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53.020.30J80JB81121999eqv ISO24151987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D形卸扣和弓形卸扣Forged shackles for general lifting purposesDee shackles and bow shackles1999-06-28 发布2000-01-01 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免费标准下载 I前 言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24151987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D形卸扣和弓形卸扣本标准是对JB 8112—95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的修订本标准仅在以下4处与ISO 2415有差异根据我国标准体系与构成引用标准作了适当调整卸扣的材质根据我国钢材品种及国内制造经验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钢制造推荐了销轴尾部螺纹尺寸增加了包装要求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 8112—95本标准的附录A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市滑车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振元张宝林免费标准下载 II ISO 前言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化团体ISO 成员团体的全球性组织各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主要是通过ISO各个技术委员会完成的对某一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课题感兴趣的每一个成员团体均有权派代表参加该技术委员会许多与ISO有联系的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国际组织也可参与这项工作技术委员会已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在由ISO理事会接受作为国际标准前应分发至各成员团体进行投票表决按ISO程序要求至少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国际标准ISO 2415由ISO/TC 111钢制圆环链起重吊钩和附件技术委员会起草这次第二版撤销并取代了第一版ISO 2415—1973及构成技术修订本的ISO 2731—1973和ISO 2791—1973使用者应注意所有国际标准都要不断地被修订本国际标准里引用的其它国际标准都是最新版本除非另有说明免费标准下载 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M 4S 6和T 8级极限工作载荷0.63~100t D 形和弓形卸扣的一般特性性能以及与其他零件互换配合所必需的关键尺寸D 形卸扣与锻造吊钩配合使用时可采用一中间部件作连接用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96—1981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直径1~600mm GB/T 197—1981 普通螺纹 公差与配合直径1~355mm GB/T 230—19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1—19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699—1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 技术条件 GB/T 3077—1988 合金结构钢 技术条件GB/T 12362—1990 钢质模锻件 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YB/T 5148—1993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参见图1~图33. 1 卸扣 shackle 由扣体和销轴装配而成的组合体 3. 2 扣体 body由一定截面的棒材经弯曲锻制而成两端带有同轴环眼3. 3 扣顶 crown 扣体顶部3. 4 环眼 eyes 扣体端部与销轴配合的一对同轴孔 3. 5 销轴 pin与扣体配合穿过环眼的圆截面销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6-28 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 —D 形卸扣和弓形卸扣Forged shackles for general lifting purposesDee shackles and bow shacklesJB 81121999 eqv ISO 24151987代替 JB 8112—952000-01-01 实施23. 6 D 形卸扣 dee shackle 扣顶呈半圆形的卸扣 3. 7 弓形卸扣 bow shackle 扣顶呈大半个圆形的卸扣3. 8 极限强度 ultimate strength在拉伸试验中卸扣失去承载能力时所受到的最大作用力3. 9 验证力 proof force, (F e ) 对成品卸扣进行试验时所施加的作用力见6.33. 