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时间:一、引言速度知觉反应了每个人对速度感觉的差异,速度知觉也是各项劳动实践中和各项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指标。

驾驶员超车要估计前面车子的速度,要估计对面来车的速度,要估计前面横越车子、行人的速度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要对足球滚动的速度,其他运动员跑动速度要做出敏捷快速的判断,所以准确掌握速度判断能力是很有用的。

本实验是用平均误差法来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不同状态下,被试者的速度知觉是否有不同。

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最基本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之一。

它最适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和等值,也可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平均差误法的比较(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量的变化。

接近阈限时,被试可反复调整,直到其满意为止。

被试调整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阈限值。

由于被试参与操作,也容易产生动作误差。

例如,从小于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和从大于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其结果就可能不同。

其计算公式如下: ae=∑∣x-s∣/n 式中,|x-s|:每次测得的绝对误差x:被试估计时间 s:标准时间 n:实验次数用这个方法测得的阈限值比用其它两种方法测得的要小一些,因为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而绝对阈限则50%次感觉到的强度之下。

由于平均差误法获得数据的标准和计算的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它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只是一个阈限的近似值。

因此,用此法测得的阈限不能直接与用其他方法测得的阈限进行比较。

二、实验目的运用平均误差法分析得出在不同状态下人的速度知觉。

三、实验方法3.1 被试1名被试,年龄21岁左右。

3.2 仪器名称:ep509速度知觉测试仪器组成:仪器的正面是由知觉箱、被试反应键和活动挡板组成。

仪器的背面是由控制操作面板、反应键插座和电源插座组成。

控制操作面板上有许多开关和按钮:计时器、位置选择开关(远和近)、速度选择开关(快和慢)、启动按钮、复位按钮、电源开关和实验/演示切换开关。

3.3 操作1.将电源线连接到220v交流电上。

2.将反映键的插头接到知觉箱的插座上。

3.打开电源。

4.速度选择开关有快、慢两档供主试选择(慢:4s5.位置选择开关有近远两档,挡板与开关选择同步移动,供主试选择。

6.主试按启动按钮,灯光自右向左移动。

7.被试按下反应键后,计时器显示结果。

8、主试按复位键为下次操作做准备。

3.4 测试方法1.演示2.被试坐在仪器正前方,眼睛平视右面的光点,注意前面光电的变化。

3.主试按下仪器操作面左下方按键,使仪器工作在演示状态下。

4.启动键,灯光自右向左移动,并告诉被试“要仔细观察光点移动速度,当光点进入挡板,则灯光立刻被挡住,其移动速度仍按原来速度移动到外面标志的终点位置而灯亮停止。

5.主试可通过快、慢、远、近几种不同组合来一一演示,让被试加深理解。

6.主试按演示开关,使其弹出呈实验状态。

7.主试按下启动按键,灯光自右向左移动,当光点进入挡板,则灯光立刻被挡住,被试应假设灯光以原速度仍在挡板后面移动,近而设想,当灯光正好到终点位置(此时灯又会亮),用右手按下反应键。

8.当被试按下反应键后,计时器显示正值,说明被试提前反应,提前量为显示数,若出现负值,则说明被试者滞后反应。

四、实验结果1.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数据(1)表一对速度的判断的实验数据(个人)(单位:毫秒)2.对原始实验数据的处理。

(1)计算速度差别阈限。

根据平均误差计算公式:ae=∑∣x-s∣/n 式中,|x-s|:每次测得的绝对误差 x:被试估计时间 s:标准时间 n:实验次数将测定的数据(表一)分别代入以上公式中,计算速度差别阈限,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三:五、实验分析1.1 分析工具。

我们使用的分析工具是spss软件。

1.2 分析策略。

(1)检验快慢呈现方式是否有差异:把表二中快呈现方式时的绝对误差值看做第一组,把慢呈现方式时的均值看成第二组,用sps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看p值,若p< 0.05,则说明有显著性差异。

(2)检测远近呈现方式是否有差异:把表二中远呈现方式时的绝对误差值看做第一组,把近呈现方式时的均值看成第二组,用sps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看p值,若p< 0.05,则说明有显著性差异。

(3)慢近、慢远、快近、快远呈现方式是否有差异:分别把表二中慢近、慢远、快近、快远数据分别看做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用spss软件对四组数据进行anova分析。

1.3 分析结果。

(1)检验快慢呈现方式是否有差异。

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结果如下:t-test groups=group(1 2) /missing=analysis /variables=kuaiman /criteria=ci(.9500).篇二:速度知觉实验报告心理实验报告实验室名称:三教八层心理学实验室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名称:速度知觉指导老师:刘洋班级:心理10-1 学号:1007241学生姓名:实验日期:2011年10月18 日摘要速度知觉反映了个人对速度感觉的差异。

