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技术ppt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技术ppt


4、接缝传荷能力检测: 通常采用回弹弯沉测试法。
路面病害状况评定标准
旧路面损害采用断板率和平均错台率两项指标评价:
路面损害状况分级标准
等级 断板率(%) 平均错台率(mm) 优良 ≤5 ≤5 中 6-10 6-10 次 11-20 11-15 差 >20 >15
接缝传荷能力评定标准
旧混凝土面板的传荷能力采用弯沉测试法调查评定
土工布/土工格栅或级配碎石典型铺装结构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土工布或土工格栅
结构特点:
1、土工格栅/土工布仅作为应力 隔离层使用; 2、级配碎石层作为基层使用; 3、路面铺装层采用一般铺筑两 层,根据具体 交通量情况等 条件决定。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
SAMI典型铺装结构
SAMI典型铺装结构(一)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SAMI典型铺装结构(二)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SAMI典型铺装结构(三)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接缝传荷能力分级标准
等级 接缝传荷系 数kj(%)
优良



>80
56-80
31-35
<31
第一章:水泥混凝土板检测及处治技术
第一节: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 第二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 第三节: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技术
基层补强, 重新修建水泥混凝土面板
传统的
水泥混凝土路面
维修方式
水泥混凝土碎石化技术
3~5cmOGFC橡胶沥青混凝土 6~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0.6~1cmSAMI 3~10cm改性沥青混凝土或橡胶 沥青混凝土 0.6~1cmSAMI 3~6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0.6~1cmSAMI
SAMI铺装特点
1、SAMI能有效吸收水泥混凝土板的集中应力,抵抗裂缝反射; 2、SAMI能减薄铺装层的厚度,降低造价;
1、Strata铺装典型结构; 2、土工布/土工格栅、级配碎石铺装典型结构; 3、SAMI铺装典型结构;
Strata铺装典型结构
2~4cm 厚Strata 应力吸收层
4~6cm沥青混凝土 6~8cm沥青混凝土
Strata铺装特点
原水泥砼路面
1、Strata需有一定的厚度,否则难起到抵 抗反射裂缝的作用; 2、铺装层需有一定的厚度 ,避免产生热稳 性病害。
στ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可大大改善层间应力状态,避免推移、坑 槽现象的产生,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 提高铺装沥青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 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 ● 橡胶沥青混凝土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简介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简称SAMI,采用碎石封层模式: 用热橡胶沥青喷洒在现有的路表面,然后立即撒布单一 粒级(9~12mm)的封层集料,再进行碾压,将集料嵌入 沥青膜。
破 碎 板
裂缝整治
当板内有裂缝且板内无错台时,则不需换板,只进行裂 缝维修和混凝土加固即可。

小于1cm的缝,采用灌缝处理

大于1cm的缝,采用填缝处理

构造缝处理
采用混凝土路面专用填缝料,对其灌缝处理。
错台维修
当错台高差小于1cm,用切削机械凿除错台,修补纵坡变化控制在1%。 当错台高度大于1cm时,且一块板不稳定时(弯沉差大于6),应进行换板处 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与加宽
断 板
角隅破损/断角
接缝处破损
路面沉陷、开裂
错 台
板底脱空
填缝料脱落
简 述:
对原路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测试,包括
断裂板、脱空、接缝传荷能力等测试,逐段
统计,掌握第一手外业资料,以评价目前水
泥混凝土路面的状况。
路面加铺前应调查的内容
路面材料和 养护技术资料 路面损害状况 路面结构和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及养护历史
■噪音低
■行车安全性提高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
Ⅰ、基层处理,整块换板 板有两个以上裂缝、两个以上破损角、 一个破损角面积大于1/4板块,且路面基层 出现破坏的。 Ⅱ、整块换板,基层不做处理 板块有两条以上裂缝、或者板块有两 个以上的角损害、或者一板角的损害面积 大于1/4的板面积,但基层完好的。 Ⅲ、板块局部维修 板块内仅有一条贯穿缝,或一个破损 角,且破损角的面积小于1/4板的面积。
国内应用状况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
,橡胶粉路用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 态 90年代以后,80目乃至更细橡胶粉陆续实现工业化生产。 沈阳市政设计院在1993年铺筑了1040m2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试验路; 2001年,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首次在钢桥桥面铺装中用干法工艺加入了 30%的橡胶粉; 2001~2003年,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与同济大学、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等单位合作承担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废旧橡胶粉用于筑路的技术研究”。
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结不良,导致沥青 层出现推移、拥包等病害,尤其对于薄层铺装,弯道、 陡坡路段,层间粘结更为重要。
复合式路面加铺层产生的病害
裂缝与反射裂缝
裂缝与反射裂缝
松 散
坑 洞
唧 浆
推 移
反射裂缝是水泥混凝土
路面加铺时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反射裂缝形成机理
反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板受荷载及温度应力作用形
SAMI的功能
防止水分浸入下面层,起到保护路基的作用 粘结效果好,增强路面的整体性 减少反射裂缝 应力吸收
SAMI的用途
单独作为预防性养护措施或低交通道路路面 新旧罩面间的界面层次 粘结层、防水层
SAMI的优点
封水和抗渗性能好; 层间的粘结效果好; 抗裂性能优良; 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后期维护成本低; 防止下面层产生水冲刷作用,防止沥青面层产生疲劳裂缝。 可以减薄面层沥青混凝土厚度,降低工程造价;
SAMI材料选择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石料技术要求
项 目 技术要求 ≤12% ≤10% ≤10% 试验方法 T0314 T0316 T0312
坚固性 压碎值 针片状颗粒含量
橡胶沥青SAMI碎石级配
方筛孔尺寸(mm) 13.2 9.5 2.36 0.075 级 配 100 0~15 0~5 0~0.5
3、采用橡胶沥青混凝土使混凝土本身具有抗裂性能,组合结
构抗裂性能更加优良。
橡胶沥青混凝土简介 概念
RAC 优点
简称RAC 将橡胶沥青胶结料与矿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 优越的高低温性能 ● 抗车辙能力强 ● 高抗老化、抗氧化性能 ● 耐久性好
RAC 用途
● ●

