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的起源和发展

法的起源和发展

– 根本原因: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动 – 基本条件:社会革命(暴力革命或渐进式革命)
17
奴隶制法律制度
• (1)公开保护奴隶制生产关系。奴隶 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奴隶 本身。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可 以任意处置。
• (2)用宗教迷信和极端野蛮而随意的 刑罚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
18
• (3)公开确认人与 人之间的等级划分与 不平等地位;公开规 定自由民之间的不平 等地位。

23
“国王站在一切人之上,但须站在上帝和法律之下。” ——13世纪英国《大宪章》的精神
24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 总体特征: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本质要 求,建立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
–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 契约自由原则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拿破仑起草《法国 民法典》
25
26
43
• 社会进步中最使历史学家和世人激动的是狂飙突 进的革命运动。然而激进往往与错误并生,保守 常常与传统同在。
“革命是革命者浪漫的事业与想象,但开出的是 暴力的死亡之花。”
浪漫主义的法国大革命
保守主义的英国光荣革命
44
法律演进和发展的两种理论模式
发展模式
发展道路
进化论:
本土化:
强调一国的法律发
法律演进
法律发展
38
关于社会发展的两种模式
• “发展”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大体说来,发展是 一种进步的、上升的运动,是从落后到先进、贫困到富裕 、封闭到开放、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奴役到自由、 野蛮到文明的进步过程及趋势。
39
• 思考:你更赞同哪一种模式? • 在社会发展的途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式
29
• 英美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普通法(common law)为基础,以判例法为主要标志并与其有继受关系而发 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英联邦成员共53个。前 身是英帝国,由英国及其 自治领和其他已独立的前 殖民地、附属国组成 。
2020/4/4
世界主要法系分布图
31
• 西方两大法系是相互对称的: • 按地理位置,叫做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 • 按主要国家构成,叫法德法系和英美法系; • 按法律传统,叫罗马—日耳曼法系和普通法系; • 按法的外部特征,叫法典法系和判例法系。 • 大陆法系还有一个名称,叫“民法法系”,这是因为该法系
4
• 4、虞舜时期,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分配不均, 贫富差距增大。
• 5、虞舜时期,开始出现“司法官吏”等各种官 职设置;
• 6、虞舜时期,开始出现“五刑”一类的规范。
5
法律为什么不可能在原始社会产生?
6
法律为什么不可能在原始社会产生?
• 经济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
– 没有剩余产品 – 不可能产生私有制
12
法律起源的其他学说
• 宗教学说认为,法的产生源于上帝的意志; • 民族精神学说认为,法的产生源于民族精神产生发展的
结果; • 暴力说认为,法律是暴力斗争的结果,是暴力统治的产
物。 • 契约说认为,法律是人们的理性思考和契约达成的结果
。(是一种假设理论)
13
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氏族习惯
习惯法
成文法
36
第十四章 法律演进
• 法律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规律 • 法律继承 • 法律移植 • 法制改革
37
第一节 法律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规律
• 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的内涵。p159 • 区别:
– 法律的演进:法律制度从现在向过去回溯的整体上的变迁路径与过程 。
– 法律的发展:法律制度在当下或者现在所发生的以及面向未来所可能 发生的动态的进步过程。
28
西方两大法系
• 大陆法系,是指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 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主要标志或与其有 继受关系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 1804年《法国民法典》废除了一切封建特权, 以个人权利为本位,适应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 社会要求;
• 1896年《德国民法典》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时 期的社会要求,更多地强调“社会利益”。
21
封建社会法律制度
各国封建制法的共同特征: • 严格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 • 确立封建等级关系; • 维护专制王权; • 刑罚残酷、野蛮。 中西封建制有何差异?
22
中西方封建制法的主要差别
立法指导 思想
法律形式
法的内容: 政治方面
法的内容: 经济方面
司法体制
中国
儒家思想
迄今为止,一切进步性社会 的运动,都是一场“从身份 到契约”的运动。
——梅因
27
法系
• 法系的概念。P154 • 划分根据: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 • 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将世界各地的法律划分为七
大法系:印度法系、中国法系、伊斯兰法系、英 国法系、罗马法系、日耳曼法系和斯拉夫法系。 • 近代西方国家的一些比较法学家大都认为当代世 界的主要法系有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社会主义 法系和伊斯兰法系。其中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 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甚至世界各国法律影响最大。
量的推动
45
• 法律演进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 内在动力: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 外在力量:外部环境因素的推动 – 技术上:长期缓慢的进步 – 内容上:“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 – 姿态上:封闭到开放 – 具体途径:继承、移植、制度改革
46
第二节 法律继承
• 法律发展的方式: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 • 概念:所谓法的继承就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
2
第十三章 法的历史
• 法的起源 • 法的历史类型
– 奴隶制法律制度 – 封建制法律制度 –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 世界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3
从历史文本开始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 1、唐尧时期,生产资料大体公有,分配平均, 贫富差距不大;
• 2、唐尧时期,没有“司法官吏”。 • 3、唐尧时期,没有“五刑”一类的规范;
以民法典最为发达,地位最为特殊。
2020/4/4
32
西方两大法系比较
法典 司法 推理 判例地位 编纂 传统 方式 诉讼模式
法官 地位
法律分类

