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二)——工程质量问题案件【案情】:甲公司因建办公楼与乙建筑承包公司签订了工程总承包合同。
其后,经甲同意,乙分别与丙建筑设计院和丁建筑工程公司签订了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和工程施工合同。
勘察设计合同约定:由丙对甲的办公楼及其附属工程提供设计服务,并按勘察设计合同的约定交付有关的设计文件和资料。
施工合同约定:由丁根据丙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工程竣工时依据国家有关验收规定及设计图纸进行质量验收。
合同签订后,丙按时将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交付给丁,丁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工程竣工后,甲会同有关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发现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由于设计不符合规范所致。
原来丙未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即自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不合理,给甲带来了重大损失。
丙以与甲没有合同关系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乙又以自己不是设计人为由推卸责任,甲遂以丙为被告向法院起诉。
法院受理后,追加乙为共同被告,判决乙与丙对工程建设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分析】:1、本案所涉合同效力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对合同是否有效的情形作出了具体规定。
建设工程关乎民生,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国家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着更为严厉的管理和监督,对该类合同的主体条件同样也存在着严格的限制。
我国建筑法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三种具体情形。
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主体符合法律规定,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合法有效,乙建筑承包公司是该合同约定建设工程的合法总承包人。
丙建筑设计院与丁建筑工程工资都是具备相应资质的,本案中乙作为总承包人不自行施工,而去把工程全部转包他人,虽经发包人同意,但依然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其与丙和丁所签订的两个分包合同就为无效合同;同样,双方之间的经济责任制承包合同因违反前述法律及《解释》的规定而无效。
2、本案中关于施工图设计问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应该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审查。
建设方应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础上应对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和处理,不良地质应给予防治以满足社工图设计要求。
再将准确的勘察设计给施工单位,并对所勘察的建设工程项目负质量责任。
而且建设单位必须依照国家强制标准与规定来进行勘察设计,而不是草草了事不进行仔细勘察并造成重大质量问题。
所以丙与乙对工程建设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
2、本案中的法律主体及相互关系本案中,甲是发包人,乙是总承包人,丙和丁是分包人,《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
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因工程质量引起的纠纷,发包人只起诉承包人,在审理中查明有转包的,应追加实际施工人为被告,实际施工人与承包人对工程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3、对出现的质量问题,以上法律主体将如何承担责任对工程质量问题,乙作为总承包人应承担责任,而丙和丁也应该依法分别向发包人甲承担责任。
总承包人以不是自己勘察设计和建筑安装的理由企图不对发包人承担责任,以及分包人以与发包人没有合同关系为由不向发包人承担责。
本案必须说明的是,《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本案中乙作为总承包人不自行施工,而将工程全部转包他人,虽经发包人同意,但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其与丙和丁所签订的两个分包合同均是无效合同。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依照《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条文】1、《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
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2、《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3、《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4、《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6、《建设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7、《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
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
承担施工总承包的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或者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
获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
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获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
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
【我的评析】1、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可能的成因有:(1)违背建设程序;(2)违反法规行为;(3)地质勘查失真;(4)设计差错;(5)施工管理不到位;(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7)自然环境因素; (8)使用不当。
2、如何处理工程质量问题(1)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根据其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可有以下处理方式:①当施工引起的质量问题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工程监理师应及时制止,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②当施工引起的质量问题已出现,工程监理师立即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通知》,要求其进行补救处理,当其采取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后,向监理单位填报《监理通知回复单》;③某工序分项工程完工后,如出现不合格项,监理工程师应填写《不合格项处置记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对其补救方案进行确认,跟踪其处理过程,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不合格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施工;④在交工使用后保修期内,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时,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发《监理通知》,指令施工单位进行保修(修补、加固或返工处理)。
3、如何避免工程质量问题(1)原材料质量要把好。
不合格的砖块、水泥、钢筋等必须退货,坚决杜绝任何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工地施工现场,更不得用于实际施工工程中。
施工单位要严格审查材质证书、出厂合格证、规格书、性能检测报告等,根据具体情况要还加大抽检、复检的力度。
(2)施工合同要认真执行。
包括监理委托合同、施工承包合同等合同是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任何不把合同当回事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是很危险的。
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范围内把所有工作做到位,不越位更不错位。
(3)施工工序质量关要把好。
在整个项目实施的所有环节中施工单位都需要及时跟踪和把握好施工工序流程,严格按照合同办事、按施工规范以及设计技术要求办事,尤其是要确保设计图纸上标明的所有工序进行过程控制,确保整个工序全程受控。
所有的质检记录、工序质量验评报告更要严格审查,验评不合格的决不签字,更不能签发下道工序的开工令。
(4)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业主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肯定来讲,业主和建设单位最关注的是施工进度,为省成本要求施工单位抢进度的事情层出不穷。
在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可能对整个施工计划和进度更关心一些,。
这同施工单位想法有不同之处,施工单位某种程度上更对工程款感兴趣,如果一味按照业主的想法来就有可能忽略工程质量,赶进度或多或少多工程质量是有影响的,这点施工单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坚定立场。
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往往施工单位看重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则不是那么看重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质量意识,尽力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在实际施工时中不打打折,执行各项规定和制定到位并确保与各方协商好,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案件来源】法律快车【参考文献】1、《施工技术》 2011年06期2、我国相关建筑法律法规3.、《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防治》宋学冬4,《建筑法规基础》中国建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