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月考试卷(1.1-3.7)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
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
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A. 具有细胞结构B. 能进行新陈代谢C. 手感比较柔软D. 能快速生长2.周末小科与家人去南北湖风景区游玩,采摘了很多吃起来酸甜可口的橘子。
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橘子细胞的()A. 细胞壁B. 细胞质C. 液泡D. 叶绿体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 ℃,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别为36.8 ℃和38.1 ℃)。
那么两次读数分别应是()A. 36.8 ℃和38.1 ℃B. 37.3 ℃和38.1 ℃C. 36.8 ℃和37.3 ℃D. 都为37.3 ℃4.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B. 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C. 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D. 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高点5.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 小于6毫升B. 大于6毫升C. 等于6毫升D. 无法确定范围6.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 皮尺测量长度时拉得很紧偏大B 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D 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绕细铁丝偏大A. AB. BC. CD. D7.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 30℃B. 40℃C. 31℃D. 36℃8.洪濑鸡爪是闻名全国的特色小吃。
鸡爪多“筋”,经切片显微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由此可见“筋”属于(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9.《大西洋月刊》曾报道,在全球大约1500个活火山中,每年约有50个左右活动剧烈。
2018年10月3日,印尼苏拉威西岛火山爆发,火山口喷出的大量灰烬、烟尘以及炙热的熔岩直冲云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火山喷发物会造成空气污染B. 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C.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圈D. 火山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一带10.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A. 风蚀蘑菇B. 海蚀地貌C. 三角洲D. 溶洞11.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吸C.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D. 观察装片时,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12.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 )A.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B.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D.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13.有一种名贵的植物——鹅掌楸,其高可达40m,它的叶片形似马褂,又称“马褂木”,独特的叶形使其成为价值较高的观赏树种,属于被子植物。
以下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B. 被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有利于萌发C.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D. 常见的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被子植物14.“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主要由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砂岩构成,从岩石的成因分析,砂岩属于()A. 岩浆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无法确定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的多样性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16.尼加拉瓜地震时有发生,还有大量的火山遗迹分布,根据上述现象推测,可信的是( )A.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 热带地区多火山分布C. 处于板块交界D. 火山活动不可能诱发地震17.2013年5月9日,上午10时,中国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被菲律宾军方以机关枪扫射,渔船出事的位置在北纬20度、东经123度的海域。
能正确表示出事船只位置的是()A. B. C. D.18.小明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相同的大豆种子,并且设计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进的错误是两个花盆()A. 都应该放在向阳处B. 都应当不浇水C. 温度都应当是0℃D. 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19.小明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
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B. 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C.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D. 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20.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在森林里要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
大会组委会不应向下列的哪种动物发出邀请?()A. 螳螂B. 蝗虫C. 苍蝇D. 蜘蛛二、填空题(共7题;共28分)21.小明同学是刚入初中的新生,短短两个星期,就对科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图依次是他进行科学测量的的一些示意图:(1)他测出这一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
(2)他用刻度尺测一块橡皮擦的长度,橡皮擦的长度是________。
(3)要准确地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他测得冰箱内外温度的示数如图丁戊所示,冰箱内温度示数:________。
22.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4次,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则A,B,C,D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___(2)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为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右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________表示青蛙的细胞结构,理由是________ ,其中标号①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②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图________的细胞。
③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________] ________(填标号及结构名称)结构中。
23.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位置。
(1)可直接用于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3)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24.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对下列A、B、C、D四种动物进行归类(填字母),并完成相关内容。
(1)根据检索表,属于S类的是动物C,那属于R类的是动物________ 。
(2)根据检索表信息,请写出3b内容________。
25.今年4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65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
湖州、上海等多地市民表示震感强烈。
(1)花莲县位于湖州的________方向,地处________地震带;(2)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
A.立刻躲进卫生间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26.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B、C代表的部位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
(2)山坡CF比山坡DF________(填“陡”或“缓”)。
27.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其中,B处为________板块.(2)B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发生________运动,位于两者交界处的红海将不断扩张.(3)日本经常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该国位于板块的________(内部、边缘)地带.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2分)28.鲜花人人喜爱,但“好花不常开”。
于是,鲜花保鲜问题便成为喜爱鲜花的人所关注的问题。
为了探索“延长鲜花保鲜的条件”,小亮提出一种假设,并设计如下实验:A. 取两只等大的锥形瓶,分别标上A和B;B. 在A瓶和B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在A瓶中加入2粒维生素E,并搅拌使之溶解;C. 在A瓶中插入一支玫瑰花,在B瓶中插入一支同样新鲜的菊花(如图),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
(1)请指出他设计的实验中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
(2)他设计这个实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
(3)在做科学实验时,我们常选取多株植物样本进行重复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4)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修改实验数据B.修改假设C.重新实验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29.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 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
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______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________。
30.小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