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1节化学与能源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节能的好习惯。
2、比较常见的化学能源,认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3、学会制备氢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
[讨论交流]:逾演逾烈的“电荒”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着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电荒”产生的深层原因,感悟能源、材料、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讨论交流]:
化学电源的优点:电池是把转化成的一种装置,电池是一种低污染高效率的能源。
[思考]:
生活中常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探究实验]:铜锌原电池实验
[观察与思考]:
1、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了偏转,为什么会偏转,实验中能转变成能。
2、电池的缺点:,应该如何处理。
二、氢能
[自学] 书232
[讨论交流]:目前氢能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的问题
中考链接:
1、你认为在中最理想的燃料是()
A.氢气 B.甲烷(沼气、天然气) C.煤气 D.汽油
2、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
2、CO、CH
4
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
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第九章第2节化学与材料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开发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交流讨论]:
家庭中常见的材料种类、性能、应用。
[讨论交流]
材料的利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远古的旧石器、新石器到古代的陶瓷、青铜器时代,工业革命的铁器时代,20世纪70年代的硅单晶材料的出现给我们带来计算机和信息革命。
现在纳米材料的出现,也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
强调材料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自学] 看书230-236尝试归纳材料的分类。
一、金属材料
[讨论交流]
生活中常见物质中的金属
(1)温度计(2)镜子
(3)易拉罐(4)日光灯泡发亮的金属
(5)普通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二、无机非金属
[思考]
彩图9-10,介绍从古到今的非金属材料利用的文明史(如陶瓷、宣兴紫砂、景德镇的瓷器、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玻璃材料以及现代的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等等)并板书。
[讨论交流]
[探究实验1]:
用简单的方法鉴别聚乙烯、聚氯乙烯。
[思考]
(1)市场上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是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因为。
(2)什么叫白色污染,你认为怎样可以消除白色污染。
(3)为了增加轮胎的耐磨性可在橡胶中加入。
四、复合材料
[自学] 书 239—240
[思考]:
1、复合材料有什么特点:。
(板书)
2、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复合材料,它们有什么特点:
中考链接:
1、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钢
B、铝
C、氧化铁
D、金刚石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尼龙
B、淀粉C丁苯橡胶D、聚乙烯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
B、18K白金
C、水银
D、焊锡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当控制的是()A、①制铝合金;②制导线;③制炊具;④银银色涂料;⑤明矾净水;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仅③⑤⑧⑨
B、仅⑥⑧⑨
C、仅③⑤⑨
D、仅③⑤⑥⑦⑧⑨
5、用适当的符号填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空格
(1)最早被利用的金属_________,(2)使用最广泛的金属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是_________,4)导电能力最强的金属是_________。
7、金属钛因为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
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
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是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1)使金红石与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再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金属钛,请写出重要的分离步骤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章第3节化学与环境
学习目标
4、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感受化学在改善环境方面的重大责任。
5、知道酸雨成因和危害以及防止方法。
6、知道水污染的成因,探究净水的原理。
教学过程
[回忆]
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
减少一氧化碳污染物的排放有哪些措施。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交流讨论]
(1)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现状。
(2)人类和环境的关系(顺从自然→按自己的需要改造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
(3)中国环境保护标志的创意。
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酷性,保护环境的治理污染的迫切性。
[思考]:
1、什么叫空气污染
2、空气污染的分类
3、空气污染的危害
4、空气污染的来源
[交流讨论]
什么叫酸雨,酸雨的形成原因。
[探究实验1]:
[
[探究实验3]:实验二氧化硫和石蕊试液反应,比较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现象。
[探究实验4: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值。
[小结]:
酸雨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在空气中的尘埃等作用下,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
(3)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
(4)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
二、保护水资源
[讨论交流]
水资源面临的危机
水污染的来源。
[自学]
1、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
2、什么叫“赤潮”“水华”,它们的形成原
因。
3、导致水污染的有毒物质如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自学] 书246--247
[思考]:
1、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讨论交流]
1、“垃圾是放错了资源”:垃圾一般处理方法是。
2、你知道物品回收标志吗讨论物品回收标志。
3、分析家庭产生的垃圾的重量、体积、种类以及产生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中考链接:
1.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A、食盐加碘
B、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C、禁止饮用工业酒精
D、禁止鸣放鞭炮
2.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它与空气中的SO2、
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
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吸附剂
3、.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在汉城兰芝岛上举行,世人瞩目的足球场下面埋着汉城人15年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场提供了部分能源。
(1)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
①把秸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池发酵可以产生沼气;②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③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④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