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基本内容〗
一、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
(一)计算公式
根据无形资产转让计价方式不同,收益法的应用可表示为下列两种方式:
讦王畔产评方值二£二4
(1+r)
J4
瑟资产评估值=最低收费额+勺罕
SC1+V
式中:K----无形资产分成率;
R---销售收入或销售利润作为无形资产分成基数;
i----收益期限;r----折现率。
两公式的不同处在于公式②多了一项最低收费额,但在后项按扣除最低收费额后测算无形资产分成率,因而本质上与公式①一致。
公式②是基本式。
(二)最低收费额的确定
最低收费额指无形资产转让中的旱涝保收”收入或称之为入门费”是最低转让价,也可作为无
形资产竞卖底价。
由于无形资产具有垄断性,当某项无形资产是购买方必不可少的生产经营条件时,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由以下因素决定:
1•重置成本:购买方应该补偿无形资产成本费用,若购买方与转让方共同使用该项无形资产,则由双方按运用规模、受益范围等分摊成本费用。
2•机会成本:无形资产转让的机会成本指因转让而减少的利润或增加的开发支岀,应由购买者补偿。
最低收费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无骸務产毘低收费额=重置成本净值X转让战本分摊率+无形资产转让的机会战本
d “ *厶叱购买方运用无形费产峨计能力
运用无形資产的总设谦幼
锁賢产转让的机会成本二无形资产转出的净减收益+无形資产再开发淨増费幷
公式中购买方运用无形资产的设计能力”可根据设计产量或按设计产量计算的销售收入确定,
各方运用无形资产的总设计能力”指运用无形资产各方汇总的设计能力。
分摊无形资产重置成本不是按照实际运用无形资产的规模,而是按照设计规模确定权重,购买方独家使用该无形资产时转让成本分摊率为1 ;无形资产转岀的净减收益”和再开发净增费用”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测算。
无形资产转出净减收益”一般指无形资产尚能发挥作用期间减少的净现金流量。
再开发净增费用”包括保护
该无形资产追加的科研费用和其他费用、员工再培训费用等。
例:某企业转让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已知如下资料:该企业与购买企业共同享用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双方设计能力分别为600万和400万标箱;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系国外引进,账面价格200万元,已使用2年尚可使用8年,2年通货膨胀率累计为10% ;该项技术转岀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以后8年减少的销售收入按折现值计算为80万元,追加开发费20万元。
试评估该项无形资
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
评估过程如下:
(1)两年来通货膨胀率为10%,按物价指数法调整外购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并根据成新率可得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为:
200X (1+1(B)X —= 1T0C?元
2+S
(2)按设计能力确定重置成本净值分摊率;
重置成本浄值分摊率=-^―=则
600 +400
(3) 确定转让无形资产的机会成;
转让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二 80 + 20= 100(万元)
(4) 确定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评估值。
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评估值=
176*40% + 100= 170.4(万元) 二、收益法应用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一)无形资产收益额分成率的确定
无形资产收益额是由其带来的超额收益,但这部分收益是无形资产附着于有形资产获得的共同 收益,可通过分成率加以计算,公式如下:
无形资产收益额 =销售收入(利润)>销售收入(利润)分成率X (1-所得税率)
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率
转让实务上因利润额不稳定,也不容易控制和核实,按销售收人分成则切实可行,因此一般确 定销售收入分成率(俗称 抽头”,在换算成利润分成率。
如国际市场上一般技术转让费不超过销
售收入的3%〜5%,按社会平均销售利润率
10%推算利润分成率为 30%。
如果购买企业平均销售利 润率为15%,则利润分成率为 20%。
但从销售收入分成率本身很难看岀转让价格是否合理,只能从 利润分成率来判断,
因而利润分成率是评估的基础。
禾U 润分成率的确定以无形资产带来的追加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为基础。
有的情况下容易直 接计算。
在不容易区别追加利润的情况下,往往要采取迂回的方法。
无形资产转让的利润分成率的 确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根据各生产要素对提高生产率的贡献估算无形资产价值。
选择两种生产经营方式, 一种用普通生产技术或企业原有技术,另一种用转让的无形资产,两者利润的差额就是投资于无形 资产带来的追加利润;各年度追加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按各年度利润现值的权重,求岀无形资产寿 命期间追加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即评估的利润分成率。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科学分析净追加利润。
