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设计方法讲解
随机化分组
交叉设计
(cross-over experiment design)
例 某医院研究依那普利(A 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以传统的抗高血压药
卡托普利(B 药)作对照。经随机化将个体分为两组,一组先给 A 药后给 B
药,另一组先给 B 药后给 A 药。第一、二阶段均为一个月,一、二阶段之
间的间歇期为一周。结果见下表。
1 0.092919
1
2 0.373374
6
3 0.478907
8
4 0.767174
10
5 0.98825
11
6 0.16218
4
7 0.131871
3
8 0.411285
7
9 0.575607
9
10 0.990747
12
11 0.130586
2
12 0.193939
5
【例2】
将【例1】中的12头动物用随机 方法分配到甲、乙、丙三组中去。
3
3 0.852039 丁
3
4 0.360423 乙
交叉设计
(cross-over experiment design)
每个受试者随机地在两个或多个不同试 验阶段分别接受指定的处理(试验药或对照 药)。
同源配对设计的扩展
优点:(1)控制个体间的差异, (2)减少受试者人数。
交叉设计
(cross-over experiment design)
(1)将多方面条件相近的受试对象配成一组,称作一 个区组(block)。
(2)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个数 取决于 对比组组数。 (3) 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被随机地分配到各对比组
中。
配对设计的扩展,故又称配伍组设计
【例4】将【例1】中的12头动物设计分为 三个区组,进行四种处理的比较。
方法 (1)编号:对12头动物进行区组编号,同时每个区组内的 四头动物也分别编号。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组合编号,依次由计算器 (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12个)。 (3)归组(区组内四头动物的随机) :事先规定每一个区 组内随机数字由小到大对应动物分别分配到甲、乙、丙、丁 处理组。
4 0.587329259 先B后A
5 0.091805521 先A后B
6 0.895852174 先B后A
7 0.087670352 先A后B
8 0.079729898 先A后B
9 0.953320309 先B后A
10 0.860025371 先B后A
11 0.192581737 先A后B
12 0.588365124 先B后A
(5)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几种不同设计类型的随机化分组:
(1)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2)配对实验设计 (3)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4)交叉设计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completely random experiment design)
• 将观察单位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与对 照组或几个对比组中去。
随机的三个含义
• 分组随机-均衡性 每个研究对象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处理组
• 抽样随机-代表性 总体中每个观察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
• 实验顺序随机-平衡顺序或季节的影响 每个研究对象先后接受处理的机会相同。
2.随机化的方法
(1) 抛硬币法 “徽”与“字” (2) 掷骰子法 6面 1~6 点 (3) 抽签法 (捻阄) (4)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数字法)
被动地观察、如实记录
两种研究类型的区别与联系
干预因素 研究类型 研究范围 研究地点 控制误差 相互关系
实验研究 施加
推断性 较小
实验室或现场 较好
对调查加以验证
观察性研究 不施加 描述性 大 现场 较差
为实验提供线索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2. 按照研究的时间关系分类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3. 按照对象分类 代表研究和推广的目标人群
1.同源配对:同一受试对象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受试对象自身实验前后的对比 。
2.非同源配对:将具有相同条件的实验对象配成对 子。
非同源配对随机化分组
【例3】将已按近似条件配好的10对小白鼠,用随机方法分配到实验组
和对照组。
方法
(1)编号:对小白鼠进行对子编号,同时每个对子内的二 只小白鼠也分别编号。
照、相互对照 、历史对照
2.设立对照应注意的事项
(1)均衡
对照组与实验组 除研究因素外,其他因素应 尽可能相同
(2)同步(平衡)
对照组与实验组 应处于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
3. 设立对照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照 (2)缺乏适当的对照: 历史对照 (时间不
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技术
泸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贾红
jhong_lz@
内容提要
一、医学研究设计的内容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三、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四、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五、研究设计的其他原则
一、医学研究设计的内容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1. 按照研究的形式分类
1). 实验(Experiment)研究 (干预)
2
1 0.244509 对照组
2
2 0.942799 实验组
3
1 0.676174 对照组
3
2 0.746367 实验组
4
1 0.414228 对照组
4
2 0.839808 实验组
5
1 0.480219 对照组
5
2 0.779181 实验组
6
1 0.241587 对照组
6
2 0.801812 实验组
表 两种药物A治药疗高1组血压 B 的 药临床交叉试验
病例号 第一阶 第二阶
病例号
段
段
1
102
104
16
2
108
106
17
。。。 。。。 。。。
.。。
2组
B药
A药
第一阶 第二阶
段
段
108
100
110
94
。。。
。。。
【例5】某研究者拟采用交叉设计观察A、B两 种药物治疗1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
1. 随机数字法
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以机会 均等的可能性被抽取。
1.随机化的意义
(1)随机分组使两组样本在非处理因素 方面尽可能一致,使处理因素产生的效应 更加客观;
随机与随意
• 随机:random 机会均等, 客观性 • 随意:as will 随主观意愿,主观性
• 随机化分组,不仅能控制已知的混杂因素(非 研究因素),而且还能控制未知的混杂因素。
在同源配对设计基础上发展的双因素设计。
它可在同一病人身上观察两种或多种处理的效应。
设计:配对分两组;1 组, 先 A
后 B 因素,
2 组, 先 B 后 A 因素。
(阶段Ⅰ)(阶段Ⅱ)
交叉设计的基本模式见图:
按纳入标准
阶段 I
阶段 II
确定病人 1组 A 处理(测量)
间 歇
2组 B 处理(测量)
期
B 处理(测量) A 处理(测量)
确定处理因素的注意事项:
(1)抓住实验中的主要因素 (2)明确处理因 Nhomakorabea和非处理因素
病人对治疗的反应除了治疗因素外,还包括病人的心理状态、 生产、生活条件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后者可称为非处理因素。 (3)处理因素须标准化
处理因素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例如,不同时期的药物批号,手术操作者熟练程度。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受试对象:人——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动物——动物实验( animal experiment )
临床试验:治疗——临床疗效实验 预防——社区干预实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2). 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ies) (无干预)
三、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三)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
其他因素
处理因素
降压药
受试对象
高血压病人
其他效应
实验效应
血压值
(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
例:药剂、手术方法、毒物
例:人、动物 1. 受试对象的选入标准 明确规定受试对象选入标准(eligibility criteria):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排除
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2. 受试对象的控制 (1)受试对象的一致性
人——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 动物——种系、年龄、性别、体重等 (2)受试对象影响因素的控制 季节、温度、湿度、生活环境、嗜好、 试验辅助措施等。
方法
(1)编号:按动物体重依次编号为1,2,3,…,12号。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个编号,依次由计算器(计 算机)产生随机数(共12次)。
以上两点与分成两组完全相同。 (3)归组:事先规定将较小随机数的4只动物分入甲
组,将较大随机数的4只动物分入丙组,其他4只动物 分入乙组。
编号 随机数 随机数排序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组合编号,依次由计算器 (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20个)。
(3)归组(对子内两只小白鼠的随机) :事先规定每个对 子内随机数字较小者分配到对照组;随机数字较大者分配到 实验组。
对子编号 对子内编号 随机数 随机数排序
1
1 0.003176 对照组
1
2 0.92026 实验组
1 0.09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