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旅游设计方案

智慧旅游设计方案

智慧旅游设计方案XX科技有限公司目录智慧旅游设计方案 (1)第一章项目概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建设指导思想 (6)1.2.1三服务 (6)1.2.2三创新 (6)1.2.3三提高 (6)1.3 建设目标 (6)1.3.1以创新管理模式为方向,重点建设智慧管理体系 (7)1.3.2以改善游客体验为方向,重点建设智慧服务体系 (7)1.3.3一体化管控调度为方向,重点建设应急指挥系统 (7)1.3.4以产业融合创新为方向,重点建设资源整合体系 (7)1.3.5建设分项目标 (8)1.4 建设原则 (8)1.4.1统一性原则 (8)1.4.2数据共享原则 (8)1.4.3先进性原则 (8)1.4.4实用性原则 (9)1.4.5前瞻性原则 (9)1.4.6安全性原则 (9)1.4.7标准化原则 (9)1.4.8成熟性原则 (9)1.4.9适用性原则 (9)1.4.10可扩展性原则 (9)1.4.11易用性原则 (9)1.5 建设依据 (10)第二章总体设计 (11)2.1 总体建设框架 (11)2.1.2两级管控中心 (11)2.1.3两级数据中心 (11)2.1.4三类资源库 (12)2.1.5打造四大体系 (12)2.2 总体功能结构 (12)2.3 总体技术架构 (13)2.3.1数据采集层 (13)2.3.2网络通信层 (13)2.3.3数据分析处理层 (13)2.3.4信息展现层 (13)2.3.5业务应用层 (13)2.4 系统整体功能 (14)2.4.1智慧旅游监管功能 (14)2.4.2智慧旅游应急指挥功能 (15)2.4.3智慧旅游公众服务功能 (15)2.4.4智慧景区功能 (15)第三章方案特色 (19)3.1 透彻感知 (19)3.2 融合互通 (19)3.2.1基于GIS系统的旅游信息综合展示(旅游一张图) (19)3.2.2基于GIS 地图有一体化的应急指挥系统 (19)3.3 智能交互 (20)3.4 分析预测 (20)3.4.1智能分析与决策管理 (20)3.4.2智能旅游产品选择 (20)3.4.3智能线路优化 (20)3.5 主动推送 (21)3.5.1自动推送 (21)3.5.2智能导引 (21)3.5.4自助导览 (21)第四章技术方案 (22)4.1 智慧旅游监管平台 (22)4.1.1建设目标 (22)4.1.2系统功能 (22)4.2 智慧旅游应急指挥平台 (49)4.2.1建设目标 (49)4.2.2方案特色 (50)4.2.3总体框架 (51)4.2.4基础平台解决方案的要求建议 (54)4.2.5软件解决方案 (56)4.3 智慧旅游公众服务平台 (63)4.3.1建设目标 (63)4.3.2系统功能概述 (64)4.3.3前端功能 (65)4.3.4后台管理 (66)4.4 其他智慧系统接入(智慧城市、智慧营销) (69)4.4.1共享交换能力 (70)4.4.2数据交换 (70)4.4.3信息共享 (70)4.4.4应用整合 (70)4.5 智慧景区平台 (70)4.5.1建设目标 (70)4.5.2智慧景区管控平台 (71)4.5.3智慧景区应急指挥系统 (98)4.5.4智慧景区业务应用系统 (101)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

智慧旅游,就是利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

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

智慧旅游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

如澳门去年接待内地游客1000多万,它的信息平台能够体现各省的具体人数及排名。

但在国内许多旅游城市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远高于澳门旅客人数,可他们分别都来自哪里,各有多少人都不清楚;连客源地构成情况、游客指向及发展趋势不明朗;由此很难开发出具有针对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智慧旅游的前期工作,其中,云南、福建、桂林、海口等地在旅游一卡通等方面应用上已有了突破。

