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万头猪场立项报告

标准化万头猪场立项报告

标准化万头猪场立项报告XX县XX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万头猪场立项报告立项单位:XX县XX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单位:XX县XX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承建负责人:编写单位:陕西XX有限公司XX县XX畜牧产业有限公司编写人员:目录第一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第二章市场分析 (4)第一节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4)第二节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5)第三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6)第四章项目地点的选择与猪舍建筑要求 (7)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 (10)第一节技术依据单位 (10)第二节标准化养猪特点及工艺流程 (10)第三节建立标准化养猪场的依据和原则 (12)第四节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12)第六章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总体规模 (14)第七章项目建设内容 (14)第一节土建工程 (14)第一节土建工程及猪舍设施投资估算表 (16)第二节商品繁育场的品种介绍、杂交模式及引种费用估计 (17)第三节饲养费用估算 (19)第1页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0)第九章建设期和实施进度安排 (21)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21)第十一章效益分析 (24)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26第2页XX县万头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项目概况XX县位于陕南安康市东部,三面环楚,襄渝铁路,316国道和即将新建的十(堰)天(水)高速公路穿县而过,全县土地面积1450平方公里,有人口22万人,其中有4.8万农户,19万农业人口,2005年全县养猪18万头,出栏9万头,牧业产值达到1.3亿元,而养猪产值占到一半以上,是省列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县将畜牧业确定为农村五大绿色产业重点发展,到“十一五”末建设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基地,牧业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县委、县政府作出了突破发展畜牧产业的决定,制定一系列发展政策和措施,围绕关键环节,狠抓生猪良种繁育改良,目前全县引进发展种猪3000余头,还没有规模良种繁育种源基地,良种普及率相对较低,同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发展绿色产业,县域及周边地区牧业优势大,发展快,为良种繁育形成较大潜在市场。

项目建设计划投资898.18万元,其中申请省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

建设标准化圈舍及年加工2万吨饲料设施,近期达到年饲养原种及二元母猪600头以上,年产良种仔猪1.5万头,年提供二元母猪1000头以上。

到“十一五”末,达到饲养种猪1000头,第3页年提供三元仔猪2.5万头,二元母猪2000头以上,年生产加工饲料2万吨,实现产值2500万元。

项目将以标准化种猪繁育场建设为核心,建设沼气为重点的排污设施,实行无害化排污,并综合利用沼气、沼液肥在猪场周边发展大棚蔬菜设施农业,形成畜、沼、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以“圈、厕、沼、厨”一建三改为主的标准化养畜、无公害化种植,进一步推动我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

第一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该项目的建设是消费市场的需要近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疫情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以及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重要原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影响出口创汇的严重问题。

除疫病外,各类药物、化学物质、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特别是通过疯牛病、禽流感、瘦肉精,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政府把制定行业规范重点将放在食品安全的监控上。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安全、优质、新鲜及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标准化养猪是“发展安全食品,倡导健康消费,促进社会进步”,从品种标准化、营养标准化、饲养管理标准化、药物使用标准化来规范生产源头,为消费者提供“安第4页全、优质、新鲜”的优质肉产品,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发展标准化养猪是消费市场对食品安全的需要。

二、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率,降低养猪生产成本的需要尽管陕西省养猪业发展较快,但相对畜牧业发达省份仍有不少的差距,距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品种较差,良种普及率不高,特别是以三元杂交为主的良种仔猪比例还很低,影响养猪业效益。

2、饲养环境差,圈舍条件差。

3、疾病威胁较大。

4、生产效率低下,发达国家出栏率已达190%以上,料肉比2.5—2.8:1,而我县目前出栏率仅在80%左右,料肉比水平在3.2—3.5:1左右。

5、产业化程度不高,需要产生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带动猪产业的快速提升。

标准化养猪是选用优良的猪品种,一流的养猪圈舍.设备,一流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治方案,进行规范的养猪生产,从而实现养猪生产圈舍标准化,品种标准化,营养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标准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养猪效率。

三、本项目的建设是养猪业标准化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养猪第5页经济效益的需要1、标准化养猪生产水平高。

每头母猪年产胎次2.3—2.5窝,比传统养猪1.5—1.7窝提高40%以上,仔猪成活率95%以上,比传统养猪75%—80%提高15%以上,仔猪从出生到育成100kg上市,只需140—151天,比传统养猪230—250天缩短80多天,料肉比由3.2—3.5:1以上降到2.4—2.6:1(15—100kg)。

