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化常识——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
1.表授予官职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例如:察臣孝廉。

(《陈情表》)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例如:
①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孟子·万章上》)
②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例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拜】授予官职。

例如:拜亮为丞相。

(《三国志·诸葛亮传》)
【除】任命,授予官职。

例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授】授予官职。

例如:贾雨村授了应天府。

(《红楼梦》)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例如:废人而复起,殆。

(《管予·法法》)
【拔】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例如:桓公尊九九之人,拔宁戚于车下。

(《论衡·书虚》)【赏】指皇帝赐给官衔或爵位。

例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传》)
【封】指帝王将爵位赐给臣子。

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2.表提升官职
【迁】晋升官职。

例如: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擢】提拔,选拔。

例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谭嗣同传》)
【升】升官。

例如:旋升宁夏道。

(《谭嗣同传》)
【加】加封,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例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宋史·辛弃疾传》)
3.表降免官职
【谪】因罪被贬官降职或流放。

例如:滕予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迁】贬谪,放逐。

例如: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贾生列传》)
【左迁、左除、左授、左转】降职、贬官: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并序)》)【罢】解除,免去官职。

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后汉书·马成传》)【免】免职,罢免。

例如:遂免丞相勃.遣就国。

(《汉书·文帝纪》)
【废】废黜,放逐。

例如: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史记·吕太后本纪》)
【黜】贬退。

例如: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国语·晋语一》)
【贬】降职。

例如: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
【放】驱逐,流放。

例如:屈原既放,三每不得复见。

(《卜居》)
4.表调动官职
【转】转移,调动。

例如:密有才能,常望内转。

(《晋书·李密传》)
【调】选调,调遣。

例如:事文帝,十年不等调。

(《汉书·张释之传》)
【徙】调动。

例如:武帝即位,徙为内史。

(《史记·酷吏列传》)
【补】补充缺职。

例如:至二十余,调补艮阳长。

(《宋均传》)
【出】离开京城外调。

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改】改任官职。

例如: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
5.表兼职、代理官职
【兼】同时掌管,兼任。

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代理。

例如:又领扬州刺史。

(《晋书.谢安传》)
【行】代理。

例如:太祖行备武将军。

(《三国志·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

例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三国志·诸葛亮传》)
【摄】代理。

例如:不书即位,摄之。

(《左传·隐公元年》)
【权】暂代官职。

例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推敲》)
【判】高位兼低职。

例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假】临时的,代理的。

例如:周公旦假为天予七年。

(《韩非予·难二》)
6.辞官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例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张衡传》)【告老、请老】官吏年老辞官。

例如:晋韩献子告老。

(《左传·襄公七年》)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

例如: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

(《东观汉记·张况传》)
【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例如: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

(《汉书·萧望之传》)
【解官】辞去官职。

例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宋史·包拯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例如: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

(《尚书大传·略说》)
7.其他
【视事】治事,任职。

例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
【下车】官吏初到任。

例如:衡下车,治威严。

(《张衡传》)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做官。

例如:将解褐,故咨之于涛。

(《世说新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