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会扬长避短

学会扬长避短

学会扬长避短
读完上面这则寓言,我认为寓言中的管理局,寓言中的“动物管理局”,好比是现实生活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可怜天下父母;“培训班教练野鸭”一般代指“很负责任”的辛勤园丁,亦可指现今各种名目繁多“特长班”的教员;只是苦了那些无辜的“小兔子”和“小松鼠”,它们被迫在家长以“美好”的名义和愿景下,违心地做着他们根本不喜欢做、也无力做好的那些事情。

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说的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

意即决定人生成功的,不是你的长处,而是如何有效弥补你的短处。

听起来似乎蛮有道理。

然而,人生是一只木桶吗?
80年前,一个文弱的书生来到了清华,他是钱钟书。

考试,数学,15分;国文,极优;英文,满分。

独具慧眼的清华录取了他。

狂补数学吧?不,他一头扎进了清华图书馆,发誓要读尽清华藏书。

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数学没有丝毫长进,他的作品陆续问世了:《宋诗选注》《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还有——《围城》!据说,还有比钱老的数学更差的,他们是胡适、陈独秀、毛泽东、吴晗,数学都是——0分。

不知这些伟人狂补数学会怎样,但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却改变了中国。

只有上帝是完美的,凡人总有不足。

正如材料中的仙鹤所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

生存的智慧不是努力去弥补那许许多多的不足,而在于将哪怕是唯一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现代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有必要培养那么多的通才吗?看看我们的周围和自身,现在狂背的史地政,将来还能背出半句吗?现在猛做的数理化,将来能用上多少?能够拥有特长,努力发挥到极致,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其实人生不是木桶,人生是一把斧头,如果斧刃不够锋利,很难磨快,那就不妨掉过来,当锤子用吧,用来砸钉子,比斧刃好使。

所以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