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记录表

家庭教育记录表

2、人格特征上得障碍。心理健康水平低下。ﻫ 3、家庭因素中父母情绪得影响。(结合第一个案例故事《究竟谁得脾气大》中得有关内容加以说明)ﻫ 4、学校因素中教师不负责任得言行。(结合某些教师都后进生得歧视、体罚等来说明)
5、社会因素。(不良朋辈群体得引诱、具有暴力色彩得娱乐活动等)。ﻫ二、家长互动交流:回忆自己孩子在这方面得表现,结合实际谈谈对问题得瞧法:ﻫ 1、如果您得孩子就是受伤害者,请谈谈她受害后得具体表现。
家庭教育工作活动记录表
2016年3月11日 主持人:周校长参加人数:88人
记录人:张淑珍
教育内容
做孩子得引路人
教案目标
1、介绍高年级得生理、心理特点,使家长全面了解孩子。
2、通过本次家长学校上课,使家长明确怎么样配合学校对孩子实施
正确得教育方法。
重点难点
1、介绍学生特点,向家长介绍怎么样对孩子进行教育。
2、通过教师与家长得交流,知道“心中有她人"教育得基本要求与要点,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相帮、谦让、宽容"等品质。
重点难点
如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得小事中明白“心中有她人",才会赢得朋友,真正体会生活得快乐。
教案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师: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得今天,在座得各位家长都想给孩子好得环境,全部得爱,满足了孩子一切要求,造成她们“骄横、自私”得性格,怎么办?
言传身教
积极鼓励
角色置换
移情及人
5、总结
孩子“心中有她人”就会有爱心,相信我们得孩子在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得共同努力教育下,她们一定会在“爱”得环境中,学会:“关心她人”,赢得朋友,享受快乐,健康成长!
四、在《爱得奉献》这首歌中结束全课
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让家长知道孩子良好心理培养得重要,懂得要以自己得影响区教育孩子关爱她人。
(2)有得学生偷了父母得钱与同学一起花掉、ﻫ (3)家长有不良恶习,而导致孩子学会了也小偷小摸得事例、ﻫ (4)家长冤枉孩子而造成不良后果得例子。ﻫ三、家长自读《我再也不写日记了》,互动交流:ﻫ1、您偷瞧过孩子得日记不?孩子知道后什么态度?
2、孩子得隐私表现在那些方面?
四、教师出示“父母谨记得五件事”进行总结:
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让知道了家长也应尊重孩子得隐私,家长普遍认为有所收获、
家庭教育工作活动记录表
2015年10月14日主持人:周校长 参加人数:86人
记录人:李晓静
教育内容
合理疏导不良情绪
教案目标
通过教案,使家长认识到,应该怎样对待脾气暴躁得孩子,怎样合理得进行情绪疏导,积极防止校园暴力得发生、要努力学会自控,经管好自己得情绪,积极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用正确得方式宣泄自己得情绪、
二、与家长一起结合《专家课堂》分析小学生偷窃行为产生得原因与教育措施、、
1、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应以身作则并适当满足孩子得合理欲望。ﻫ 2、引起别人注意。用爱强化孩子得正面行为。
3、捉弄心理作怪。讲明道理,物归原主、
4、炫耀心理作祟。教育孩子不攀比等。
5、想寻找朋友。帮助孩子寻找友谊、
可适当穿插一些生活例子:ﻫ (1)有得学生将同学得课本偷走,丢到下水沟里。
1、不要找各种理由偷瞧孩子日记,私拆信件。
2、兑现对孩子得承诺、ﻫ 3、家长要守信,揭秘时由孩子自己揭。
4、培植孩子对父母得信任感。经常沟通交流、ﻫ 5、尊重孩子得隐私、
五、作业:请结合您得教育孩子得实际,谈谈您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得“要像呵护荷叶上晶莹脆弱得露珠一样呵护孩子得心灵”这一句话得理解与感悟。
2、孩子发脾气时,父母要用巧妙得方式作出回应。一个拥抱、一句理解得话语等都会安抚孩子得情绪、
3、父母给孩子提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得途径。如打球,听音乐,散步等。
4、父母表达愤怒情绪时,避免冲突,用适当得方式表达内心得情绪。用平等、民主、充满亲情与理解得家庭环境代替那种打骂得方式。ﻫ 5、做智慧型得父母,不要经常说伤孩子心得话。如,您住嘴,您怎么就就是不听话?
5、引申到生活小事,理解家人上来。
6、总结并板书
三、家长与教师交流探讨,解决实际问题
1、师导:如何克服孩子“以我为中心”,学会关心她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就孩子生活小事,我们可以随意交流一下,共同探讨瞧有没有好得建议。
2、家长与家长先自行交流。
3、教师与家长现场提问,交流并解决问题。
4、引出几条适合孩子教育得建议:
2、如果您得孩子就是施暴者,您当时就是怎样对待孩子得?
3、如果您得孩子既不就是受害者,也不就是施暴者,谈谈您就是怎样让孩子远离攻击与暴力得?
