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为规范西南政法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明确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目标,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西南政法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西南政法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用于指导我校重点本科大学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是西南政法大学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更高级别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一般性内容的英语讲座。
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4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和讲座,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了解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2.口语表达能力:能就精读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进行日常英语会话,能就熟悉的话题稍做准备后作简短发言。
表达意思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阅读理解能力:能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了解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每分钟100-120词。
能较快阅读21st Century, China Daily等报纸。
领会式掌握单词5000—6000词,复用式掌握单词3000词及其常用短语。
4.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与课文难度相仿的阅读材料写提纲和回答问题;能
就一定的话题和给定的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文;能写短信或便条。
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将与课文难度相仿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语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
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忠实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按照我校学分制课时改革的新要求,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总学分为8学分。
基础阶段课程名称为“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
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共两个学期,总学时为128学时,每学期64个学时,4个学分。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每学期均进行期末学业考试,考试通过记4学分,考试不合格者不获学分,且应重修。
提高阶段为选修课,课程包括语言应用类(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文秘英语、学术交流英语等)、语言文化类(英美社会与文化、报刊阅读、英美小说、影视欣赏、演讲、视听、口译等)、专业英语类(法律英语、经贸英语、财经英语、专业文献翻译、论文写作等)。
西南政法大学学生必须按规定修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全部课程,并经考试合格,方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和学位。
四、教学管理
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应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
教学文件包括: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描述、教学安排、考核方式等)及教学日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
教学管理文件包括:教学考核规范、学生平时成绩和学习记录、考试试卷分析总结、教师授课基本要求以及教研活动记录等。
2.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生师比合理。
3.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五、考核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考试制度改革精神,充分发挥考试在本科教与学等环节的导向作用,大学英语部遵从学校文件拟对现行的大学英语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具体方案见附录。
附录:
大学英语教学部考试制度改革执行细则
一、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期末口语成绩(20%),期末笔试成绩(60%)。
二、成绩实施细则:
(一)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出勤40分,缺1次课扣5分,扣完为止;平时作业40分(根据校教务处相关规定,各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至少批阅学生作业四次,如作文、听写、翻译等,并在平时成绩登记表上有详细记载;课堂表现20分,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及表现出的水平,由任课教师公平评定。
任课教师应认真记录平时成绩,并保存好原始记录备查。
(二)期末口语考试
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学期末举行的口语考试。
口语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
具体的考试范围、考试形式由教研室提前公布。
具体标准描述如下:满分100分,测试依据发音、准确性、流利程度及交际能力四个部分判定。
1.发音(包括声音重音、语调、语气)(满分25分)
15-25分:可有少量读音错误,但发音必须准确、流畅。
8-14分:有一些读音错误,发音基本准确、流畅。
1-7分:考生的发音不准确。
经常出现发音错误,语音、语调不准确,且断断续续。
2. 准确性(包括语法、用词及说话方式)(满分25分)
15-25分:有错误,但基本上能把思想表达清楚。
表达内容充分,所采用的句子结构符合规范,能较流利地表述该话题。
8-14分:有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所采用的句子结构基本准确,有少量的语法及用词错误;能较流利地表述该话题,但表达的内容肤浅。
1-7分:表达能力较差,基本句子结构出现错误,缺乏交流。
3. 流利度(包括语速、长短句搭配)(满分25分)
15-25分:能流利地表达该话题。
8-14:有少量停顿,但基本流利。
1-7分:经常中断且断断续续。
4. 交流能力(包括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对谈话方式的把握)(满分25分)
15-25:基本具有独立性。
在交际中能占主导地位,话轮转换自然。
8-14分:有时需要别人或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对该话题的表达。
在交流中有少量错误,话轮转换不太自然。
1-7分:需要经常依靠别人或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对该话题的表达。
(三)期末笔试
1. 考核范围:“教学内容”中规定的内容均属于考核范围。
原则上每个学期的笔试考试听力部分不得低于20%,作文分值15%。
2. 考核重点:对本期所学的词汇、词组、搭配关系和句型的理解和使用;对课文中重难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短文写作;听力理解及阅读理解能力。
3. 笔试具体题型及分值教研室提前通知。
三、提高命题质量,逐步实现标准化考试
大外部统一建立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体系、题库和标准化考试体系。
建立试题库试行标准化考试。
为了执行学校关于评比优秀出题试卷的规定,让每位任课教师都有机会获奖,期末笔试出题原则上轮流出题,出题顺序是:1.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分级教学备课组长;
2. 外语学院大学英语各个教研室的教师(由分级备课组长安排顺序,如果当时某一出题教师有急事,可以和后面顺序的教师对调);
3. 大学英语部的任课教师(非本教研室的教师)。
每个学期的出题人员将由教研室主任分配出题任务给相关任课教师。
学校每出一套AB卷试题给予的报酬是80元,教研室将现金补贴老师每出一套题20元。
如果被评为学校的优秀试卷,教研室将奖励每份试卷100元。
期末笔试的评分标准将按照期末统一阅卷时规定的标准执行。
四、推行试卷评讲制度,完善教学环节
任课教师应积极参与监考、试卷评阅、试卷分析等考试相关工作,并在考后
将考试情况反馈给学生。
日常考核的讲评与反馈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期末考试的反馈可在下学期初或在评阅工作结束后进行。
五、进一步加强计算机阅卷
大学英语已经开始了客观试题计算机阅卷。
愿意参与计算机客观试题阅卷的教师,可在期末笔试考完后报名参加,对参加计算机阅卷的教师给予既定的阅卷补贴。
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
201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