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课标二轮课件: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语文课标二轮课件: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 B ) A.“一岁林花即日休”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有异曲 同工之妙,感染力 强。 B.“未放愁”内涵丰富,既指春花的愁情尚未释放即已凋谢, 也指赏花者的愁 情尚未显现。 C.颈联用词极见功力,“衔”“傍”生动地描写出春末暝色 四合、阴云低压 的凄迷之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读下面这首宋诗,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完成问题。
()
题许道宁画[注]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
陈与义
简淡中见新奇。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大部分的篇幅。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的辽阔万里之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
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
赏者的主观感
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看标题。标题中含有以下信息: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题画诗);②点明了对象(许道宁画);③暗示 诗歌主旨(赞美)。 2.看作者、注释:北宋时期人,没有写作背景、情感提示。 3.看诗句。这首诗里没有语言“变形”现象,逐字逐句理解诗句如下: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江水, 苍苍茫茫的是哪一个郡的山?一向都是万里无边的意境,今却画在尺幅不大的一窗间。树木映照 在夕阳的余晖中,孤零零的云朵还没有落下去。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的诗句,搜肠刮肚也找不出 合适的诗句来形容其意境。整首诗表达了对画作的赞美之情。这里关键是对诗歌最后一句中 的“吟断”的理解,这个词出自卢延让《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4.看选项。通读全诗,可以确定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首联有山有水,而且“满眼长江水” 。颔联“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可疑。颈联写了作者眼中的树木与浮云。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艺术风格、构思、诗句内容及意蕴等方面的 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陶冶审美情操。 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诗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是把画 作比喻成一扇窗,诗人通过这幅画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辽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典例
(2019课标全国Ⅱ,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完成
)
问题。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
投长沙裴侍郎
信奉坚定不移。
杜荀鹤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总纲目 录 满分攻略一
诗歌
满分攻略二
“五看法”快速读懂 诗歌选择题全面突破
满分攻略三 熟记五类答题模板, 突破诗歌鉴赏瓶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满分攻略一 “五看法”快速读懂诗歌
鉴赏古诗,其前提就是要读懂古诗。必须转变轻读诗、 重做题的倾向,要 沉下心来,反复咀嚼,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运用 的技巧。在考场 上抓住关键线索,快速读懂诗歌,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 D “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理解诗歌的情感错误, 诗歌抒发了思古 之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2019湖北武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即日 李商隐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①忽散银壶②漏,更醉谁家白玉钩③。 [注] ①金鞍:黄金装饰的马鞍。②银壶:古代用以计时的水 斗。③白玉钩:白 玉制的带钩,酒席上的游戏用具。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2019河北唐山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听郑羽人弹琴 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D ) A.“羽人”,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飞仙。诗中“仙乡”“ 仙子”两词照应 了诗的标题。 B.诗歌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夜晚,明月照在山中,山林 一片寂静,诗人 听仙人弹琴,淳古之风油然而生。 C.诗中选取的“琴声”“秋月”“空山”等意象,同尾联的 “浮华世”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不愿去寻找捷径。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
[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恩惠,受恩必报。
诗人表达的对恩惠的态度,并非“受恩必报”。他希望凭自己的才学被人赏识,而不会随便接受 别人的恩惠,D项对全诗的情感理解有误。 A、B 两项中,关键是理解“朱门”与“孔门”两词。“朱门”可联系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代表权贵人家;“孔门”可联系“孔门弟子”,代表儒家的道德领地。C项,“致书”,唐 代知识分子多有请有名望的人向掌权者或朝廷写信推荐,以求入仕捷径的习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 B “尚未显现”对诗句意思理解有误,诗中指赏花者 的愁情无法排 遣。 理解“未放愁”的含义要联系上句中的“真无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步骤
解说
步骤一 认真审读题干 看清楚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题干有没有关涉诗
。
歌具体要素的关键词。
步骤二 明白选项设误 一般来说,越是笼统的说法越不容易错,越是具体的阐释越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满分攻略二 诗歌选择题全面突破
选择题的4个选项信息含量大,囊括了对情感、主旨、语 言、手法等的 赏析;只有1个错误选项,并且错误也只是细节上的设误。因 此答题时,考生只 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 置选项的设误 点,就可以顺利作答。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掌握诗歌选择题设 置错误的方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