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血肉筑长城》导学案
出品人:刘杨审核:史卫民课型:新授使用时间:12月8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及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明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难时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1.台儿庄战役; 2.百团大战;3.中共七大的召开。
难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中共七大:时间:地点:
内容:
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背景:时间:标志:
背景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陷入困境。
2、中国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3、美国想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4、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意义:1、洗雪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国民党主要负责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后来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辟敌后战场。
平型关大捷属于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
2、八路军要发动百团大战的背景是什么?战争的目的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3、阅读课本内容及表格,说说为什么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
4、讨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阅读课后资料,抗战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三、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在()
A.山西B.河北C.山东D.河南
2.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
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
B. 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
C. 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
D. 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
4.关于台儿庄战役,正确的叙述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B..歼灭日军10万人
C.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5.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945年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旅顺
B.大连
C.台湾
D.福建
9.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诞生
D.抗美援朝的胜利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共两党的合作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D.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
(1)以上材料是谁在所作的什么报告中阐述的内容?
(2)这个报告是哪次会议通过的?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
(3)此次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4)这次大会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考链接:
1、(2006山东泰州)1937年,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2、(2006广西南宁)“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请判断这是什么战役()
A.卢沟桥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3、(2007•广西来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黄海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
图一:黄海海战图二:百团大战
第二组:
图三: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
图四:1945年9月2日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请回答:
(1)第一组图片中的两个战役分别发生在哪两次侵华战争中?
(2)从第二组图片反映的两个事件可以看出两次战争有什么不同的结果?(3)出现以上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