2、标准化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早期断奶新工艺(一般哺乳21—28天断奶),饲养管理标准化,提高了生产成绩,从而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顺应西部大开发形势,顺应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好形势标准化养猪是在集约化养猪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的养猪生产。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手段,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尺度,是表明国家现代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标准化养殖业,对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际贸易都有重要作用。

中央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采以优惠政策,扶持鼓励畜牧业进行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生产。

我县已被列为陕西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之一,XX县人民政府也把畜牧业确定为农村五大绿色产业重点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政策和措施,提出了突破发展第6页畜牧产业的实施意见。

本项目的建立对健全标准化养猪体系、促进养猪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是符合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

二、该项目的建立符合XX县养猪业发展XX县是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猪肉需求量迅速增长,生猪养殖成为畜牧业的热点,优质商品仔猪供不应求。

加之我县有畜牧兽医工作站,长期从事疾病防治、疫情监测、检疫、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等工作,为建设生猪良种繁育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

同时,乡、村两级有畜牧养殖协会,而且农民素有传统养猪习惯和经验,养猪生产已逐步地向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转变。

三、该项目的建立是建立我县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

在XX 县建设优质生猪良种繁育项目,不仅可以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使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而且为我县改善土壤提供有机肥源,同时,沼气、沼液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达到再生资源利用,带动以大棚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形成无污染绿色生产的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统一。

第二章市场分析第一节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畜牧业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志。

面对入世和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畜牧业紧抓产业优化升级,依托自然资源优第7页势,依靠政策支持,上级资金扶持,大力建设标准化养猪项目。

从2004年以来全县大力推广规模化养猪,但是优良仔猪的供应已成为严重的缺口,该项目的建设,既是解决我县良种仔猪供应的核心项目,也是我县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新鲜、优质的猪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建立标准化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场,仔猪销售市场广阔,肉猪销售市场潜力更大,而且售价比一般猪肉市场售价高,带动了当地农民养猪增收、发展了当地经济,同时将拉动饲料生产、畜产品屠宰加工销售企业的发展第二节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商品仔猪市场需求和原材料市场分析:据统计,我县2005年底生猪存栏18万头,年出栏育肥猪9万头,适繁母猪0.3万头,年产仔猪7万头,年需仔猪缺口11万头,由于没有上规模的繁育种源地,优质仔猪的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养猪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大量从外地调进仔猪,品种和疾病防疫难以保证,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养殖效益低下。

因而在我县建设一个上规模的优质良种猪繁育基地,仔猪销售市场前景看好。

第三章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实施单位:XX县XX畜牧产业有限公司为股份制企业,第8页隶属XX县粮食局,现有职工26人,其中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8人,有固定资产520万元,占地面积40亩。

第四章项目地点的选择及猪舍建筑要求一、场址选择的要求传统集约化养猪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从西方国家引进工厂化养猪模式进行集约化养猪生产,但是工厂化养猪始创时世界环保意识还非常淡薄,因此在猪场场址选择上没有更多注意环境污染等因素。

现代社会讲究生态文明,重视环境控制。

标准化养猪场选择考虑多方面因素,而环境保护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猪场应远离住宅区,距村庄1公里以上,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污便利,既要考虑猪场本身的利弊,又要考虑对所在地的影响,创办生态农业养猪。

二、标准化养猪猪舍建筑要求1、猪舍要求能保温、隔热,舍内温度便于人工控制。

2、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使舍内空气保持清洁。

3、要有适宜的排污系统,便于猪群的调教和清扫。

4、要有良好的饮水设施,并在冬季能使饮水加强的设施。

5、要具有适宜的降温系统,使夏季猪舍内温暖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三、标准化养猪设施特点1、采用密闭型网床饲养。

妊娠母猪、空怀母猪采用限位饲养。

第9页分娩母猪网床分娩,断奶仔猪高床培育,可提高养猪生产成绩。

2、猪舍采用封闭式的建筑,猪舍安装换气扇,定时控制,纵向通风,降低猪舍内空气浓度,使猪舍温度、湿度、环境能够人工控制。

3、猪舍四周墙体及房顶、地面采用保温隔热进行,使猪舍能够保温隔热。

4、地面采用地热(火道)供暖,降低了猪舍取暖成本,使猪只休息的地面达到一定温度。

5、自动料斗供料,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饲料,使猪只发育均匀。

6、戏水池(猪厕所)的建立,有利于猪舍的清洁卫生,也降低了猪舍空气浓度,减轻了劳动强度。

7、电子监控设施的引入,方便了猪群的观察,谢绝了外来人员的进入参观,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

8、封闭式的饲养管理及先进的消毒设施,有效预防了外来病源的侵入。

9、动化的排污系统,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