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和孩子的成长故事 文档

我和孩子的成长故事 文档

我和孩子的成长故事
李羽竹妈妈
九年前当女儿第一声啼哭响起,向这个世界报到的一刹那,我的内心布满了喜悦和憧憬。

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生命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孩子更新了我们的生活。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就懂得自己要承担的教
育责任,对孩子悉心照顾和培养,学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良好的性格却取决于习惯。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将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孩子刚刚有自我意识起,我就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前穿脱衣服、洗脸洗脚、整理房间玩具、叠被子、洗袜子、手绢都能做。

在生活中要处处多学习、多参与。

在家里让孩子承担自己的一份,洗碗、拿碗筷、盛饭、扫地、给客人倒茶端水等,人家都说这孩子懂事能干。

我女儿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在班级给同学打饭的任务,是老师的好帮手。

如今的孩子啊,说起来也真可怜,不象我们小时候,可他们啊是“两点一线”,出了校门进家门,在校外几乎只有跟爸爸妈妈接触了。

这种空间和时间的无形限制,很轻易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不
愿与别人沟通。

为了能使我的孩子养成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我加强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去了解孩子,帮助、指导孩子,使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刚上学时,我就经常牵着孩子的小手,徜徉在绿荫的小道上,“随便”聊着她爱好的话题,我发现在这种环境的条件下,非常轻易进行心理沟通。

在无数次的散步谈心中,自然地解决了孩子生活和学习中许多的迷惑与难题;也在无数次的谈心中,孩子与我的心贴得更近了,也逐渐变得开朗与自信了,对学习的态度也更加积极了。

如今我的孩子已上三年级了,这种沟通仍然继续着……
在学习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孩子当天的事当天完,有时间观念,认真完成作业,多督促多检查。

孩子在学习上有困难,成绩不理想,作为父母自然很着急。

为了孩子学习,自己也的确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明确学习重要性,鼓励她主动学习。

在与孩子的接触中,我也逐渐发现孩子碰到难题不愿意深思,记得有天傍晚,孩子咬着笔苦思冥想,却迟迟不下笔,当我问她原因时她却一会儿就收拾东西说:“我作业做完了。

”我估计她是碰到难题,懒得动脑子了。

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和她晚饭后一起去散步,在交谈中,我避开她学习上的话题,讲了一些我童年时有趣的故事,讲了悬梁刺股的故事,讲陈景润爷爷为了完成一个课题而用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的故事。

她听得入了迷,回到家,她默默的拿出作业本,在灯下重
新思考起来,我没有打搅她,不一会儿,她兴奋地跑过来说:“妈妈,我终于把难题给攻下了。

”我望着她兴奋的脸,欣慰地笑了。

孩子从小对画画很有爱好。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墙壁、床单经常成为她自娱自乐的地方,但她又很懂事,怕去学画画要费钱,终于在一次散步中,她断断续续地说:“妈妈,我想去学画画。

”我说:“可以啊,不过画画很苦的。

”她说:“我能坚持。

”确实,孩子自从报名参加绘画学习后,她的爱好再一次被激发了,业余时间也丰富起来。

天天一有空总不厌其烦的对着纸画啊画,每当我看到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人与物在她的笔下诞生,也看到抽屉里那一本本美术获奖证书时,我深切地体会到,那里都有孩子辛勤地付出,也有爸爸妈妈关爱的痕迹。

另外,在校外还报了古筝班学习,培养孩子的气质修养。

学习好固然重要,但健康的体魄对一个人的一生也不可获缺,所以在起名字的时候,特意起了一个“竹”字,希望她能像翠竹那样的健康、快乐地成长。

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住风雨的,所以天天和孩子一起锻炼已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

有时间一定带孩子多亲近自然,和孩子一起玩耍嬉戏,踢毽子,打羽毛球,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

提高孩子明辨是非能力的高低,孩子难免犯错,要害是孩子
做错事后怎样对待。

在孩子犯错后,自己会耐心地帮助她分析错在何
处,帮助她知道怎样做才更对、更好。

我认为,孩子犯错是一次教育良机,也是一次提高熟悉的机会,要相信孩子一定能够改正错误。

我总是用“妈妈相信你以后会做好,一定会做得更好”来激励孩子,对孩子我会尽量做到宽容、关心、理解、鼓励。

孩子上小学后,比以前接触的人和事也多了,孩子会有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这时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做孩子最好的听众,从中体察孩子的思想。

每当孩子讲完后,自己总不忘问一句:“要是换了你,你会怎样做?”孩子会认真思考,讲出自己的想法。

自己在适时点拨,日积月累,孩子的辩明是非的能力在日渐提高,并落实到行动之中,逐渐去学会做人做事。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在做法上是:1、相信孩子能做得好,多给孩子鼓励。

“你一定行!”“你能干好!”“你一定能做得更好!”这既是对孩子的激励,又是培养孩子自信的良方。

2、承认差异,孩子的优点与短处共在,优点与缺点并存。

不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别人孩子的优点,那样只能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我认为,只要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该肯定,给予鼓励。

帮助孩子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战胜困难中培养自信,让孩子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总之,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问题,我认为,作为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父母,更应该是良师,是益友,是孩子人生的
榜样!为人父母并不轻易,在教育孩子方面需要付出努力,不断学习,我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