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市级优质课《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名称、范围和各带的气候特征、产生的地理现象。
(()
二、学习重点:
1、季节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三、学习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认识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读P13图1.18,认识:
1、二分二至日时间,太阳直射的纬线。
春分,太阳直射(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夏至,太阳直射(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秋分,太阳直射(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冬至,太阳直射(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2、结合生活体验(如刚刚结束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理解南北半球的
季节刚好相反。
我国放暑假时,正好是澳大利亚的季。
3、理解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近段时间,商都县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学习任务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
分为五个带。
2、五带的名称:①、②、③、④、
⑤
3、看P14图1.19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范围: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
热带:;寒带:;温带:。
5、各带产生的现象:
热带:;寒带:;温带:既无
又无。
合作探究:地球公转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教师总结反思:(要求做笔记。
)
当堂检测(约10分钟)
1、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从而产生了变化和
的变化。
2、以下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3、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4、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及各自对应的时间,画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并标上相应的纬度。
(2)地球公转在地球上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6、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完成:
(1)写出ABCDE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A、B、C、
D、 E
(2)在图中纬线上填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并给对应的纬度加上正确的纬度符号。
(3)在图上()中填上“有”或“无”,以表示该带有或无该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