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记录表

家庭教育记录表

2、人格特征上的障碍。心理健康水平低下。
3、家庭因素中父母情绪的影响。(结合第一个案例故事《究竟谁的脾气大》中的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4、学校因素中教师不负责任的言行。(结合某些教师都后进生的歧视、体罚等来说明)
5、社会因素。(不良朋辈群体的引诱、具有暴力色彩的娱乐活动等)。
二、家长互动交流:回忆自己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结合实际谈谈对问题的看法:
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让知道了家长也应尊重孩子的隐私,家长普遍认为有所收获。
家庭教育工作活动记录表
2015年10月14日主持人:周校长参加人数:86人
记录人:李晓静
教育内容
合理疏导不良情绪
教案目标
通过教案,使家长认识到,应该怎样对待脾气暴躁的孩子,怎样合理的进行情绪疏导,积极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要努力学会自控,经管好自己的情绪,积极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家长委员会活动记录
2015年9月13日主持人:周校长
参加人数:86人记录人:李晓静
教育内容
孩子的心灵需要呵护
教案目标
1、通过分析教育案例,让家长认识到《呵护孩子心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使家长懂得在教育孩子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心灵。
重点难点
分析现实案例,让家长学习感悟教育孩子的技巧方法,懂得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灵。
1、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用平和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孩子,不随便发怒。
2、孩子发脾气时,父母要用巧妙的方式作出回应。一个拥抱、一句理解的话语等都会安抚孩子的情绪。
3、父母给孩子提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如打球,听音乐,散步等。
4、父母表达愤怒情绪时,避免冲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绪。用平等、民主、充满亲情和理解的家庭环境代替那种打骂的方式。
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心理状态会随着客观条件改变,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合理疏导。
家庭教育工作活动记录表
2016年3月11日主持人:周校长参加人数:88人
记录人:张淑珍
教育内容
做孩子的引路人
教案目标
1、介绍高年级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家长全面了解孩子。
2、通过本次家长学校上课,使家长明确怎么样配合学校对孩子实施
5、做智慧型的父母,不要经常说伤孩子心的话。如,你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四、答疑解惑:
针对家长对本讲的理解,看看还有哪些实际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应事先考虑到家长可能提出的问题。
五、家长作业:
亲子共读:《这里没有一个坏孩子》,彼此交流收获。
父母认真阅读《妈妈,别对我大喊大叫,好吗?》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四、教师出示“父母谨记的五件事”进行总结:
1、不要找各种理由偷看孩子日记,私拆信件。
2、兑现对孩子的承诺。
3、家长要守信,揭秘时由孩子自己揭。
4、培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经常沟通交流。
5、尊重孩子的隐私。
五、作业:请结合你的教育孩子的实际,谈谈你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要像呵护荷叶上晶莹脆弱的露珠一样呵护孩子的心灵”这一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1、如果你的孩子是受伤害者,请谈谈他受害后的具体表现。
2、如果你的孩子是施暴者,你当时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3、如果你的孩子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施暴者,谈谈你是怎样让孩子远离攻击和暴力的?
针对家长发言,概括总结。(结合教材中专家课堂中的有关内容)。
三、专家支招:
家长有哪些方法可以引导孩子宣泄和释放自己的情绪呢?
(1)有的学生将同学的课本偷走,丢到下水沟里。
(2)有的学生偷了父母的钱和同学一起花掉。
(3)家长有不良恶习,而导致孩子学会了也小偷小摸的事例。
(4)家长冤枉孩子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
三、家长自读《我再也不写日记了》,互动交流:
1、你偷看过孩子的日记吗?孩子知道后什么态度?
2、孩子的隐私表现在那些方面?
教案过程
一、教师首先展示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故事。
以前,教过一级六年级学生,开学之初,老师为每位学生发了一本日记本,但是强强的同桌丽丽因为在下面练节目一直没上教室,等最后一节放学回到教室时,她发现自己的日记本没有了,就告诉了老师,老师马上就想到了曾有过前科的强强,于是就让已经站好路队的强强留下,翻了他的书包,结果找到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不过,是他自己的。又抖落他夹在腋下的外套,呵,又一本,崭新的!强强不得不承认,这本是他同位的。老师告诉强强,如果今后改正了,不在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老师愿意替他保密,如果强强喜欢日记本,老师也可以再给他一本。
二、和家长一起结合《专家课堂》分析小学生偷窃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教育措施.。
1、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应以身作则并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欲望。
2、引起别人注意。用爱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孩子不攀比等。
5、想寻找朋友。帮助孩子寻找友谊。
可适当穿插一些生活例子:
重点难点
父母和孩子合理地疏导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教案过程
一、简述《我想教训他》中孩子的情形,然后补充一些因为不懂得控制情绪而引起不良后果的实例或者校园暴力事件。
引起家长对孩子不良情绪的重视。然后总结导致孩子脾气暴躁、易怒甚至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
1、孩子的年龄因素,心理发展不平熟。
正确的教育方法。
重点难点
1、介绍学生特点,向家长介绍怎么样对孩子进行教育。
2、家长示范作用的重要性。
教案过程
一、高年级学生特点分析:
年龄一般在十一、二岁,这一时期属于少年期。它既是童年期的继续,又和童年期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即向青年期发展,又不同于青年期,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即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依赖性。是充满着复杂矛盾很不稳定的时期。给教育界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因而西方有些国家的心理学家和教育界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反抗期”“危险期”。少年身上既有建设力,又潜伏着一种破坏力。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制约,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向社会显示出自己的建设力和破坏力。
引导家长讨论:你觉得老师的做法对吗?如果对,对在哪里?如果不对,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家长共同探讨交流后教师小结:
教师的可取之处:用了一个“拿”字,没有给学生帖上:“小偷”的标签,。教师没有在班中公开这个秘密,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强强的自尊心。还给强强本子以鼓励他改正错误。
教师的不可取之处:尽管老师没有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来翻强强的书包,但是随便翻别人的书包毕竟是不尊重学生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