10 额定起重量极限工作载荷working load limit, (WLL)卸扣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设计规定承受的最大质量 3. 11 工作载荷 working load, (WL)卸扣在某一特定工况可以承受的最大质量图 1 D 形卸扣图 2 弓形卸扣a) W 型带环眼和台肩的螺纹销轴b) X 型六角头螺栓六角螺母c) Y 型沉头螺钉图 3 销轴的几种型式4型式与基本参数4. 1型式344. 1. 1 卸扣按其扣体形状分为下列两种型式a) D 形卸扣其形状如图1所示代号为D b) 弓形卸扣其形状如图2所示代号为B 4. 1. 2 卸扣的销轴型式分为下列几种见图3 a) W 型带环眼和台肩的螺纹销轴b) X 型六角头螺栓六角螺母和开口销c) Y 型沉头螺钉d) Z 型在不削弱卸扣强度的情况下采用的其他形式的销轴4. 2 基本参数4. 2. 1 D 形卸扣的基本参数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4. 2. 2 弓形卸扣的基本参数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4. 2. 3 卸扣的销孔直径卸扣的光孔直径不得超过以下值 a) 当D 20mm 时孔径为D +1mmb) 当D >20~45mm 时孔径为D +1.5mm c) 当D >45mm 时孔径为D +2mm注D 为螺纹销轴六角螺栓或销轴的直径见图34. 3 型号表示方法4. 4 标记示例a) 销轴为W 型起重量20t 的M4级D形卸扣标记为卸扣 M–DW 20 JB 8112—1999 或卸扣 4–DW 20 JB 8112—1999b) 销轴为X 型起重量为10t 的T8级弓形卸扣标记为卸扣 T–BX 10 JB 8112—1999 或卸扣 8–BX 10 JB 8112—1999表 1 D 形卸扣的尺寸额 定 起 重 量d max 1D max 2e maxS min 3) W min 2)推荐销轴起重量t销轴型式W X Y Z卸扣型式D D 形卸扣B 弓形卸扣[M 4S 6T 8]M4S8t mmM4146 11.2T8计算公式M416S6T8 11.2M431.5S6 25T8 22.4表 2 弓形卸扣的尺寸额定起重量d max1D max2e max2r min3)S min4)W min2)推荐5M46Tt mmM46T8计算公式M418S6 14T8 12.5M 28S6T8M4 406T85技术要求5. 1材质5. 1. 1扣体钢材必须由平炉电炉或转炉吹氧炼制而成钢材必须是镇静钢可锻性好必须含足够6的合金元素以保证经适当热处理后能获得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力学性能各级别卸扣用材料必须满足表3要求表 3 卸扣材质级别材质元素要求硫磷最大含量%推荐用钢材M 4— S0.05P0.045GB/T 699中的20 至少含下列元素中的一种扣体Ni Cr Mn MoS6销轴Ni Cr Mo S0.04P0.04GB/T 3077中的20Cr或20Mn2T8至少含下列元素中的两种Ni Cr MoS0.04P 0.04GB/T 3077中的35CrMo注制造厂可以自行选择其他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材质及力学性能的材料5. 1. 2各级别卸扣材质按照YB/T 5148进行测定均应达到奥氏体5号晶粒度或更细的品级5. 2热处理5. 2. 1M4级和S6级卸扣锻造之后必须根据材质和要求的力学性能对卸扣进行相应的热处理5. 2. 2T8级卸扣锻造之后必须根据材质和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对卸扣进行调质处理T8级卸扣最高可在400的环境中使用当温度降至室温后其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不能有削弱和改变如有验证要求须将试样重新加热到400保持1h后降至室温然后进行试验5. 2. 3热处理硬度要求卸扣经热处理后的硬度值不得超过表4所规定的数值表 4 热处理硬度级别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HRCM4217 17S6300 32T8380 41卸扣硬度试验必须按GB/T 230GB/T 231中所规定的要求进行以测得洛氏硬度或布氏硬度数值5. 3力学性能5. 3. 1卸扣的力学性能验证力和极限强度必须符合表5的规定表 5 卸扣的力学性能额定起重量验证力F e极限强度min78t kN kN0.63 12.5 250.8 16 321 20 401.25 25 501.6 32 632 40 802.5 50 1003.2 63 1254 80 1605 100 2006.3 125 2508 160 32010 200 40012.5 250 50016 320 63020 400 80025 500 100032 630 125040 800 160050 1000 200063 1250 250080 1600 3200100 2000 40005. 3. 2 卸扣进行静强度试验时必须能承受表5所规定的验证力销轴不得有永久变形且在拧松后可自由转动扣体长度尺寸S 的增量或从扣顶和销轴之间的记号所量取长度的增量不得超过0.25%或0.5mm 两者之较大值5. 3. 3 卸扣进行静强度试验时必须能承受表5所规定的极限载荷不得出现断裂或使卸扣丧失承载能力的变形5. 3. 4 对于起重量不大于10t 的S 6T8级卸扣按6.1.4试验时必须在完成104次循环后仍能承载5. 4 工艺5. 4. 1 卸扣扣体须用无焊缝的整体毛坯锻制而成锻件应符合GB/T 12362的要求扣体两销孔应同轴且与环眼两侧外径同心5. 4. 2 销轴必须从棒料截取锻后经机加工而成或者经买方与制造厂商定锻造后加以适当修整装配后销轴只限于W 型和Y 型的台肩或头部必须能贴合在扣体上当螺纹销拧到底时卸扣W尺寸间的可见剩余螺纹不得大于1个螺距销轴正确地装配后在任何情况下扣体内宽尺寸W不得有明显减少95. 4. 