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流程再造

政府流程再造

政府流程再造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颜海
2008年12月
《政府流程再造》章节结构
第1章 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问题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2 政府流程再造的内容与特征 1.3 政府流程再造的原则与目标
第2章 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证
2.1 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渊源 2.2 西方政府流程再造的实证
2.1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渊源
2.1.2 政府再造理论
⑴政府再造的新模式
参与式政府模式 主张对传统政府组织的层级关系进行大幅度调整,下放权 力(尤其是决策权力)于基层行政机关和人员,以达到开 发基层人力资源、调动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和重塑政府的 目的。建立各种委员会或机构,改自上而下的集权式决策 方式为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决策方式,将基层行政人员直接 吸收于行政决策过程;组织内部的参与管理,强调全方位 信息沟通,推行参与管理新技术,如全面质量管理 (TQM)。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3 政府流程再造的定义
⑴全新设计说政府流程再造资料\090205.pdf
是指在引入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 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对政府部门原有组织机构、服务 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形成政府组织内部决策、执 行、监督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以适应政府部门外部环境的 变化,谋求组织绩效的显著提高,使公共产品或服务更能 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满意。 体现“彻底性和显著性”。
1.1.3 政府流程再造的定义
⑷彻底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说
政府流程再造就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市场机制原理 和现代化的技术,把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 彻底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以使政府的行为成本、政府 的公共物品与支出、政府的服务质量、政府效能与效率都 具有可量化的苛刻标准,最终达到政府行为、业务流程的 戏剧性的变化。
⑵对政府组织目标的再造;
由局部效率转变为服务结果与社会的价值增值。
⑶对政府工作流程的再造;
从职能分工到链式流程。
⑷对政府需求导向的再造;
由主要关注政府机构部门的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民众与社会 的公共利益。
1.2 政府流程再造的内容与特征
1.2.1 政府流程再造的内容
⑴管理流程设计指导思想:从政府导向市场向市场 引导政府转变。
《政府流程再造》章节结构
第3章 中国政府流程再造的价值取向
3.1 中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3.2 中国政府流程再造的选择性
第4章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实践探索
4.1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实践背景 4.2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存在的问题
《政府流程再造》章节结构
第5章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发展策略
5.1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实施的重心举措 5.2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实施的有效路径
或输入)和管理的终点(管理的输出或结果)。在这个流 程中,依照管理的目标,将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按照执行 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按照顺序从 起点依次进行到终点,由此完成整个管理活动。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2 流程与政府流程
⑵政府流程
政府流程的含义 指政府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为达成特定目标所经历的、 体现工作规律的稳定的活动步骤的集合。
⑵管理流程设计理念:从盈利中心向受成本约束的 服务管理中心转变。
⑶权利还原与多元权利的社会结构再造; ⑷权利下移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再造; ⑸权利制衡与权利的自动监督机制再造; ⑹权利规范与公开、透明的权利运行程序再造。
1.2 政府流程再造的内容与特征
1.2.2 政府流程再造的特征
⑴再造主体和目标的公共性; ⑵对象需求与绩效评价的多样性; ⑶再造环境的复杂性与再造过程的长期性。
1.1.5 传统政府流程的特征与弊端政府流程 再造资料\041226.pdf
⑵传统政府流程弊端
注重经济指标; 偏重于审批制度; 偏重于政府市场化运营; 以提高政府组织效率为首要目标; 在职能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 在组织建构中,纵向关系依赖等级结构在组织内部层层授
权;横向关系坚持职能导向和专业化分工,形成“金子 塔—鸽笼式”结构。
2.1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渊源
2.1.2 政府再造理论
⑴政府再造的新模式
市场式政府模式 主张分权和下放权力;主张吸收私营部门的管理思想,建 立以功绩制为原则的绩效工资制度,废除传统的同级同酬 的薪酬制度,鼓励甚至要求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人 才流动,废除公务员的终身雇佣制度;主张将官僚机构的 职能下放给具有企业精神的公共部门,由它们自主做决定 评判标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低成本高收益;二是建立 更多的可以相互竞争的服务主体。
