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知觉实验

第五章 知觉实验

第五章 知觉实验
第一节 知觉现象的研究
一、知觉的组织 知觉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 过程。知觉被看成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 组织和解释体现了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为什么人们把东西看成东西?”(Wertheimer,1923) 有关知觉组织的研究具体体现在图形和背景的研究。 先天盲人恢复视觉后很多知觉特性缺失,但仍有从背景中区分 对象的能力。——先天盲人 鲁宾:从图形中区分背景的一些原则: (1)图形有形状,背景 相对无形状;(2)图形具有一般物件的性质、背景通常无 形;(3)图形似乎向前突出,背景似乎向后退; (4)图 形可以引起更深刻的印象,比较容易记住。
长度与透视
戴氏错觉
3、形状错觉
以线条为背景,几何图形在主观上发生变形的现象。
几何错觉量与年龄之间关系的研究 莱博维茨等以波氏错觉为材料,发现早期,错觉强度随 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大约过18岁以后达到叫稳 定状态。
另外,也有人研究了错觉呈现次数和观察条件对 错觉效果的影响,通常随呈现次数增多减弱。
(二)大小恒常性
知觉大小与客体的实际大小(物理大小)不同,与视网膜上的视 象大小(按视角计算的大小)也不同。对这三者关系的研究称为 大小知觉恒常性的研究。 人们发现:知觉大小在视角规律与大小恒常性规律之间,比较偏 于恒常性大小方面,这是大小知觉与距离关系的一般规律。如 1.7m(1/5)——0.34,但实际上看起来1.5m左右。 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用一些定律和公式来表示。 1.埃默特定律 (Emmert,1881) 是指知觉到的后象的大小与眼睛和后象所投射的平面之间的距离成 正比。
4、自然错觉
“地球不动,太阳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这山看着那山高”; “海天一色” “月亮错觉” 社会错觉: “声东击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股市炒作
三、知觉的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位置 恒常性。 (一)经验和知觉恒常性

违 反 知 觉 恒 常 性 的 怪 图
(三)好图形的法则 好图形法则(law of good figure),指人们往往把同一剌 激显示的各种可能的组合中最有意义的图形作为知 觉对象,。 构成好图形的因素:
(1)连续(或连续法则)(law of continuity)。视野中有延续 倾向或连续的刺激往往被看成一个整体。
(2)对称(balance)。对称或平衡的,有利于组合,见图4,凡是 对称的,不论是白色还是黑色,都组合成图形。
新型缪勒· 莱尔错觉
(2)横竖错觉 指同样长度的垂直线看起来要比水平线长。
横竖错觉
三角长度错觉
横竖错觉研究的发展

库纳帕斯(Kunnapas,1955),发现这种错觉实际上包 含了两种错觉:垂直线的长度相对于等长的水平线而 言,更易于被高估;对被分割的线段易产生低估。
(3)桑氏错觉
(4)赫氏错觉


问题:(1)本实验采用了什么实验法? (2)请根据被试数,推断该实验采用了什么设计? (3)该实验的数据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处理? (4)有何启示,是否可做进一步研究?
些小 ,于 而 90 得大 长于的 一 90 角 些 使 。的包 这角含 就使它 是包的 梯含边 形它显 幻的得 觉边短 。显一 ° °
(3)共同的变化(common fate)。把具有共同变化情 况的刺激知觉为一个整体。如舞蹈。
(4)趋合(或闭合法则)(law of closure)。轮廓闭合的对象比 轮廓不全的对象易被看成一个整体,但我们对自己十分 熟悉的对象,即使轮廓缺少一部分,仍然将它知觉为一个 整体。例如“Hello”的不完全写法。

