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复习题2012年
A库利B皮尔士C索绪尔D巴尔特
3.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4.关心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初级群体”和“镜中我”概念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是( )。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5.1922年,对美国外语报刊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内容分析,发表了题为《移民报刊及其控制》的论文并提出“新闻是社会上个人间讨论之基础素材”观点的是美国学者( )。
6.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社会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7.在传播学的先驱与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
C.霍夫兰D.施拉姆
8.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的是( )。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D.卢因
二、选择题
1.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
A.内容分析B.议题设置C.媒介研究D.控制研究
2.“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 )提出的。
A.巴斯B.怀特C.库尔特·卢因D.麦克内利
3.1950年,传播学者( )将“把关人”的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3.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传播过程由五个环节和一个不速之客——()构成。这一不速之客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优点。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可以概括为()与()。
5.1954年,()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
6.相对于香香农、韦弗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增加了()机制,同时拓展了()的概念。
10.批判学派中的流派主要有()、()、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11、批判学派中的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和()。
12.批判学派中的政治经济学派学者主要从()和()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6.根据麦奎尔的研究,媒介的表现可以从( )、( )、新闻的客观性及现实的反映还是扭曲等几个方面评估。
7.根据弗雷奇的阅读易读性公式,在英文中影响一篇文章易读性的主要因素是( )与( )。
8.根据弗雷奇的人情味公式,在英文中影响一篇文章趣味性的主要因素是( )。
二、选择题
1.如果我们用玫瑰花指代爱情,那么玫瑰花和爱情分别就是符号的( )。
11.社会责任理论是由()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
12.在民主参与理论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学者J.A.巴隆的()和B.H.巴格迪坎的()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3.列宁指出: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
4.传播学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差异:
五、论述题
结合实例谈谈学习大众传播学的意义。
第二章 大众传播的过程与要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与()。
2.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他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的过程模式。
8.《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提到的四种理论是(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9.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和()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10.除了弥尔顿以外,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还有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托马斯·潘恩、()等人。
2.罗兰·巴尔特追随索绪尔,认为符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和( )。
3.约翰·费斯克在巴尔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符号的意义分为三个层次:( )、( )、潜在意义。
4.美国学者博格认为,所有的电视产品都可以按照( )与( )的结合来划分其类型。
5.德弗勒认为美国大众传媒的内容主要包括( )、( )和高级趣味内容。
A“5w”B循环C平衡D螺旋
2.香农、韦弗模式描述整个传播过程由五个环节和一个不速之客()构成。
A信源B噪音C信道D信宿
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由两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以及联结它们的线条组成。其中左边那个大圆中的文字,依次为()
A.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B.编码—讯息—译码
C.译码者—释码者—编码者D.译码—讯息—编码
6.国家和政府对大众传播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
5.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的手段有哪些?
6.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变化过程,试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7.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从传播所运用的符号看可分为()和()。
5.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分,传播可分为()、组织传播和()。
6.以传播层次划分,传播可分为()、两人传播、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
7.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以19世纪30年代()的出现为标志。
8.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指的是()、()、()、()。
9.传播学的奠基人是()。
5.1644年英国思想家、诗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并认为这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6.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了新闻自由的四条标准是()、()、自由出版报纸和自由批评。
7.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控制较为宽松,一般采用();对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介的控制比较严格。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有制是()。
A.巴斯B.怀特C.库尔特·卢因D.麦克内利
3.( )理论的内容包括: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4.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思想来源为1644年()的《论出版自由》。
A.洛克B.弥尔顿C.密尔D.杰弗逊
二、选择题
1.美国社会学家()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讨论传播。并为传播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
A库利B皮尔士C索绪尔D巴尔特
2.美国学者( )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设了一个题为《传播》的短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用像。”
一、填空题
1.对于大众传播来说传播者可以是(),也可以是()。
2.目前在网络世界里最积极、最活跃、最有力量的传播主体依然是那些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包括()和提供新闻传播和大众信息服务的()。
3.“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4.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并不只有一个:()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素材应写成新闻稿;( )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专题刊播;编辑审和总编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
7.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的制度。
A.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B.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C.公私合营D.私营制
8.意大利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的制度。
A.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B.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C.公私合营D.私营制
9.英国学者()曾将各种传播规范体系中所含的主张称为关于传播制度或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并归纳了六种主要类型。
5.美国政治家()是新闻自由的“至上论”者,他曾说过:“如果无报纸而有政府与无政府而有报纸,二者之间必选其一,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A.亚伯拉罕·林肯B.乔治·华盛顿C.托马斯·杰弗逊D.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6.英国和日本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的制度。
A.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B.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C.公私合营D.私营制
9.提出传播过程的“5W”模式的是( )。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D.卢因
10.被称为“信息论之父”的是()
A维纳B香农C卢因D默顿
11.提出“群体动力学”理论的是()
A拉扎斯菲尔德B卢因C维纳D香农
12.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13.文化研究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 )等人为代表。
第一章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 一个是()的传统,一个是()的传统。
2.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也不单单是(),而是作为两者之统一的信息。
3.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的有机整体。
A.G.默多克和P.格尔丁B.S.霍尔和D.莫利C.A.葛兰西D.J.哈贝马斯
三、名词解释
1.传播
2.信息
3.自我传播
4.人际传播
5.大众传播
6.传播学
7.刻板成见
8.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9.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四、问答题
1.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2.传播学为什么诞生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3.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创始人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6.( )提出的“主我”和“客我”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7.写出《舆论学》并提出了“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和“刻板成见”(stereotype)概念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