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3 第三章 保险法基本原则(1)
03 第三章 保险法基本原则(1)
• 问题: • 1、王某是否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为什么? • 2、保险公司能否拒赔?为什么?
分析要点
因为根据保险法的一般理论,告知义务要求告知内 容是对事实的陈述,而非准确地阐明观点.它并不 苛刻地要求投保人的告知完全准确无误,只要在投 保人认知范围内他尽最大可能地履行了这项义务 即可. 但是如果他隐瞒或虚假陈述了就医或治疗 等方面的事实,则犯有未适当告知重要事实的过错, 应当承担违反告知义务的不利后果. 保险人是有正当理由拒绝赔偿的.保险人因此获得 抗辩权,拒绝给付保险金.
最大诚信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
*诚信原则? 为什么保险合同是 最大诚信合同?
[小结] 保险是一个对信息具有高度依赖性的行业;而保 险人所需要的信息,只有被保险人最为知情.
法第5条: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 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英国1906《海上保险法》第17条:海上保 险合同是建立在最大诚信原则的基础上的 合同,如果任何一方不遵守这一原则,他 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
【诚实告知的延伸】
衡阳市某公司职工熊某,通过保险公司业务员陈某为 其59岁母亲王某投保8份重大疾病终身险.陈某未对 王某的身体状况进行询问就填写了保单.事后陈某也 未要求王某做身体检查.2002年7月,王某不幸病逝,熊 某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以投保时未如实告知 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因"帕金森综合症"住院治疗的事实 为由,拒绝理赔.熊某遂上诉法院,要求给付保险金24 万元.判决结果如何?
• 练习:2008年,某地一家货运公司的汽车在 高速公路发生了交通事故。经交警认定,该公 司的司机负全责,损失为34500元。由于货运 公司早在一家保险公司为所有的车辆投保了机 动车辆险,因此自己先行赔偿之后,货运公司 就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 •
• 保险公司经过调查,认为该公司驾驶员在 事发时还是实习驾驶员。保险条款白纸黑 字规定,实习驾驶员产生的损失保险公司 不赔,况且交通法规也明确规定,驾龄未 满1年的驾驶员不得开车上高速。因此,保 险公司做出拒赔决定。但货运公司表示, 保险公司未告知有这一免责条款,起诉到 法庭。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意义
1.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利益。
2.防止保险欺诈。
最大诚信原则的适用: 诚实告知
投保方
信守保证
说明义务
保险方
弃权 禁止反言
(三)诚实告知(如实告知)16T
1.何者为 “告知” (Disclosure)
在英文用语中,保险法上有关告知一词用 “Disclosure”表述,汉语中译为“告知”、 揭示或披露;日文译为“开陈”。 《布莱克法律辞典》对“Disclosure”的权 威解释为:对属于秘密的或者不为他人所 完全明了的事实的披露。
5.告知义务违反之后果
新法第16条 第2款
旧法第17条 第2款
投保人故意或者 因重大过失未履行 前款规定的如实告 知义务,足以影响 保险人决定是否同 意承保或者提高保 险费率的,保险人 有权解除合同。
投保人故意隐瞒 事实,不履行如实 告知义务的,或者 因过失未履行如实 告知义务,足以影 响保险人决定是否 同意承保或者提高 保险费率的,保险 人有权解除保险合 同。
我国《保险法》第 16条规定:“订立保险合 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 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 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分析要点
根据保险法:如实告知并不是主动 告知.本案中业务员陈某未对被保险 人,投保人进行任何询问,就填写了保 单中有关被保险人病史内容.事后陈 某也未要求被保险人王某做身体检 查.不能认定被保险人故意隐瞒事实, 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所以保险公司 应予赔付.