Holway和Boring(1941)大小知觉恒常性实验,较好地说明了经 验在知觉恒常性中的作用。实验在L形走廊中进行的。
程序:比较剌激物(Sc),在被 试“Ο”的一侧,距离被试10英 尺(Dc),可用光圈调节其 大小。标准剌激物(Ss)是位 于走廊另一端的另外一个圆形 映象,在10一120英尺距离(Ds) 内移动。标准刺激物的大小始 终与被试的眼睛成1度视角。 要求被试根据标准剌激物在不 同距离上的知觉大小,把比较 剌激物调成等大。 观察条件:①双眼观察;②单 眼观察;③单眼用人工瞳孔观 察;④单眼,用人工瞳孔,通过 减光筒进行观察。
节约时间的暗示:斯坦福心理学家罗杰•谢泼德创作。
几 个 小 孩 ?
二、错觉
(一)不可能图形(怪图)
无尽头楼梯图,见图8。
思考:以下知觉线索有何矛盾之处? 启示:在一定情景中,如果某些线索具有摸棱两可的性质,那么就 会有可能产生知觉上的错误。研究这些人为的错觉现象是为 了把知觉的那些基本组成部分抽象出来进行分析,以便帮助 我们了解知觉的功能。——知觉是假设的产生和检验过程。
结果:在双眼和单眼 观察条件下,都保持着 大小知觉恒常性,双眼 观察时甚至出现超估 现象,而用单眼人工瞳 孔观察及单眼人工瞳 孔加上减光筒观察时, 由于排除了周围环境 中可供参考的东西, 知觉大小便趋向于视 角的规律,即恒常性 消失 。
思考: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有几个自变量? 大小恒常性体现在两方面:图形不变,视角减小,知 觉依然较大;视角不变,图形变大,知觉也随之变大。
曲线正方形:这些是完全的正方形吗?
弗雷泽螺旋错觉
分伯 的根 两道 端夫 能环 完形 整错 地觉 接: 上圆 吗圈 ?缺 口 部
圆弧错觉
共时对照错觉:交叉部分的白点是不是显得比白色方 格更白更亮?
晃动的方格错觉:这些方格是不是看起 来有点彼此倾斜?
错觉中的错觉
Scint dark栏格的火花错觉
(5)左氏错觉
华莱士研究了各种斜线和观察距离对左氏错觉的影响。 发现对图形增加的线条数越多,错觉越强,观察距离 增远时,仅几条线就可以产生弯曲的错觉。
2、大小错觉
庞氏错觉: 透视错觉
戴氏错觉: 比较错觉

Sickels(1942)对庞氏错觉有研究,两条线段的倾斜角度对错觉有 影响。Weintraub(1969)对戴氏错觉进行了大量研究。当内、外 圆环半径之比为2:3时产生的错觉最为显著。还发现虚线或外 圆的一部分也能引发错觉,内外圆的明度对比对错觉也有影响。
瀑 布
曲折的悖论:这是一个奇妙的不可能成立的曲折体, 由匈牙利艺术家托马斯· 伐克期创作。
不可能的棋盘:这个棋盘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二)视错觉的实验研究
1、线条错觉 (1)缪勒-莱尔错觉
缪勒-莱尔错觉
服装设计的错觉原理
缪勒-莱尔错觉研究的发展

迪尤尔(Dewar,1967)用160名被试,探讨了箭头张合角度和 箭头长度对错觉量的影响。他要求被试调整两条线段中的一条, 使之看起来与另一条长度相等。实验数据如下表:
(四)过去经验和定势 以上三法则均为图形组织的外界刺激因素。 此外还有非刺激性因素。形形色色的可逆图形(图形和 背景的可逆)和双关图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图 中 有 几 人 ?
海 神 尼 普 顿
身 到体 三的 个紫 隐罗 藏兰 的: 侧你 面能 人在 像叶 吗子 ?中 间 找
隐 藏 的 拿 破 仑
鲁宾的两可图
知觉的组织完形法则 (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
(一)接近法则 接近法则(1aw of proximity), 是指接近的刺激(如空间位置相近)容易 合成一组,构成整体的知觉对象。 如下图中,我们常常把图A知觉分成正方形。图B上由于横向圆点 靠得紧,我们把它知觉为四个横排。图C上由于纵向圆点靠得紧,我 们把它知觉为四个纵排。
注意: 接近不限于空间视觉方面,也可以在时间和听觉等方面。 例如按不同规则的时间间隔发生的一系列轻拍声中,在时间上接 近的响声倾向于组合在一起。
(二)相似法则 相似法则(law of similarity), 是指在形状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以及在 亮度和色彩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图形倾向于合成一组构成一个图 形。 从图可以看到,形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同(或相似)的点子,易组成图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