情绪,叫做“快乐情绪ABC”。

希望通过这堂课的讨论,同学们能够找到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通过“雨点变奏曲”,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就像雨点一样时常变化。

利用热身活动,让学生形象而真切地感知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轻松自然的引出课题,同时让学生明白这堂心理辅导课的主要目标。


三、自我感知:情绪知多少
(1)“我的心情你懂得”表现力大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1、请四名同学上台领取有关情绪的四字成语。

2、上台者只能采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表演。

3、其他同学竞猜。

眉开眼笑——喜
咬牙切齿——怒
抱头痛哭——哀
目瞪口呆——惧
(通过游戏,引出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情绪,
并认识到可由此派生出多种复杂的情绪,如:惊喜、悲愤、羞涩、嫉妒、喜忧参半、悲喜交加等。


(2)心理预热——我的烦心事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自己处在哪种情绪状态中?(喜)但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情。

今天就请大家把最近发生过的一件烦心事写在你的心情卡片上吧。

(通过回顾生活中的烦心事,让学生寻觅不良情绪的来源,并让学
生体会到烦恼的普遍性。


(四)寻求方法:改变想法、改变心情
(1)故事分享
师:大家刚刚都抒写了自己的烦心事,咱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中的老婆婆遇到了怎么的烦心事呢?
展示“哭婆婆和笑婆婆”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智者对老婆婆说了
一句什么话让她变得开心起来了?
学生自由发言,大体意思为:“晴天的时候二儿子家的生意会很红火,下雨的时候大儿子家的生意会很红火,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你家天天都在发大财。


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同样的一件事,换个角度去看,改变自己的态度,心情就大不一样。

明白情绪是可以调试的。

(2)图片展示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形象的明白换个角度去看,所得到的结
果是不一样的。

(3)情景剧表演
师:生活中,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在我们班的这两位同学身
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情景剧内容:
旁白:(吃过晚饭,A 同学吹着口哨高高兴兴的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准备去班里上晚自习,恰好在路上遇到了B 同学。

A 同学给B 同学打招呼):“嗨,你这是干嘛去啊?”(B 同学没有搭理他。


情景一:(A 同学瞬间变得愤怒起来,等B 同学走远以后,开始嘀咕):“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不理我我还不理你呢!”(A同学气愤的朝着教室走去。

晚自习的时间一直很生气,吃过
晚饭后的那阵好心情烟消云散。


情景二:(A 同学回头看着远去的B 同学,默默的说),“难道是我最近招惹他了?为什么不理我呢?”(回到教室之后,一直在想这件事情,也没心思学习了。


情景三:(A 同学看着远去的B 同学,依然满脸笑容,对自己说):“这是着急去哪里啊?看着好像是有什么心事?连我跟他打招呼都没有听见,我还是回头有时间问问他吧。

”(回到教室以后,高兴的拿出书本,认真的学习起来,一晚上收获颇多。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三种不同的情景A 同学的情绪状态分别会怎样?哪种想法更好?你从中有什么感悟?)
通过直观、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到,相同的事情,由于不同的想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结果。

假如想法是合理的,情绪结果就是积极的。

以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情绪ABC 理论。

用图示展示ABC 理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ABC 是什么。

让学生明白情绪状态是可以通过改变想法去改变。

(4)“伸出援手,找寻快乐”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如何运用ABC 理论帮助以下几位同学寻找
快乐,使消极情绪变成积极情绪,让当事人体验到快乐?
讨论完之后让同学分享讨论结果。

(5)学以致用:解决自己的烦心事
拿出手中的心情卡片,运用ABC 理论,解决自己的烦恼。

(五)总结收获
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收获。

老师进行总结:情绪的产生往往不是取决于外界环境,而取决于个体所持有的信念。

不是生活给了你喜怒哀惧,而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六)结束活动:欢呼雀跃,放松心情
请同学们男生女生各围成一个圈,面向一侧,每个人的双手搭在前面的同学的肩膀上。

伴随着背景音乐,根据指令,请后面的同学为前面的同学捏肩、捶背,边走边说:“捏捏肩呀捏捏肩...捶捶背呀捶捶背...”。

每个指令同时喊两遍,然后全体向后转,反方向重复刚才的动作和指令。

(七)老师寄语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

大家带着一份快乐走出课堂,本次辅导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