实体
职权主义诉 只能司 公法和私法;
陆 法
基本不存 法典 在判例法 化
中心
演绎 法
讼模式(审 问式或纠问
法不能 明确的法律部

主义
式)
立法 门的划分
判例法是
•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财富的集聚速度加快,贫富 分化加剧,氏族内部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分离, 穷人因为债务也转化成为奴隶,私有制、奴隶制 和阶级分裂最终形成。
• 商品交换的频繁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使国家管 理和法成为必需。
11
法律产生的根源
• 私有制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频繁, 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
•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反 抗,是法产生的政治根源。
个别调整
规范性调整
自发调整
自觉调整
14
法的起源与其他社会规范
道德规范 宗教规范 法的规范
道德规范 法的规范
宗教规范
混沌
分化
15
法和原始习惯的区别p149
• 产生方式不同 • 体现本质不同 • 适用范围不同 • 调整内容不同 • 实施方式不同 • 历史使命不同
16
法的历史类型
• 什么是法的历史类型? • 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依据: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 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9
• 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在生产力发 展的过程中,制陶、制革、冶金、工具制作等技术 达到专业化程度,手工业形成,从而使劳动生产率 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与此相适应,人口也大大增加 。
• 第二次大分工导致的社会变化,最主要的是:
– 第一,劳动力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奴隶劳动成为有利 可图的事情,奴隶制开始形成;
41
• 一种是进化论,即主张从旧事物、旧秩序中演化出新事物、 新秩序。简单地说,就是推陈出新 。持有历史主义——保 守主义立场的思想家或政治家往往赞成这种思路。
42
• 保守主义者并不否定人类理性的力量,但他们强调人的理 性能力是有局限的,也是有缺陷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 一切,或是把握终极真理。社会的制度和秩序不是由任何 人设计出来的,而是以一种演化的方式发展起来的。他们 反对按照个别人或少数人的理论或理想对社会进行彻底的 改造或激进的革命,而主张从传统的制度和秩序中演化出 新制度和新秩序。
34
法律演进线索
起点: 法的起源
法的发展
法的历史类型
在时间顺序上的推进
在空间上的拓展
法系
35
第十三章 总结与思考
• 1、法起源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 2、思考法与原始社会习惯的关系。 • 3、中西方封建制法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 4、资本主义法的原则有哪些? • 5、分析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之处。
统一的成 文法;
伦理性 封闭性
中央集权的君主 专制;维护君权
和族权
为小农经济 服务,重农
抑商
司法行政 合一
西方
基督教神 学
宗教性
分散,多 种法律体 系并存;
开放性
统治权分裂和分 散;既保护君权 ,又保护领主权 ;既保护世俗权 ,又保护神权。
私法发达, 主要为商品 经济服务, 出现资本主 义因素的法
设专门的 司法机关 ,司法独
依赖社会自身的自发
1 的自治力量实现法律 展应当立足于本国
既有的法律文化遗
制度演化
产和本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
建构论:
国际化:
重视通过人为的理性 强调借助他国健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