3 成品卸扣表面光洁不应有毛刺裂纹折叠过烧等降低强度的局部缺陷卸扣上的缺陷不允许补焊5. 4. 4 卸扣表面应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或根据买方的要求进行处理5. 5 螺纹螺纹应符合GB/T 196的规定螺纹配合精度选用GB/T 197中6H/6g 级6 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6. 1 型式试验 6. 1. 1 试验方法在6.1.2~6.1.4所规定的试验中分别用直径不大于销轴直径的附件和宽度不超过销轴直径的附件装卡于卸扣作用力沿卸扣对称中心线无冲击地加载6. 1. 2 变形试验抽取3个试样每个试样必须能承受表5所列的验证力并应符合5.3.2的规定6. 1. 3 静强度试验6. 1. 3. 1 起重量小于或等于63t每个试样的极限载荷至少应等于表5规定的最小值每个扣体和销轴必须能承受此作用力不得出现断裂或使卸扣不能继续承载的变形6. 1. 3. 2 起重量大于63t对于起重量大于63t 的卸扣只要其他方面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其极限强度也可通过计算验证附录A 提示的附录给出设计方法的示例6. 1. 4 疲劳试验[S6T8级起重量小于或等于10t]抽取3个试样每次循环作用力的最大值为表5中验证力的0.75倍最小值大于0小于3kN 作用力频率在5~25Hz 之间卸扣必须在这样的条件下承受104次循环后仍能承载6. 2 检验规则 按 6.1.26.1.36.1.4进行试验若3个试样均符合本标准要求则确定该尺寸的卸扣合格以上检验若有1个试样不符合要求应重新抽取2个试样这2个试样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之后才可确定该尺寸的卸扣合格如果这3个试样中有2个不符合要求则确定该尺寸的卸扣不合格6. 3 验证试验如果买方提出要求每只成品卸扣必须经受表5中所规定的相应的验证力试验要求同 6.1.1 5.3.2的规定7 产品合格证书7. 1 当卸扣试验结果满足 6.1 6.2规定时制造厂可签发合格证试验数据应记录归档至少应保存到签证后的10年7. 2 如买方有要求制造厂必须在交货时提交1份证书每批交货时要给出以下说明a) 表示强度级别的代号10 b) 材料种类c) 识别符号便于交付时辨认出任何1只或1批卸扣d) 验证力见表5e) 额定起重量该证书必须说明每只卸扣都符合本标准还需说明每只卸扣都已按6.3做过验证试验并经专职检验人员验收8 标志与包装 8. 1 标志在扣体不影响强度的部位应锻出永久清晰的标志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a) 制造厂标记 b) 强度级别代号即M4S 6或T8c) 额定起重量t8. 2 包装8. 2. 1产品包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 小吨位卸扣应用包装箱包装b) 包装应牢固箱体内部应衬防潮衬里c)产品及附件在包装箱内应固定牢固d) 随同产品交付的各种技术文件须用防潮袋包装8. 2. 2 包装箱外壁文字标志应整齐美观其内容如下a)产品型号及名称b) 箱体外形尺寸及毛重 c) 制造厂名称及出厂日期8. 2. 3 随同产品交付的技术文件有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8. 2. 4 产品应放在通风良好防潮防腐蚀的仓库内11附 录 A A1 额定起重量大于63t 的卸扣只要与按照5.3.4试验过的卸扣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其极限强度可由计算获得本附录给出适用于这种设计方法的示例A2 扣体的计算公式见式A1SWr f r d 9)WLL (3631−×=A1式中d 扣体直径mmWLL 额定起重量极限工作载荷tr 弓形内侧曲率半径mmf 额定工作载荷状态下的名义极限拉应力见表A1MPaW 扣体的内宽mmS卸扣的内长mm表 A1 名义极限拉应力值f 值M 4S 6T8卸 扣型 式MPaD 形 卸 扣315 500 630 弓 形 卸 扣400 630 800对于D 形卸扣应注意到2r =W式A1在下列尺寸范围有效2.5rD S )2/(+6.5D 销轴直径0.5Wr 10.4W d 0.75A3 销轴计算公式见式A231)WLL(4.29+=f d W D A2式A2中的符号及单位与扣体计算公式相同f 值另做如下规定M 4 400MPa S 6630MPaT8 800MPaA4 第A2章和第A3章中所给出的公式由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导出它基于这样的条件载荷加在提示的附录 设计注意事项12 销轴的中部反作用力作用到销孔间长度中心公式给出d 和D 的最小值设计d <25的卸扣时为实用起见从公式中所得出的销轴直径D 乘以一相应的修正系数该系数可在图A1中按2r /d 的比值从相应曲线中查得这些公式给出适合正常使用工况的卸扣尺寸对于危险工况在设计时应考虑减少f 值图 A1 销轴直径的修正系数适用于d <25mm 的卸扣J B 81121999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机 械 行 业 标 准 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 —D 形卸扣和弓形卸扣JB 81121999*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 邮编 100044*开本8801230 1/16 印张1 字数26,000 1999年10月第一版 1999年10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 定价 10.00元编号 99972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