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总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总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总纲)公共外语部2007年10月修订太原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说明】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鉴于全国高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都不尽相同,各校应参照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本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太原师范学院是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师范学院,其办学理念是“行知统一,造就良师,服务社会”。

本校设置的大学英语课程为非英语专业本专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教师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充分考虑我校师资、学生、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等要素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和参考教材等六个部分。

1、教学目的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根据太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的特点,具体教学目标制定如下:①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②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有效地进行交流;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④培养学生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

2、教学要求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太原师范学院生源主要来自本省的不同地区,外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语音受方言影响,基础好坏不均衡。

为了充分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构建适合我校特色的个性化的教学体系,特制订“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

“一般要求”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专科毕业生通过两年共四个学期的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分为四个级别,一个学期对应一个级别)。

较高要求相当于国家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水平,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置的。

对入学时英语能力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特长类学生,设置预备要求。

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基础较好的特长类学生应达到普系本科生第一学年结束时的英语水平。

表格如下:2.1 一般要求(达到本校期末考试水平)2.1.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 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听力一级:具有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能听懂词汇量在1000个单词左右,语速为每分钟80个单词的词句,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对话和简易小故事,听两遍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要达到70%。

听力二级:能听懂词汇量在2000个单词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00个单词的日常生活对话及一般性短文,能够抓住文章的大意并简单回答问题,听两遍,理解的正确率要达到70%。

听力三级:能听懂英语讲课,听力专项训练教材里的材料一遍可以听懂,听力理解的准确率达到70%。

听力四级:能听懂正常语速的、题材熟悉的真实听力材料,听力理解的准确率达到70%。

2.1.2 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简单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口语一级:能运用国际音标和基本读音规则拼读单词,朗读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学会基本的课堂用语和用英语提问并回答教师就课文提出的问题。

口语二级:能用英语复述课文内容, 掌握日常用语80-100句型,能基本做到一问一答。

口语三级:能就一些问题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

口语四级:能就某些主题展开讨论,会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就某些主题以正常语速即兴发言2至3分钟,表达思想较为清楚流利。

2.1.3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 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 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阅读一级:克服过慢过细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以加强语篇整体理解为重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准确率达到70%以上。

阅读二级:在阅读材料的难度及阅读量高于一级的情况下,阅读速度达到每分种60词,准确率达到70%以上。

重点训练如何抓作者写作意图、作者寓意及作者表达口吻。

阅读三级:在阅读材料的难度及阅读量高于二级的情况下,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 词,准确率达到70%以上。

重点在于篇章分析和建立知识网络。

阅读四级: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整体阅读习惯和交流技巧的训练。

2.1.4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 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能在一般或应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写作技能。

写作一级:注重英语单句的训练,加强对词组的运用并逐步提高到对句子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词汇、语法结构的能力,力求达到用词准确、语法概念清楚、句子结构准确多样、拼写正确、书写规范,克服首字母大小写、标点符号等语法错误。

写作二级:注重英语段落的训练,加强从句子的运用逐步提高到段落,培养学生段落写作的能力,力求达到用词准确、语法概念清楚、句子结构准确多样,句与句之间过渡自然、流畅,逻辑关系正确。

适当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写作三级:注重英语写作知识的传授和相应的微技巧训练的结合,加强从句子水平上的书面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到语篇水平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语法结构和功能意念按规定的具体要求写作的能力,力求达到用词准确、语法概念清楚。

写作四级:继续强化运用英语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相结合的手段,注重提高语篇写作水平并适量增加应试训练,培养学生在30分钟内按具体要求写作130-150 词左右的短文的能力,表达思想无重大的错误,语言流畅,无严重语法错误。

2.1.5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译汉速度为每小时300 英语单词,汉译英速度为每小时200 个汉字。

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翻译一、二级:掌握基本翻译技巧,了解常见文体翻译的区别,培养英汉互译能力。

翻译三、四级:学会利用工具书等参考资料提高翻译质量,培养基本的翻译素质。

2.1.6 必备词汇: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4500 个单词和700 个词组,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在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2.2较高要求(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水平)2.2.1 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基本听懂来自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并能进行基本分析和推理。

2.2.2 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2.3 阅读理解能力:能顺利查阅和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其他参考资料,阅读英语国家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见的阅读技巧。

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 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

能够基本读懂自己专业方面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2.2.4 书面表达能力:能写日常应用文和自己专业论文的英语摘要,能借助参考资料写出与专业相关、结构基本清晰、内容较为丰富的报告和论文,能描写各种图表,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的短文。

2.2.5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和本专业论文译成英语。

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

2.2.6 必备词汇:领会式掌握5500 单词( 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3000) ,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包括在内) ,并具有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领会式掌握1000–1500 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300-500),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和基础阶段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不包括在内)。

3、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1任务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同时将交际法教学思想(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课堂上,教师除认真讲解语言知识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子、小组等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2 多媒体教学模式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或多媒体教学。

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词汇语法,提高听说读写译水平,增强英语综合实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成:教学对象: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学方式:自学+ 面授面授教师3.3 分科分级教学为了贯彻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为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大学英语课程从2006级开始在部分系学生中实施分科分级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增加视听说课程,着重加强对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写的能力培养;二是开设零课时英美文化阅读课,通过搭建网络师生平台,教师课下辅导和中期考核保证教学质量;三是对入学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单独开班授课,争取尽早达到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对英语基础良好的学生,鼓励他们课下不断猎取新知识,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早日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