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发展
案例导入
二、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经济的发展引发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也是国家法的起源
的根本原因。 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因素。
• “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 要:把每天重复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 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每个人都服从 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一 种习惯,后来变成为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 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公共 权力,即国家。在社会进一步的发展的进程中, 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业法学者 阶层形成起来了。同时也产生了法学。
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第三节 法系
一、法系的概念和特征 1、法系的概念
法系是由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 的法律体系的总称。即凡是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和传统, 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的法律制度,便被 视为属于同一个法律家族或法系。 2、法系的特征 第一,地域的广泛性 第二,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制度和观念的相似性 • 按照法学界的通说,当代有影响的两大法系为大陆法系和 英美法系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法的历史类型的性质 剥削阶级类型的法与社会主义的法
三、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1、奴隶社会法律制度
2、封建社会法律制度
四、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财产种圣不可侵犯个人本位(倾向) –合同自由 –无过失不负损害赔偿
•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所有权行使的限制社会本位(倾向) –合同自由的限制 –无过错责任
对独立的社会规范
体现意志不同 产生方式不同
实施方式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 调整内容不同
原始习惯
法律
反映全体成员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 的共同意志 志
自发过程
自觉过程
凭借人们内心 以国家强制力为保
的信念,氏族
障
首领的威信等
来实施
以血缘关系为 国家权力管辖范围
标准
内所有居民
权利义务界限 以权利义务分离为
难以界定
两大法系基本特征比较 1、在法律渊源方面的差异 2、在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异 3、在法律结构方面的差异 4、法律术语上的差异 5、在法律推理的技术方面的差异 6、在诉讼程序上的差异
四、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一,不断进步的规律。从总体上看,法律的历 史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 史。法律不断进步的规律表现在它从野蛮、愚昧 发展进步到文明、科学,从催残人到尊重人,从 不平等到平等,从身份的法律给人以束缚到契约 的法律使人得以解放,从“神权”的法律迷信到 “人权”的法律科学等。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法的起源 •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 • 第三节 法系
第一节 法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与社会调控机制 社会组织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社会调控机制:习惯、道德、宗教
“氏族制度的前提,是一个氏 族或部落的成员共同生活在 纯粹由他们居住的同一地区 中。”
恩格斯
原始社会生产 力水平非常低下, 人们过着群居的生 活,实行原始公有 制。
二、大陆法系
1、大陆法系的概念
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历史渊源,以欧洲大陆的 《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制定法为主要标 志,或与其有继受关系并具有某些相似性的各国、 各地区法律的总称。
2、大陆法系的历史发展
古代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罗马法的复兴、法典 化运动、大陆法系的传播、20世纪大陆法系的变迁。
• 第四,依赖于革命或移植改革而发展的规律
– 法律移植,即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某些因素是从另 一国家的法律制度或许多国家的“法律集团”中输入 的
• 法律移植尤其是落后国家法律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 象。中世纪的日本以盛唐的法律为蓝本,制定的 《大宝律令》就是法律移植的结果,使日本的法律 制度和经济文化向前迈进了几个世纪。从世界法律 发展史看,大规模的法律移植始于近代。18世纪末 的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多被广大的落后国家所移植, 19世纪初的法国民法典和19世纪末的德国民法典也 先后被移植到许多国家。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先后移 植法国法和德国法,促使日本一跃而为亚洲乃至世 界的强国。20世纪我国也出现过三次移植外国法律 的高潮:一是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大规模移植西方 法律特别是民商法;二是1949年后移植苏联法律; 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再度借鉴与移植西方法律
• 第二,经济条件决定的规律 。理解法律的发展进
步只能从法律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 去把握
• 第三,历史类型更替与继承的规律。
– 不同类型的法存在的历史联系——继承性
• 在不同类型的法之间,由于它们反映阶级意 志不同而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体现法的阶级 性。
但是法律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具有相对独 立性。新的类型的法律制度在取代旧的类型 的法律制度时可以批判吸取旧法中适合新的 社会形态需要的某些因素。体现法的继承性
• 耶林: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
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三、英美法系
1、英美法系的概念
英美法系是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普通法为基础、 以判例法为主要标志,或与其有继受关系并具有某 些相似性的各国、各地区法律的总称。
2、英美法系的历史发展
普通法的形成、衡平法的产生、近代的法律革命 与改革、英国法的传播、20世纪英美法系的发展。
条件
历史使命不同
具有平等性, 强烈的政治倾向 Fra bibliotek政治色彩四、法的未来 一种观点是认为法律将会消亡;
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律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发展的世界化。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
一、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将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
法,根据其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做出的分类。 二、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与性质
恩格斯
图例如下
生产力的 发展
促成
三次社会 大分工
商品交换、 私有制出现 (经济根源)
阶级和阶级 斗争出现
(政治根源)
国家法的 产生
(法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
三、法的产生的一般规律
1、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 3、由法律、道德、宗教混为一体,逐步分化为各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