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蓄电池安装作业指导书

蓄电池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1 概述2 编制依据3 施工内容4 施工条件5 施工程序和方法6 工艺和质量要求7 技术记录要求8 安全预防措施9 环境控制措施10 主要机械和工器具11 人员资质的要求12 危险点辨识及环境保护1 概述1.1 三门峡灵220kV观音堂变电站工程蓄电池采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采用全密封防泄漏设计,电池充电时所产生的氧气几乎被完全吸收,因此电池使用期间无酸雾和气体逸出,无需填酸补水,不污染环境。

同时,该结构电池也有放电率非常小、接线端子或外壳不会出现电解液渗漏现象等。

1.2 220V 蓄电池分两组,每组由103只2V 300Ah蓄电池组成;48V 蓄电池分两组,每组由24只2V 300Ah蓄电池组成。

1.3 配套直流装置采用深圳奥特迅电气生产的整流屏及直流屏。

2 编制依据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17-2002;2.3 新乡华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相关图纸;2.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1-2002;2.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6 蓄电池厂家用户手册3 施工内容直流用2V-300Ah型蓄电池2组,每组103只,及相应的蓄电池支架安装;通信用2V-300Ah型蓄电池2组,每组24只,及相应的蓄电池支架安装。

4 施工条件4.1 蓄电池安装前,建筑工程及其辅助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全部竣工,并验收合格。

蓄电池室内清理干净,应有正常防爆照明装置,其照明器具的布置便于维护,通风设施良好。

4.2 蓄电池安装前,所有电火焊工程项目结束。

5 施工程序和方法5.1 施工程序流程:施工准备蓄电池及支充电架开箱检查 5.2 施工准备5.2.1 熟悉图纸、熟悉设备安装位置及数量并了解厂家产品的技术要求,制定施工方案,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

5.2.2 做好有关的施工预算,将所需的工器具备齐,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5.3 蓄电池及盘柜开箱检查5.3.1 设备到达现场后,应和有关部门一同开箱检查清点,型号规格应符合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制造厂的技术文件资料、产品合格证应齐全。

5.3.2 对开箱检查发现的设备质量问题及缺陷及时填写出“设备质量问题清单”,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提出处理意见和限期。

5.4 蓄电池盘柜固定5.4.2 蓄电池盘柜固定采用螺栓紧固在基础上。

5.5 蓄电池安装连接5.5.1 在天气较好时,蓄电池用汽车运输,吊车配合装卸,并做好防止相互碰撞的防护措施,运输过程中不得倒置和翻滚。

不得扭动端柱和安全排气阀。

5.5.2 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得有强烈冲击、震动和重压,不得扭动端柱和安全排气阀,切勿短路。

所运设备要一次搬运到位。

5.5.3 蓄电池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5.5.3.1 蓄电池应无裂纹、损伤、槽盖密封良好。

5.5.3.2 正、负端柱极性正确,不变形;端柱、安全排气阀应齐全、无损伤。

5.5.3.3 逐只检查单体电池的开路电压。

正常情况下应在 2V以上(稍微大于2V)。

5.5.3.4 连接铜排及螺栓、螺帽、电池连线齐全 ,电池护罩齐全。

5.5.4 将蓄电池按厂家图纸整齐、平稳地排列在蓄电池架内,做到间距均匀,同列蓄电池高低一致。

5.5.5 再次检查蓄电池正负极性,保证正确。

连线时,工具要做好绝缘,以免短路。

5.5.6 连接完成后,在连接部位上可涂抹一层“凡士林”保护层。

或在端子、连接片、螺栓螺母上套上绝缘盖,以避免电伤害和短路。

5.5.7 对脏污的蓄电池外壳要进行清洗,可用肥皂水等洗涤剂清洗,但不能用有机溶剂清洗。

5.5.8 在不马上进行充放电时,部分连接线可先不连接,避免因端电压过高,而发生触电事故。

5.6 蓄电池充电5.6.1阀控电池为贫液式,电池相应开路电压在 2.15V左右,浮充电压应在 2.23 —2.27V/单体。

蓄电池组正常浮充电流为1.2A。

一般规定在 250C时,浮充电压值 2.23V/单体,随着电池温度升高或电池所处环境温度较低等情况都应纠正。

其校正值为 3mV/0C。

当温度升高 10C,其浮充电压应下降 3mV,反之应增加 3mV;5.6.2电池在正常浮充条件下,可不进行均衡充电,,当出现落后电池( 2.20V及其以下)和放电以后,才需要进行均衡充电。

5.6.2.1 充电期间应保证电源连续可靠供电,室内温度应控制在 250C以下。

5.6.2.2 均衡充电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充电电压 2.30-2.35V进行,充电电流以 0.25C10(A)进行。

不同放电深度情况下的充电时间。

5.6.2.3均衡充电时检验充电程度的方法:对恒定负荷供电的蓄电池,充电接近结束时,充电电流开始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当充电电流连续三小时保持相对恒定,即表明电池已处于恒压状态。

5.6.2.4 环境温度低于20℃时或存放时间过长,充电时间必须延长,在达到恒压值后,再充电3-4小时。

5.6.2.5 充电时,蓄电池表面的温度必须低于45℃,如果表面温度超过45℃,应立即减小充电电流或停止充电。

5.7 蓄电池放电5.7. 1 放电采用放电柜放电,考核蓄电池 10 小时率容量,以 100A电流放电,放电时间为 10 小时,当个别电池电压低于终止电压 1.80V时,应停止放电;5.7. 2 放电结束后应尽快进行充电。