[中国立法移植]
• 1992年《海商法》 第222条: 合同 订立前,被保险人 应当将其知道的或 者在通常业务中应 当知道的有关影响 保险人据以确定保 险费率或者确定是 否同意承保的重要 情况,如实告知保 险人。
•
• 2009年《保险法》 第16条第2款:投 保人故意或者因重 大过失未履行前款 规定的如实告知义 务,足以影响保险 人决定是否同意承 保或者提高保险费 率的,保险人有权 解除合同。
• 案例分析1:2009年8月,某公司42岁的业务主管 王某因患胃癌(亲属因害怕其情绪波动,未将真 实病情告诉本人)住院治疗,手术后出院,并正 常参加工作。8月24日,王某经同事推荐,与之一 同到保险公司投保了人寿险。王某在填写投保单 时并没有申报身患癌症的事实,也没有对最近是 否住过院及做过手术进行如实说明。2010年7月, 王某病情加重,经医治无效死亡。王某的妻子以 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到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 保险公司在审查提交有关的证明时,发现王某的 死亡病史上,载明其曾患癌症并动过手术,于是 拒绝给付保险金。王妻以丈夫不知自己患何种病 并未违反告知义务为由抗辩,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 解析: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合同订立 过程中的体现。保险人相对于投保人来说,更熟悉保险业务, 因此,有向投保人说明保险条款的义务。 • 由于保险合同多为格式条款,客户没有仔细阅读,有些 保险代理人故意宣传保险产品好的一面,而将免责条款一笔 带过,误导许多保户,出险后产生许多纠纷。新保险法要求 保险人对合同应当履行全部说明义务,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 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免除其责任的条款
应做出提示。
视频
(六)弃权和禁反言 16条
* 合同解除权和抗辩权 1.弃权和禁反言的含义 --- 权利放弃不可再主张 2.弃权的要件 ①有弃权的意思表示(可明示亦可默示) ②须知道有权利存在 3.弃权的限制 --- 如对保险利益的要求不可放弃
• 第三十二条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 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 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 单的现金价值。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适用本 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六款的规定。 年龄申报不实 少缴保费 多缴保费 有效 有效 退还保费
• 明示保证: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保险单或 其附件中,对某一特定事项明确表示担保其 真实性。 • 默示保证: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于某一特 定事项虽未明确表示担保其真实性,但该事 项的真实存在是保险人决定承保的依据,并 成为保险合同内容之一。如消防、安全、生产
操作、劳动保护等
案情:某宾馆投保火险附加盗窃险,在投 保单上写明能做到全天有警卫值班,保险 公司予以承保并以此作为减费的条件。后 宾馆于某日被盗,经调查,该日值班警卫 因正当理由离开岗位仅10分钟。 问题:宾馆所作的保证是一种什么保证? 保险公司是否能藉此拒赔?为什么?
不合条件 合同 后果 可解除
补交保费 退还现金 价值 或减付保险金
注:思考下列保险的法律效力
彩票投保、恋爱关系投保、 为即将出生的儿子购买人寿险
Chapter 5 Insurance Contract
二、
保险利益原则
(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
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3.告知之内容为何
[法理]告知的内容与范围:“重要事实” (Material facts) [规则创制]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 第18条:(1)被保险人必须 合同订立之 前向保险人披露其所知的每一重要事实。 (2)足以影响一个谨慎的保险人据以
确定保险费或者决定他是否承保的情 况,是重要事实。
分析要点
• 该宾馆所作的保证是一种承 诺保证、明示保证。保险公 司可以据此拒赔。因为该宾 馆违反了明示保证,而保证 是保险合同的一部分,违反 了保证,就意味着违约,保 险人可以据此而解除保险合 同,或宣布保险合同无效, 在发生保险事故事不承担赔 偿保险金责任。
(五)保险人的说明义务(17条)
• 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 ,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 。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内容。 • 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 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 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 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 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 不产生效力。 案例
• 案例分析2:2006年上海郊县有一农村妇 女因患高血压休息在家,8月投保保险金 额为20万元、期限20年的人寿保险,投保 时隐瞒了病情。2007年2月该妇女高血压 病情发作,不幸去世。被保险人的丈夫作 为家属请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 • 问题:保险公司是否履行给付责任?
分析要点
因为投保人在投保时隐 瞒了病情,违反了如实 告知义务。因此,保险 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 任,并且不退决定 保险人可解除合同(16-2) 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 高保险费率的
解除权行使之阻却 30内不行使,解除权消灭。 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 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不得解除(16-3)
解除前发生保险事故 不赔不退(16-4)
不赔退费(16-5)
订立时已知
不得解除合同(16-6)
4.如何认定重要事实:告知之方式
1992年《海商法》 第222条: 合同 订立前,被保险人 应当将其知道的或 者在通常业务中应 当知道的有关影响 保险人据以确定保 险费率或者确定是 否同意承保的重要 情况,如实告知保 险人
2009年《保 险法》第16 条 第1款 :订立 保险合同,保险 人就保险标的或 者被保险人的有 关情况提出询问 的,投保人应当 如实告知。
近因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
只适用于财产保险
• 保险活动的不同环节所应遵循的不同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 订立保险合同、履行保险 合同期间应遵循
保险利益原则 近因原则
保险理赔阶段应遵循 损失补偿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