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使用、除颤仪使用PPT精选课件

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使用、除颤仪使用PPT精选课件


快速判断患者意识
2
心外按压 30下
3
人工通气 2次
4
连续5个循环
5
判断复苏指征
8
1、意识判断要领
发现患者意识丧失,轻拍患者肩部,
双耳高声呼叫病人:“××!你怎么了?”
呼唤后无反应,可按压人中。 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9
2、高声呼救
确定意识丧失,应立即高声呼救 院前:他人协助抢救,并叫急救车。 院内:患者意识丧失,通知医生,推抢救车,计时。
20
4、按压示意图 (C)
21
4、正确按压(C)
22
4、错误按压(C)
23
4、按压错误手法(C)
24
5、开放气道(A)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无阻
昏迷病人发生上呼吸道梗阻的原因: 1、舌后坠 处理方法:压头抬颏法;双手托下颌法 2、异物 清除方法: ①手指清除、拍背、压腹; ②(有条件时)使用吸引器。
29
7、口对口人工呼吸 (A)
30
8、判断复苏指征
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
颈动脉搏动—喉结旁开2指
31
9、操作后
摆复苏体位 洗手、记录抢救过程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变化
25
5、开放气道(A):压头抬颏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26
5、 开放气道(A):托颌法
(头颈部外伤)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 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专业人员必须掌握
27
6、判断口鼻腔分泌物
有分泌物:清除 无分泌物:不用清
28
7、人工呼吸(B)
吹气方法:深吸气、捏鼻翼、口包口缓慢吹气 吹气时间: 1-2秒 缓慢吹气,蒌缩的肺逐渐扩张,减小胃膨胀 吹入气量:700~1000ml 有效标准:胸部抬起 吹气后、松鼻、离唇、眼视胸部、深吸气 按压/呼吸 = 30:2
第一目击者必须在病人身旁,迅速实施徒手心肺复苏。
10
3、摆放体位
复苏体位:仰卧位 在地面、硬床板上或垫复苏板 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11
4、胸外心脏按压(C)
——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 是心搏骤停后有效方法

12
4、胸外心脏按压要领(C)
有力、连续、快速
除颤波型:双相波、单项波 电击能量:200J、360J
37
电极位置对电击效果之影响图如下:
正确的电极位置 电流通过二个心室
错误的电极位置 电流只能通过部分心室
38
电极大小
成人电极直径8~13㎝ 婴儿电极直径4.5㎝ >1岁儿童、体重10㎏以上者,可用成人电极
39
注意事项:
1.充电后两电极板不能相碰触,以免“短路”,且至少应相距10cm。不 宜空气中放电。
流程变化
2005指南
1、A-B-C 2、看、和感觉呼吸 3、按压速率:每分钟 大约100 次 4、按压深度4- 5 厘米
2010指南
1、 C-A-B
2、取消“看、听和感 觉呼吸” 3、按压速率:每分钟 至少 100 次 4、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5、保证每次按压后胸 廓回弹
6
7
现场CPR方法
1
18
4、按压姿势(C)
地面急救采用跪姿,膝平患者肩部 床上急救应站于脚踏板上 双臂绷直,肩、肘、腕关节呈同一直线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
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
19
4、按压用力方式(C)
双肩在双手正上方,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
强调“黄金8分钟”
3
初期复苏
—是呼吸心跳停止时的现场急救措施,以紧急建立人工 循环(心脏挤压)和供氧(人工呼吸) 为目标。
—是在无任何医疗设备的情况下进行;非医务人员经培 训后也能掌握。
4
初级生命支持
A气道开放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D除颤
5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33
D 除颤
利用除颤仪在瞬间释放高压电流经胸壁到心脏,使得心肌 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终止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折返或异 位兴奋灶,从而恢复窦性心律。
34
非同步电除颤适用于:
1、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 2、心室扑动 3、心室颤动
35
36
电极板位置 心底部:胸骨右侧第二肋间或右锁骨下胸骨旁 心尖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或左乳头外侧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1
心肺复苏术
是当一个人因某种因素造成呼吸、心 跳停止,而产生悴死现象,为其实施 的急救技术。
2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按压部位 按压深度
按压频率 按压姿势
13
4、按压定位:两乳头间
14
4、按压定位 (C)
食指沿肋骨下缘向上滑到胸骨下切迹,上两指,另一只手掌根靠在 手指手重叠掌根紧贴胸骨
16
4、按压深度(C)
胸骨下陷至少5cm
17
4、按压频率(C)
大于100次/min 按压和放松时间各50%
32
模拟病例
抢救室来一名意识丧失的患者,需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拍双肩)安 妮,按压人中无反应,确定患者意识丧失,通知医生准备抢救,计时, 去枕,暴露患者胸部,松腰带,复苏板垫于患者身下,立即行胸外按 压30下,打开气道,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假牙,气道无梗阻,给予人 工呼吸2次,继续胸外按压,五个循环后, 判断复苏指征,触摸颈动 脉1001---1010,患者自主呼吸及颈动脉搏动恢复,检查瞳孔,抢救 完毕计时。整理衣物,拍双肩,呼叫患者,患者意识恢复,撤复苏板, 遵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患者颜面、口唇、甲床色泽转为红润,肢端 转暖,整理床单位,垫枕头,安妮,您不用紧张,医生和护士会在您 身旁守护。洗手、记录抢救过程,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及尿 量变化,若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操作完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