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10 小时。

5.7 .3 蓄电池维护5.7.3.1 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放电试验以判断蓄电池在线容量,每三年做一次容量试验,使用六年后每一年一次;5.7.3.2 每年检查一次连接端子的紧固情况,松动的连接导线必须拧紧。

运行中,不得拆开或重新装配蓄电池;5.7.3.3 运行中如发现电池异常,物理性损伤(如壳、盖有裂纹或变形);电解液泄漏;温度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故障原因,并更换出现故障的蓄电池;6 工艺和质量要求6.1 蓄电池支架安装水平误差不大于5mm。

所有支架紧固件采用镀锌件。

6.2 每列蓄电池顶面水平偏差不大于2mm; 每列蓄电池侧面平直度偏差不大于2mm。

6.3 蓄电池室温度宜保持在15℃-25 ℃之间,蓄电池室应有必要的通风设施。

6.4 蓄电池容器表面应无尘土油污。

6.5 单体电池采用镀锌螺栓,镀锡铜连接片和平垫片串联连接,连接部位上涂抹凡士林。

6.6 均衡充电的恒压阶段电压为2.30V-2.35V。

6.7 对于非正常使用而造成的过放电,应尽快进行充电恢复,放电后应尽快充电,否则将影响容量与寿命。

6.8 每放出1Ah的电量,必须补充1.10Ah-1.20Ah的电量以确保蓄电池充足电。

6.9 蓄电池的浮充电压精度必须保持在±1% 误差范围之内。

6.10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6.10.1 连接电池前,保持电池端子,连接片连接接触面光亮无污,必要时用细铜丝刷打磨,并拧紧连接片,且不对端子产生扭曲应力;6.10.2电池应尽量避免并联充电,以免造成电池充电不足而缩短使用寿命;6.10.3 电池应极力避免过充或过放电,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充放电过程。

7技术记录要求7.1 所有蓄电池架安装尺寸要做详细记录。

7.2 安装使用前记录每只单体电池的开路电压。

注明记录时间、记录人、环境温度。

7.3 充电期间记录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电流、单个电池电压、电池组总电压、室温;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7.4 在放电期间记录放电开始时间、放电电流、单个电池电压、电池组总电压、环境温度;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7.5 在运行至移交前,正常浮充电运行中每月记录单体电池电压、电池组总电压和环境温度、测量日期、测量人。

8 安全预防措施8.1 进入施工现场按规定着装,正确佩带安全帽与劳动防护用品,严禁在蓄电池室吸烟。

8.2 蓄电池在搬运安装过程中要轻搬轻放,一定要注意不要倒置、磕碰、雨淋,并小心挤手。

拆掉的包装板要及时清理,防止扎脚。

8.3 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必须小心搬运,防止短路。

8.4 接临时电源时,要有监护人,严禁将电源线勾挂在刀闸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

8.5 由于电池组件的电压较高,存在电击危险,因此在装卸导电连接片时应使用绝缘工具,并戴好绝缘手套,防止电击。

8.6 连接片安装时,宜先局部后整体,安装末端连接件和导通电池系统前,应认真检查电池系统的总电压和正、负极,以确保安装正确。

8.7 在整个连接过程中要设立监护人。

8.8 在未正式投运前,需挂警示牌,防止触电。

8.9 蓄电池室内应准备粉末灭火器,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蓄电池火灾。

8.10 蓄电池室内应准备小苏打液、清水,以备清洗使用。

8.11 蓄电池组与充电器连接时,应将电池组中的一个端子连接片断开,充电电路开关应位于“断开”位置,以防止短路并保证连接正确,蓄电池的正极与充电器的正极连接,负极与负极连接。

8.12电池端子要光亮无污,保证接触良好。

8.13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要认真记录数据,避免过充、过放。

9 环境控制措施9.1 施工现场环境要求:蓄电池安装前,建筑工程及其辅助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全部竣工,并验收合格。

电池室内应清理干净,应有正常照明装置,其照明器具的布置应便于维护,并设有必要的通风设施。

9.2 废料回收:在蓄电池室内设回收筐,回收蓄电池基础安装时边角废料及蓄电池连接件的外包装或箱体等。

9.3 蓄电池基础施工时电动工具的使用尽量错开,以减少噪音,并及时清理铁屑。

9.4 蓄电池包装箱应摆放整齐,及时回收,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搞好文明施工。

9.5 使用凡士林时,严禁把凡士林到处乱摸,空瓶不要乱扔,应分类回收。

10 主要机械和工器具万用表、摇表、温度计、绝缘手套、绝缘工具、塑料盆。

11 人员资质的要求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

12险点辨识及环境保护12.1 危险辨识12.1.1危险点:砸伤手脚预防措施:搬运蓄电池时应轻拿轻放,严防砸伤手脚12.1.2危险点:酸液渗漏预防措施:开箱检查;搬运时不得触动极柱和安全阀;室内应准备小苏打液、清水。

12.1.3危险点:电池接线端子打火预防措施:安装时应仔细检查并清除连接片上的污垢,并拧紧连接片12.1.4危险点:电池短路预防措施: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应严防蓄电池短路,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连接。

12.2 环境辨识12.2.1输入:设备输出:拆箱板,包装纸箱环境因素:土地污染措施:不乱堆乱放,应分类回收12.2.2输入:麻绳,钢管输出:固体废弃物环境因素:土地污染措施:不乱堆乱放,应分类回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