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学中药--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11. 金银花据说很久以前有个村子里,住着一对老年夫妇,开个小药铺,日子倒也过得去。
老俩口有个独生女儿,心灵手巧、眉清目秀。
姑娘爱戴金色和银色的花朵,人们便顺口儿叫她"金银花姑娘"。
金银花姑娘长到十六岁的时候,能做一手好针线,还学会了诊病配药。
有一年闹瘟疫,得病的人上呕下泻,吃药也没用,不到一天,就会死去。
于是大家都心神不定,十分担忧。
金银花姑娘见了,日吃不香,夜睡不着,对他爹说:"救灾治病是我们的本分,还是想办法救百姓吧。
"她爹听了,便写了很多红纸招贴:"我家专治瘟疫,贫困者送诊给药。
"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招贴。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扬开了。
三乡五里外的人都来诊病讨药,店堂挤得满满的。
金银花姑娘不分白天黑夜地给人们诊病配药;不到半月,所有得病的人都好了。
从此,金银花姑娘的名字,也传得远近都知道了。
不久,有个大户知道了金银花姑娘,便托人给傻瓜儿子说亲。
金银花姑娘不愿意,她想嫁个情投意合有本事的小伙子。
可是,穷人家哪能拧得过大户家,金银花姑娘还是被迫嫁到他家去了。
金银花姑娘出嫁后,终日啼哭,饭不吃,茶不喝,身体一天天地瘦了。
这事被一个坏蛋知道了,心里就打开了坏主意,想勾引金银花姑娘。
坏蛋找着姑娘的丈夫傻小子,说:"你媳妇得了一种疾病,我家里有一祖传秘方,只要她一看,连药都不吃就会好的!"傻小子拿着秘方高高兴兴地回家,交给金银花姑娘。
姑娘一看,越加哭得厉害。
原来药方上画了一大堆牛屎,牛屎上插了一把金银花,旁边又写着: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
可惜金银花;落到傻瓜家。
金银花姑娘越哭越伤心,从天黑一直哭到天亮,第二天就悄悄地回了娘家。
坏蛋仗着自己父亲是县官,有钱有势,横行霸道。
他知道金银花姑娘回家,便派人在半路等着。
持姑娘到时,强拉硬扯地把姑娘拉上轿去,叫人抬起直往家里奔。
金银花姑娘啼啼哭哭,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一到坏蛋家,只见坏蛋弯着腰,嘻皮笑脸地来拉她。
金银花姑娘气极了,"啪啪"两个嘴巴,又"呸"地吐了一口,然后一头撞在石柱上死了。
消息传遍了全村,人们为了报答金银花姑娘给大家治病的恩情,将姑娘埋在风景最好的地方。
不久,在她的坟上长出许多金黄色和银白色的花朵,鲜艳秀丽,清香扑鼻,人们都说是金银花姑娘变的。
大家锄草,浇水,并给它取了个名儿叫做"金银花"。
第二年,村子里很多人害了眼病,男的不能下地,女的不能推磨。
有一夜,人们梦见了金银花姑娘,她对大家说:大叔大婶听得清,金银花能治百病;大叔大婶听得清,金银花能治眼病。
从那时起,人们就把金银花当成药材。
夏天小孩子喝了用它熬的水,就不生疖子,不生痱子。
害眼病的用金银花熬的水洗一两遍就好。
2. 蒲公英从前,有一个老员外,家中有一位二十八岁的小姐.一次,小姐不幸患了乳疮,乳房又红又肿,她怕难为情,不敢向父母说明,时间一长,病情更严重了.一天,丫环偷偷告诉了老夫人,老夫人心想:年轻轻的竟患此症,其中必有原因.于是,老夫人不仅不给小姐请医诊治,反而把小姐臭骂了一顿..这天夜里,小姐越想越伤心,便萌生了死的念头,她独自走出房门,来到一条小河边,一咬牙,纵身跳了下去.小姐刚跳入河中,正巧附近河面上趁月色撒网捕鱼的渔家父女,渔主姓蒲,女儿叫公英,姑娘见有人跳河,便纵身跳入河中,把小姐救到船上.姑娘找出自己的衣服替小姐换.换衣时,姑娘发现她生了奶疮,便将此事告诉了父亲,并问有没有办法治好,父亲沉思了一下,悄悄对女儿耳语了一阵.第二天一早,公英按父亲吩咐,从附近山上挖来了有锯齿长着白绒绒球似的野草,熬成药汤,让小姐连服数剂,并把鲜药捣烂后敷于患处.几天后,小姐的奶疮居然消失了.再说,老夫人见女儿离家出走一直未归,后悔莫及,派了家丁四出寻找,总算在船上找到了小姐.当老夫人知道小姐被渔家姑娘救起并将她的病治好的事情后,万分感激,执意要送给渔家贵重礼物,但他们不但不收,反而给老夫人留下了许多药草. 为了纪念这一对渔家父女,老员外便将渔夫的姓和其女儿的名连在一起,给这种药草起名叫"蒲公英"~~~~~~~~~~~~~~~~~~~~~~~~~~~~~~~~~~~~~~~~~~~~~~~ ~~~~~~~~~~~~~~~~~~~~金银花功效与作用:一是抗菌及抗病毒。
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二是有增强免疫的功能。
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三是抗炎、解热。
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金银花饮片大致可分为生药、炒药、炭药3种。
这3种制品的性味和功效有差别,在应用上也各有擅长。
生药是把鲜品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或烘烤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也指鲜品金银花。
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解上焦和肌表之毒邪。
可用于温病初期,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等同用,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力。
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者,代表方如“银翘散”。