南京被确定为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镇江已率先成为国家智慧旅游的基地,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

据悉,该中心主要是支持开展智慧旅游装备、软件及相关应用模式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工作,为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和技术服务。

2015 年1 月,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6 年,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城市,建成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和平台。

到2020 年,我国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智慧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大数据挖掘和智慧营销能力明显提高,移动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系统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旅游业应用更加广泛,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的以智慧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形成系统化的智慧旅游价值链网络。

1.2 建设指导思想1.2.1 三服务服务主管单位,提供智能化的监管手段;服务企业,促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游客,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

1.2.2 三创新管理创新,采用信息技术打造新型管理方式;应用创新,采用智慧化的创新应用为现代旅游业服务;模式创新,利用智能化手段创造新的经营模式。

1.2.3 三提高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1.3 建设目标本次智慧旅游项目充分利用现代新兴技术,建设面向国内外游者,旅游企业组织、旅游行业管理的多层面全方位的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实现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智慧旅游监控三大功能,推动XX旅游业向规范化、精品化、智慧化转变。

建设涵盖旅游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覆盖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以及游客三大方面的综合监管平台,引导、规范各景区、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建立健全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信息发布等应急机制。

有效提高行业管理部门开展监管调度、服务、预警等工作的效率;有效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市场行为;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对游客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

平台的建立,将注重平急结合,把监管、服务始终贯穿于日常的运行管理中,平时作为全县旅游的智慧平台,注重完善旅游综合信息自主采编机制,整合各类旅游相关信息;急时作为全县旅游的预警监测中心,注重指挥协调,提高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

1.3.1 以创新管理模式为方向,重点建设智慧管理体系采用智慧的信息技术对现有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开创新型管理模式, 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是该项目建设的关键目标,通过管理模式的创,可以使得政府监管部门能有效地引导旅游行业健康、和谐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智慧管理体系的建设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

1.3.2 以改善游客体验为方向,重点建设智慧服务体系旅游业是一种体验经济,游客旅游体验的改善和提升永远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关注点。

通过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的建设,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及创新应用,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上的革命。

1.3.3 一体化管控调度为方向,重点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资源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

该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为指挥首长和参与指挥的业务人员和专家,提供各种通讯和信息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手段以及指挥命令实施部署和监督方法,能及时、有效地调集各种资源,实施灾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减轻突发事件对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小的资源投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3.4 以产业融合创新为方向,重点建设资源整合体系旅游产业融合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不但使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从融合产业中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本,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为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新型业态、新型产业功能、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和新型产业集群的显现与演进。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已经成为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途径。

1.3.5 建设分项目标➢通过智慧景区管控平台对景区实现可视化管理。

➢通过智慧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对接智慧景区管控平台,实现各业务数据全面整合、及时呈现、辅助决策分析;➢利用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各个景区的组织机构,优化旅游业务流程;➢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做好三个服务,从而提高旅游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的服务品质,进而推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4 建设原则1.4.1 统一性原则(1)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

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须从全县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2)全县智慧旅游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政务、服务、商务统一体系,体现的是旅游活动全过程、旅游管理全流程和旅游产业全链条的全面智慧化应用。

(3)所有系统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县局的要求建设进行统一部署,确保智慧旅游的效果和利益。

1.4.2 数据共享原则必须依托旅游数据库进行数据统一、数据共享、数据传输,打造一条无障碍的旅游信息传输高速通道。

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共享通过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业务协同和数据交换,满足内外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为政府、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实时更新的基础信息服务。

1.4.3 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力。

1.4.4 实用性原则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立足于整合资源、畅通渠道、科学管理;以“实用、管用、有用”为原则,以“高效、规范、科学”为目的,实现管理运作规范化、自动化、程序化、简便化。

1.4.5 前瞻性原则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式、集成化设计,具有体系发展的开拓性和体系完善的拓展性。

1.4.6 安全性原则具有安全、稳定的软件自主开发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