边际分析法的步骤是:
(1)通过以下方面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因素进行分析得岀追加利润。
①开辟新市场的垄断加价因 素;②消耗量降低,低廉材料取代,成本费用降低;③产品结构优化,质量改进,成本销售收入率 提高。
⑵测算无形资产寿命期间的利润总额及追加利润总额并折为现值。
(3)计算利润分成率,公式如下:
利润分成率=X 追加利润现值利润总额现值
例:企业转让彩电显像管新技术,购买方用于改造年产
10万只的生产线。
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 因素分析,得知寿命期间各年度分别可带来追加利润 100万元、120万元、90万元、70万元,分别 占当年利润总额的 40%、30%、20%、15%,试评估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分析:本例所给条件已经完成了边际分析法第一步工作,只需计算各年的利润总额,并与追加 利润一同折现即可得岀利润分成率 力各年度利润总额及现值 (折现率为10%)。
=100 +40%* (1 + 10% ) + 120 +30%(1+10%) + 90 +20%(1+10%) 3 + 70 +%(1 + 10%)
=1214.88(万元)
=305.5(万元)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305.5/1214.88*100%=25%龙追加利润现值 =100(1 + 10%)+120(1+10%) 2 3
+90(1 + 10%) +70(1 +
2.约当投资分成法边际分析法根据各生产要素对提高生产率的贡献来估算,易于被人接受,但许多场合下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互为条件,很难确定购置无形资产的贡献率,考虑无形资产是高度密集的知识智能资产,采取在成本基础上附加相应成本利润率折合成约当投资的办法,按无形资产的折合约当投资与购买方投入资产的约当投资的比例确定利润分成率,公式为: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 无形资产重置成本*(1 + 适用成本利润率)购买方约当投资量= 购买方投入的总资产的重置成本*(1 + 适用成本利润率)
确定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时,适用的成本利润率按转让方无形资产总成本占企业(产品)超额利润
总额的比率计算,没有企业的实际数时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
购买方约当投资量适用的成本利润率按购买方的现有水平测算。
例:甲企业以制造四轮驱动汽车的技术向乙企业投资,该技术的重置成本为100 万元,乙企业拟投入合营资产的重置成本8000 万元,甲企业无形资产成本利润率为500% ,乙企业拟合作的资产原利润率为12.5% 。
试评估无形资产投资的利润分成率。
分析:如果按双方投资的成本价格折算利润分成率就不能体现无形资产作为知识智能密集型资产的高生产率,因而应采用约当投资分成法算估利润分成率。
无形资产的约当投资量= 100*(1+500%)=600(万元)
乙企业约当投资量= 8000*(1+12.5%)=9000(万元)
甲企业投资无形资产的利润的分成率=600+(9000+600)=6.25%
边际分析法和约当投资分成法是用于确定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的理论依据,评估人员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市场交易信息资料、经验分析测定利润分成率。
(二)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折现率的内涵指投资于该无形资产相适应的投资报酬率。
折现率一般包括无风险利率、风险报
酬率和通货膨胀率。
一般无形资产投资收益高,风险性大,折现率高于有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
另外,折现率应与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额的计算口径应保持一致。
(三)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无形资产收益期限或称有效期限指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
无形资产没
有物质实体,不存在有形损耗。
但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无形损耗可使其价值降低,具体有下列三种情况:1.一种更为先进的无形资产出现使采用原无形资产无利可图时,原无形资产就没价值了。
2.随着无形资产传播面扩大,企业已普遍掌握这种无形资产,不需要任何成本即可获得,拥有企业也不再具有获取超额收益能力,其价值也就大幅度丧失了。
3.企业拥有某项无形资产所生产产品销售量骤减,需求人幅度下降时,这种无形资产价值就会减少,以至完全丧失。
无形资产有效期限指无形资产具有的获得超额收益能力的时间。
资产评估实践中预计和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可依照下列方法进行:
第一,按法律或合同、企业申请书对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规定确定。
第二,法律未规定有效期,可按企业合同或申请书中的规定确定。
第三,法律、企业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
预计受益期限采用统计分析或与同类资产比较得出。
评估时应注意的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无形资产有效期限比其法定保护期短,科学技术越发达无形资产更新周期越快,有效期限也越来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