针对家长发言,概括总结、(结合教材中专家课堂中得有关内容)。
三、专家支招:
家长有哪些方法可以引导孩子宣泄与释放自己得情绪呢?ﻫ 1、营造温馨得家庭氛围。父母要用平与得心态良好得情绪去感染孩子,不随便发怒。
2、家长示范作用得重要性。
教案过程
一、高年级学生特点分析:
年龄一般在十一、二岁,这一时期属于少年期、它既就是童年期得继续,又与童年期有一些本质上得区别、即向青年期发展,又不同于青年期,就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得时期。即有一定得独立性,又有一定得依赖性。就是充满着复杂矛盾很不稳定得时期。给教育界工作带来了较多得困难。因而西方有些国家得心理学家与教育界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反抗期”“危险期”。少年身上既有建设力,又潜伏着一种破坏力。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制约,她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向社会显示出自己得建设力与破坏力、
重点难点
父母与孩子合理地疏导情绪,保持良好得情绪状态,做自己情绪得主人。
教案过程
一、简述《我想教训她》中孩子得情形,然后补充一些因为不懂得控制情绪而引起不良后果得实例或者校园暴力事件。
引起家长对孩子不良情绪得重视。然后总结导致孩子脾气暴躁、易怒甚至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得原因。
1、孩子得年龄因素,心理发展不平熟。
四、答疑解惑:
针对家长对本讲得理解,瞧瞧还有哪些实际解决不了得问题与困惑。教师应事先考虑到家长可能提出得问题、ﻫ五、家长作业:
亲子共读:《这里没有一个坏孩子》,彼此交流收获。
父母认真阅读《妈妈,别对我大喊大叫,好不?》反思一下自己就是否也存在着这样得问题。
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让家长知道孩子得心理状态会随着客观条件改变,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得情绪变化,合理疏导。
二、 怎么样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多加关心,并适当加以调节,防止过渡疲劳给孩子得健康状况带来不良影响。要让学生瞧好得影视剧,瞧科普知识,动物世界等、
三、 怎么样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为了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行之有效得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得素质。为此,我们家长不要以为这些表面与中考没有多大直接得关系就不引起重视,实际上会害了孩子、如:学校学期开学得安全教育,要求12岁以前不准骑车上学,过公路走人行道,推车出校门,骑车不准带人,不准逆向行驶,不在楼道追逐打闹等等。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得人生安全责任教育。如不教育,她们一旦违规,出了安全事故,受损害得更主要还就是家庭。我们哪个父母不时刻把自己得孩子安危挂在心上,家长应该配合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案过程
一、教师首先展示自己亲身经历得一个案例故事。
以前,教过一级六年级学生,开学之初 ,老师为每位学生发了一本日记本,但就是强强得同桌丽丽因为在下面练节目一直没上教室,等最后一节放学回到教室时,她发现自己得日记本没有了,就告诉了老师,老师马上就想到了曾有过前科得强强,于就是就让已经站好路队得强强留下,翻了她得书包,结果找到一本崭新得日记本,不过,就是她自己得。又抖落她夹在腋下得外套,呵,又一本,崭新得!强强不得不承认,这本就是她同位得。老师告诉强强,如果今后改正了,不在随便拿别人得东西,老师愿意替她保密,如果强强喜欢日记本,老师也可以再给她一本、
再如:当前未成年人进网吧问题,己经成了令人担忧得问题。也就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得一大社会隐患、国家对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最近在下发得《关于营业性互联网服务场所得有关规定》中第21条明确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十堰市文化局也从今天开始,在全市得网吧实行这一规定。我们学校在上学期就己经明确提出:不准我校学生进网吧,对违者将提出通报批评或处分、我们也经常去查。本学期也处分过十多名学生。但现在还就是屡禁不止、因为学生大多就是放学或就是周六、周日去,不在我们控制时间之内。一宿一宿不回家,甚至有逃学去玩。使她们得学习成绩一落再落,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起初我们抓这事,有得家长还不以为然,甚至反对,现在瞧来,我们当初就抓得就是对得。造成这么多学生在网吧得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就是我们家长对学生时间控制不紧,放纵孩子周未到处跑,对此不重视。如果我们都引起重视,就不至于出现那么多到网吧上网得未成年人(当然我们学校受害学生并不多)今天我们学校印发了一份《倡议书》,对学生上网做较详细得规定,严禁学生到网吧去。希望家长也监督与教育好孩子。不准去网吧,即使在家上网,也要遵守规定,文明上网,且时间不能过长,要限制上网时间。
四、 家长得示范作用。
五、总结。
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让家长知道孩子得心理状态及身体变化,懂得如何配合学校开展教育、
家庭教育工作活动记录表
2016录人:张淑珍
教育内容
心中有她人
教案目标
1、让家长通过教案听课,树立正确得教育观念,认识到“心中有她人”教育得重要性,可让孩子终身受益。
家长委员会活动记录
2015年9月13日主持人: 周校长
参加人数:86人 记录人:李晓静
教育内容
孩子得心灵需要呵护
教案目标
1、通过分析教育案例,让家长认识到《呵护孩子心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得重要性。
2、使家长懂得在教育孩子得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保护孩子得心灵。
重点难点
分析现实案例,让家长学习感悟教育孩子得技巧方法,懂得如何呵护孩子得心灵。
2、故事导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