还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自古有“疡科之圣药”之称。
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强解毒消肿作用。
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无论溃脓还是未溃脓者,使用金银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极佳效果。
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等。
金银花的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花和藤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亦有效。
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叶煎剂比花煎剂作用强。
若和连翘合用,抗菌范围还可互补;与青霉素合用,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这可能是在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上有协同的作用。
有人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
2.抗炎和解热作用: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液0.25g/kg,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脚肿。
另有报道金银花注射液30-40g /kg能减轻蛋清性脚肿程度。
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液8g/kg,2次/天,连续6天,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也有明显抗渗出和抗增生的作用。
早期报道金银花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但用霍乱菌苗、马铃薯杆菌、枯草浸液等给家兔耳静脉注射,致热,未证实金银花煎剂5g/kg灌胃有退热作用,认为这可能和使用的金银花制剂、剂量或家兔的耐受性不同有关。
3.加强防御机能作用:金银花煎剂稀释至1:1280的浓度,仍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小鼠腹腔注射金银花注射液,也有明显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4.中枢兴奋作用:经电休克、转笼等多种实验方法证明口服绿原酸后,可引起大鼠、小鼠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其作用强度为咖啡因的1/6,二者合用无相加及增强作用。
5.降血脂作用:大鼠灌胃金银花2.5g/kg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
体外实验也发现金银花可和胆固醇相结合,但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治疗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未观察到有降血脂和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6.抗内毒素:用鲎试验法测定内毒素含量,300%金银花(忍冬)注射液以1:2-1:64稀释,体外试验无论用凹片法或试管法,均明显降低试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其中1:2-1:8的稀释管与阴性对照管一样呈液态,阳性对照呈凝胶状。
金银花(忍冬)蒸馏液6g/kg静脉注射,对绿脓杆菌内毒互2.8mg/kg静脉注射引起的兔体温下降及白细胞数下降有对抗作用,金银花(忍冬)蒸馏液7.5g/kg或注射液2.5g/kg腹腔注射,对绿脓杆菌内毒素65mg/kg腹腔注射的小鼠有保护作用,减少小鼠死亡率。
7.其它作用:曾有体外筛选实验报告金银花的水及酒浸液对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金银花提取物口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轻度预防效果。
口服大剂量绿原酸能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液及胆汁分泌。
绿原酸及其分解产物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
此外,绿原酸还能轻微增强肾上腺素及其去甲肾上腺素对猫和大鼠的升压作用,但对猫的瞬膜反应无影响。
蒲公英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
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
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的作用:1、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蒲公英用途: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