2 政府流程再造的
理论与实证
2.1 政府流程再造的
理论渊源
2.2 西方政府流程再造的
实证
2.1 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渊源
2.1.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⑴业务流程再造的定义及其特征
哈默和钱皮在其著作中将业务流程再造定义为:对企业的 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思考和 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 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性的(Dramatic)改善,使企业 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 企业经营环境。这个定义中,“根本性”、“彻底性”、 “显著性”和“流程”是应关注的四个核心内容,也是业 务流程再造的四个基本特征。
⑶政府流程再造与业务流程再造的异同
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和具体内容为政府流程再造提供 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政府流程再造即是业务流程再造的理 念和原理在政府中的延伸与拓展。“企业”是经济学、管 理学研究的对象,而“政府”则是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研 究的重心。
由于再造主体、客体和环境的不同,导致政府流程再造不 可能是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简单模仿和移植,必须在 “公共性”的基础上呈现特有的属性。
第6章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多维展示
6.1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综括 6.2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现实思考 6.3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发展趋势
第1章 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问题
第1章 政府流程再造的
基本问题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
背景与概念
1.2 政府流程再造的
内容与特征
1.3 政府流程再造的
原则与目标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2.1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渊源
2.1.2 政府再造理论
⑴政府再造的新模式
由于各国行政改革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 改革政府的起因、议程、策略以及改革的范围、规模、力 度有所不同,在行政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每个国家会采取不 同的政府再造实践模式,按各国侧重的病症、组织建构、 管理方式、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服务方面的异同划分,美 国学者盖伊·彼得斯(B.Guy Peters)将其归纳为市场式 政府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和解制型政 府模式四种主要的政府管理模式。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4 政府流程再造的模式比较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5 传统政府流程的特征与弊端
⑴传统政府流程特征
流程的分散性; 流程的机械性; 流程的封闭性; 流程的效率冲突性; 流程的局部孤立性; 流程对人性的压抑。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3 政府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定义
⑵系统化改造说
在政治氛围中检查、反思、重新设计未来的公共服务,通 过持续不断地评价、调整和改进流程,不管从公众还是政 府职员的角度来看都实现了组织绩效的巨大改善。 体现“渐进性和改进性”。
政府与公众关系紧张,正如欧文.休斯书中所引“官僚个 人融合成一个集体,并相互整合为官僚机器。这些官僚在 利益上保持一致,以确保机器的各项功能得以延续,并在 社会上维持其权威。”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
⑴流程再造从企业到政府的发展过程
科技日新月异、世界瞬息万变、顾客社会己经形成,这些 变化使得所有组织都在努力挣脱传统官僚机构的僵化巢臼 ,力求满足新时代的新标准——速度、便利、多样性、参 与、人性化
1.3 政府流程再造的原则与目标
1.3.1 政府流程再造的原则政府流程再造资 料\080603.pdf
⑴合法性原则; ⑵创新性原则; ⑶绩效原则; ⑷便民原则。
1.3 政府流程再造的原则与目标
1.3.2 政府流程再造的目标
⑴流程便捷化; ⑵行为规范化; ⑶过程人性化; ⑷品质标准化。
第2章 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证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3 政府流程再造的定义
⑶优化和重组说
政府流程再造就是基于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以提高行政效 率和公众服务质量为目标,利用流程再造技术,对政府业 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重新构建政府业务模型和后台信 息管理系统,确保后台对各政府部门的协同支持。
体现协同性.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政府办公用品管理流程
填写办公用品 需求单
需求统计
物品询价
财务部审批
办公用品 发放
办公用品购买
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与概念
1.1.2 流程与政府流程
⑵政府流程
政府流程的作用 实现政府的一定的目标或任务,可以帮助政府分工一体化, 明确政府各环节的责任,确定公共服务工作的时间性和阶 段性; 为政府管理预先提供某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思路和操作规范; 最大限度的限制政府公务员个人私利对公共利益的侵害。
1.1.1 政府流程再造的背景政府流程再造资 料\0810108.pdf
⑴流程再造从企业到政府的发展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