用于旧沥青路面和旧水泥路面的养护或者改建的罩面 用于居民区作为新建道路的表面(磨耗)层,起到减 轻噪音的作用 直接用于新建工程的罩面
土工布/土工格栅
对处治平行裂缝效果明显,但无法处治纵向缝。 土工布、土工格栅铺设应选在沥青冷却失去粘结性之前进行,铺 筑时必须要平整,无皱褶。 同时,土工格栅易引起层间滑动和粘结不良 。
土工布/土工格 栅 沥青混凝土 加铺层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
防水卷材
级配碎石
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加铺前的柔性基层,由于级配碎 石之间的嵌挤作用,具有应力吸收和缓冲作用。但级配
碎石柔性基层需铺筑一定的厚度。
STRATA应力吸收层
Strata Mix
Strata是采用细石料与改性胶结料进行拌和,采用大于 20%的油石比,形成一层富油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先铺AC再切缝、灌浆
先在原混凝土路面加铺一层沥青混合料,
然后再切缝灌浆,进行处理。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I)
应力吸收层
试验方法
----T0705 T0705 T0709
0~1.0 4.5~6.5 ≥19.0 ≥5
矿料间隙率 VMA % 稳定度 MS KN
RAC施工
●石料加热到170℃ ●橡胶沥青190-200℃ ● 2%水泥或消石灰粉 ●拌和40s以上 ●混合料出厂温度:
拌和 运输
●夏季:165-170℃ ;冬季:170-175℃
成的应力集中导致铺装层开裂所造成。
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的形式
● 平行缝 水泥混凝土的构造缝 水泥混凝土开裂但未形成错台
● 纵向缝 混凝土发生错台形成的纵向不平整。
常用反射裂缝防治技术
土工布/土工格栅 防水卷材 级配碎石 Strata应力吸收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先铺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再切缝、灌缝
RAC设计
级配控制
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凝土建议级配
筛孔或关键性筛孔尺寸(mm) 13.2 9.5 4.75
断级配混合料 100 83~87 28~42
2.36
0.6
14~22
8~12
0.075
0~2.5
混合料性能要求
橡胶沥青用量7.5%-9.5%之间
技术指标
橡胶沥青吸收量 % 孔隙率 Va % 要 求
第二章:复合式路面加铺裂缝处治技术 第三章:沥青混凝土加铺技术 第四章:橡胶沥青生产技术介绍 第五章:工程案例
复合式路面铺装的主要问题
•反射裂缝问题 反射裂缝是“白改黑”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水 泥混凝土板的切缝,以及断板、断角导致的板缝(如处 理不好)均容易导致应力集中使铺装层产生开裂。
•层间粘结问题
运输时要注意保温,运输温度一般采用165℃。
摊铺、碾压
● ● ● ●
2台摊铺机 5台振动压路机,不用胶轮 紧跟碾压,高频低幅 初压、复压要用振动方式
OGFC橡胶沥青混凝土
橡胶沥青开级配磨耗层
第一章:水泥混凝土板的检测及处治技术
第二章:复合式路面加铺裂缝处治技术 第三章:沥青混凝土加铺技术 第四章:橡胶沥青生产技术介绍 第五章:工程案例
橡胶沥青洒布 洒布量:2.~3kg/m2
碎石洒布 洒布量:15~22kg/m2
碾压
胶轮压路机 碎石撒铺后 应立即进行 碾压作业
第一章:水泥混凝土板的检测及处治技术 第二章:复合式路面加铺裂缝处治技术 第三章:沥青混凝土加铺技术 第四章:橡胶沥青生产技术介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