本次实验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10级学生为实验被试,测量每个人的速度知觉,探究影响速度知觉的因素和时间知觉与速度知觉的联系。

通过在水平、垂直和平面三种运动类型速度知觉的差异分析,得出运动方式在慢速运动时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得出速度知觉和时间知觉存在显著性相关。

关键词速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类型前言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与时间知觉也有一定关系。

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意义。

速度知觉的准确性可以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

速度知觉反映了每个人对速度感觉的差异,是工作操作实践中和各项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指标。

在现实生活中,良好的速度知觉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在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中,培养对跑速的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建立对跑速的感知能力能够使其在训练中较好地执行完成教练员训练计划的要求,在实际比赛中能够正确合理地分配体力,避免对手利用变速跑和牺牲领跑的干扰,使赛前制定的跑的战术得以有效实施。

速度知觉是安全人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指标。

如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或塔吊操作人员要判断并控制起吊物体在垂直方向的速度,以便安全地吊起或放下被吊物体,还要判断水平方向的速度,以便安全地在水平方向移动被吊物体。

速度知觉在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机械设备是机械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当人处在机械直线运动的正前方而未及时躲让时可能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速度知觉对司机也有很大影响,司机是否及时刹车避免撞到行人、车辆及障碍物依赖于对即将发生碰撞的时间做出精确的估计。

本实验以亮点实际运动到某处所用时间与被试估计时间之差来评定速度知觉准确性。

1. 研究方法1.1研究被试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10级学生共66人,有效数据63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35人。

1.2研究工具psykey心理教学系统——速度知觉1.3研究方法本实验有两种运动速度(40点/秒和80点/秒),三种运动类型(水平、垂直和平面运动)。

为克服方向带来的误差,每种运动类型又有两种相反方向(左右、上下和里外),这样就组合成12种任务,每种任务测两次,共24次。

各类测定随机呈现。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法(认为时间到了即按反应键),然后开始测定。

每次测定之后都有反馈,被试可以对照调整自己以后的估计。

时间估计精确到毫秒级。

1.4实验过程1. 被试进入psykey心理教学系统选择速度知觉,然后开始实验。

仔细阅读操作说明。

2. 观察黄色两点从起点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黄点消失,估计黄点到终点的大概时间,按手柄结束实验。

3. 重复实验操作直至实验结束。

1.5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在spss16.0上进行录入及相关数据处理。

结果分数中列出了平均估计误差(相对误差),由所有24次估计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而来,代表被试的平均估计准确性,越小表示估计越准确。

并列出了各种运动方向和速度下的平均估计误差。

详细结果分六列:第一列为运动速度;第二列为运动方向;第三列为实际运动时间;第四列为估计运动时间;第五列为估计绝对误差(正表示估计太迟,误差为负表示估计太早),三四五列均以毫秒为单位;第六列为估计相对误差,即:(估计时间-实际时间)/实际时间。

2. 实验结果2.1个人实验结果结果分数:平均误差: 8.00%------------------------------ 运动方向40点/秒80点/秒------------------------------ 水平 6.80% 10.16%垂直 5.92% 5.68%平面 10.02% 9.43% ------------------------------ 备注:测验耗时:243秒详细反应:速度运动方向真实值估计值误差相对误差 40/s 从外到里 10000 7657 -2343-0.234 40/s 从左到右 10000 8624 -1376 -0.138 80/s 从里到外 5000 4208-792 -0.158 40/s 从右到左 10000 9168 -832 -0.083 80/s 从下到上 5000 5520520 0.104 80/s 从外到里 5000 4433 -567 -0.113 40/s 从下到上 10000 9136-864 -0.086 40/s 从左到右 10000 9712 -288 -0.029 80/s 从上到下 5000 507272 0.014 80/s 从下到上 5000 5488 488 0.098 80/s 从外到里 5000 5200200 0.040 80/s 从里到外 5000 5327 327 0.065 40/s 从下到上 10000 9840-160 -0.016 40/s 从外到里 10000 9680 -320 -0.032 80/s 从左到右 5000 66401640 0.328 80/s 从左到右 5000 5040 40 0.008 80/s 从右到左 5000 4688-312 -0.062 40/s 从里到外 10000 9040 -960 -0.096 40/s 从里到外 10000 10384384 0.038 80/s 从上到下 5000 4944 -56 -0.011 80/s 从右到左 5000 504040 0.008 40/s 从上到下 10000 9072 -928 -0.093 40/s 从右到左 10000 10224224 0.022 40/s 从上到下 10000 10416 416 0.042 2.2全系实验结果表1 全系数据描述性统计表2 男女性别在速度知觉上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别在平面慢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关主题